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02681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古诗-赏析?赠花卿?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写的一首绝句,这首诗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下面给大家介绍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有兴趣的朋友和一起来看看吧。赠花卿唐代: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译文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注释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文中的意思

2、是说人间很少听到。赏析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有人那么认为它外表上看是在赞美乐曲,实际上却含挖苦,劝诫的意味。说是语含挖苦,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非常出色的乐曲赞美诗。第一句锦城丝管日纷纷;。锦城,即锦官城,成都市的别名。丝,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丝管,代指音乐。日,这里是每日的意思。纷纷,形容音乐声络绎不绝。意思是说,锦官城里奏起管弦音乐,一天到晚响个不停。丝管;二字点出全诗描写的对象。点明之后,便从各种角度对它进展描绘。先用纷纷;二字写出其连绵、和

3、谐、化无形的乐曲为有形之物,形象地写出管乐声与弦乐声互相交织、追逐的情景。第二句半入江风半入云;。意思是说:音乐的响声一半散入江风中,一半散入云层中。入江风;,是说声音广传地面;入云;,是说声音上冲天空。从地到天,到处都传播着音乐的声响。两个半入;重复使用,造成音律的回环、流畅,与那弥漫宇宙的音乐声正相和谐,具有很深的情趣。第三、四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意思是说,这样的乐曲只能是天上才有的,人世间有能听到几回呢?古人认为,只有天上的仙乐才是最美妙的。作者把此曲;看作是天上的仙乐,这就是极度写出它的不同凡俗;然后,又用人间的罕闻,进一步写出它的珍贵。这两句是在前面写实的根底上,通

4、过想象,从虚处下笔,把此曲;之美妙推到绝伦的地步。虚实结合,互相照应,完美地表现出了乐曲的精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详细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纷;,于是,作者的挖苦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力地显现出来了

5、。首诗无疑是赞叹花敬定所赏音乐的高级,单仔细体味,其中是含有挖苦意思的。花敬定作为一名武将,立功之后终日以歌舞为乐,不再操练兵马,这是有渎职分的。作者的讽意并没有诉诸字面,而是隐藏在赞叹乐曲的背后,闪闪烁烁,扑朔迷离,可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可以把它看成一首赞美音乐的作品,也可以玩味其中的含蕴。创作背景此诗约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花敬定曾因平叛立过功,居功自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此诗予以委婉的挖苦。杜甫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存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以上就是关于赠花卿杜甫翻译和赏析一览2021的内容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今天就介绍到这里,想要理解更多诗词内容,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