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02763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复习资料.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导言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1. 概念 稀缺性:指社会拥有的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波动) 效率: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稀缺资源的利用)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做可以达到其目的的最好的事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行为)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 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配置资源)市场力量:单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的影响的能力(市场价格) 通货膨胀:经济中

2、物价中水平的上升(物价) 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数量/1h)2. 原理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机会成本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 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直接和间接反应) 贸易能是每个人状况更好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3. 小结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选择 贸易的好处:就业、产品和服务、选择范围、生产水平、规模经济(成本和产量呈正比)、国内企业 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通过资源配置和利用来实现的二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 概念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

3、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和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型,其中有两大主体和两大市场(家庭和企业、物品和劳务以及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既定、组合的图形)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资源配置、单个经济单位、价格决定)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资源 利用、总体经济问题国民收入决定) 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描述性,因果关系(经济运行的分析) 规范表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观点,命令性,价值判断(对于政 策以及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

4、析)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企业要进行创新,生产不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减少和阻碍边际效用递减。2.小结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揭示了稀缺法则、一个经济必须做出选择、选择是有机会成本的、曲线凹向原点反映了机会成本递增法则、资源配置的效率( 稀缺、权衡取舍、机会成本、经济增长、效率) 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科学判断不同、不同的价值观、感觉与现实三相互依存性的贸易的好处(计算题) 1概念 绝对优势: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投入少)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 进口: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在国内

5、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2.小结绝对优势比较每个生产者生产的实际成本,比较优势比较每个生产者生产的机会成本 例子生产1盎司所需要的时间(分钟)8个小时的产量(盎司)牛肉土豆牛肉土豆农民6015032牧牛人20101812生产1盎司牛肉的机会成本生产1盎司土豆的机会成本农民4盎司土豆1/4盎司牛肉牧牛人2盎司土豆1/2盎司牛肉A. 牧牛人生产牛肉的机会成本更小,农民生产土豆的机会成本更小。 B因此,牧牛人生产牛肉具有比较优势,农民生产土豆具有比较优势。 C尽管一个人在两种物品中可能都有绝对优势,但同时在两种物品生产中都具有比较优势是不可能的。 D比较优势反应了相对机会成本。第二篇:市场如何运行 四

6、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资源配置的效率的问题)1.概念1) 市场:有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者和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买卖双方)2) 竞争市场: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很小的市场(买卖双方、市场价格)3) 需求量和供给量:买者/卖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4) 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增加的观点(价格)5) 需求表/曲线和供给表/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图形(价格)6) 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减少 的物品(收入)7) 替代品和互补品:一种

7、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减少的两 种物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关系)8) 市场机制:市场通过供求的相互作用对稀缺的资源进行了配给,即所谓的 用钱包来配给9) 价格上限和下限:可以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低价格2.小结1) 市场的四种类型厂商数目产品替代程度控制价格能力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完全竞争递减递减递增递增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2) 需求定理的例外(炫耀性商品)主要原因在于社会心理因素对需求的 影响超过了价格对需求的影响(社会心理因素)3) 需求函数的影响因素: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货币收入、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对未来价格的预期、消费者的偏好以及买者数量4) 供给与需求的

8、三大步骤:谁变、左边还是右变、变到哪里(新均衡点)五弹性(计算题) 1.概念1)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2) 需求价格/收入/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消费者收入 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3)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2.小结1) 公式:a) 需求价格/收入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百分比/价格/收入变动百分比b) 供给价格弹性=供给量的变动百分比/价格变动百分比c)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物品1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价格变动百分比2) 需求和供给曲线的弹性以及总收益变动 ED =0:完全无弹性的商品 (火葬服

9、务)ED 1:缺乏弹性的商品(必需品),销售收入与价格正方向变动ED =1:单位弹性的商品(互补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ED 1:富有弹性的商品(替代品),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ED =:完全有弹性 (奢侈品)u 需求的价格弹性决定了需求曲线陡峭还是平坦,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3) 需求价格弹性决定因素a) 必需程度(奢侈品的弹性大,必需品的弹性小)b) 被替代的难易程度(易被替代的物品其弹性大)c) 消费者调整的时间(调整时间越长其弹性越大) 4) 供给价格弹性的决定因素a) 卖者改变他们生产的物品量的伸缩性b) 时间长短:供给在长期

10、中的弹性通常都大于短期 六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1价格控制1) 价格上限a) 若价格上限 供求平衡的价格时,没有限制作用b) 若价格上限 供求平衡的价格时,产生限制性约束c)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d) 后果:消费者(时间和开后门腐败)、销售者(黑市销售、供需矛盾)、 政府(制定供给标准、加大监督成本)2) 价格下限a) 若价格下限 供求平衡的价格时,产生限制性约束c) 当政府对竞争市场实行限制性价格下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过剩d) 后果:销售者(过度供给、低价黑市)、政府(财政负担-限产措施)e)3) 对价格控制的评价:价格有自动平衡供求、协调经济活动的作用,

11、除 了价格控制之外还有补贴或刺激供给的方法 2.税收1) 政府可以向生产者征税(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也可以向消费者征税(如个人收入所得税)2) 征税的市场结果:对市场收税,该物品的均衡数量减少,缩小了市场的规模;无论对买者或卖者征税,结果相同的:由买者和卖者共同分摊税收负担;不同的是由谁交给政府。3) 税收归宿划分: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需求弹性小,意味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生产者对生产该商品的调整很难。当对该商品征税时,市场中选择更少的一方不能轻易做出其他选择,从而要承担更多的税赋。4) 结论:无论是向生产者征税还是向消费者征税,都不会改

12、变赋税的分担,税收就像在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支付的价格之间打入的楔子第三篇:市场和福利七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1.概念1)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学问(资源配置和福利)2) 消费者剩余(需求曲线以下)=支付意愿实际支付3) 生产者剩余(供求曲线以上)=实际支付生产成本4) 总剩余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生产者的成本2.对市场均衡的评价(市场效率)1) 如果资源配置使总剩余最大化,就说这种配置表现出效率2) 当市场均衡时,决定价格的是参与市场的所有买者和卖者。八赋税的代价 1.无谓损失:市场扭曲(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1) 无谓损失=征税前总剩余征税后总剩余2) 税收收入=

13、税收规模 X 销售量 (T X Q)3) 税收如何影响福利a) 消费者剩余的变化,b) 生产者剩余的变化,c) 税收收入的变化.d) 买者和卖者由税收受到的损失大于政府募集到的收入e) 无谓损失: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5) 贸易与无谓损失:无谓损失就是由于税收阻止了这些互利的交易而引起 的剩余损失,贸易的好处就是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6) 无谓损失的决定因素:供给需求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就越大;原因:弹性越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选择就越多,税收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就越大7) 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的变动:税率越高,无谓损失越大。而且随着税率的提高呈递增趋势;而政府税收收入随着税率的

14、提高,先增大,后减少。 九国际贸易(进出口) 1.概念1)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2)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2.贸易的决定因素:世界价格和机会成本、比较优势原因:价格反映生产该商品的机会成本,即为了得到该商品必须放弃多少其他东西,若价格低,则机会成本低,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结论:如果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该国就会成为出口国;如果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该国就会成为进口国。 3贸易的赢家1) 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进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消费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2) 结 论: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4.关税: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预定性;关税是对外贸易政策的一部分,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关税负担最后便转嫁给买方或消费者承担(间接税) 结 论:关税提高了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