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说课稿.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016224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天的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秋天的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秋天的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的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天的雨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秋天的雨说课稿 骆颖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雨。有这么一句话万美之中秋为最,那如痴如梦的美景让人难以忘怀。下面我就秋天的雨一课来谈谈我的教学构想,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今天的说课。一、教材分析首先谈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秋天的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围绕本组“秋天”这个专题,使学生边读边想象,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散文,名为写秋雨,实则写秋天。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

2、中各种动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针对教材的特点和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本节课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语言的魅力。课文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那些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给学生在理解上带来了困难,因此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内化运用语言。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二、学情分析一堂好课也是建立在对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对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分析。三年级学生天性好动,好奇心强,形象思维趋于成熟,但抽象思维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学生对秋雨、秋天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课文艺术化,抽象化的语言也给学生带来了挑战。三、学习目标针对这样的

3、教材,教学目标的制定,我将依据新课标总目标和三年级阶段目标,语文教学要注意字词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我特别依据新课标新课标三维目标制定本课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体验锻炼了学生的朗读技巧,提升了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美,感受语言美,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四、教法学法 古人云:“古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我对本节课教法学法也做了精心的安排,1.情景教学法: 2.情感朗读法: 3.自主探究法:五、教学过程 根据新课标的

4、要求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包括如下环节:(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喜欢什么样的雨?谁来说说我们曾经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试着背一背吧! 2、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天炎热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给我们送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亲切的交谈唤起了孩子们的记忆,极大地诱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二)、出示秋雨的图片,感受美景。1、瞧,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秋天的雨景。你们想欣赏吗?(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2、秋天的雨景美吗?你们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5、?(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老师适时鼓励、点评。) 过渡:是啊,秋天的雨是这样的美妙,这样的神奇,这样的令人陶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秋雨的课文。(设计意图:美丽的多媒体画面和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诵,把孩子们带入了秋天的雨中,体验到了秋天的美好。缩短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 (三)、动情朗读,文中寻美 。1、个性化读书(自主读)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由练习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课文中的生字、难读的词、句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学生找出比较难读的句子练读,老师与小伙伴帮助读书有困难的同学过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

6、惯。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2、朗读展示(读中评) 老师想倾听你们的美妙的读书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吗? (1)推荐平时读书最好的同学朗读; (2)请平时读书机会较少的同学朗读; (3)请愿意读的同学站起来展示自己的朗读; (设计意图: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语言基本训练。它既是理解语言的有效手段,也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因此,教学中努力营造出“我想读、我来读、我要读”的氛围,使不同朗读水平的学生都能展示读书才能,这样,整堂课就始终保持着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 3、默读感悟,集体交流 (1)、小结朗读,短短的十几分钟,同学们已经能够把课文读得正

7、确、流畅,有的同学还能读得声情并茂,真是好样的。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抓住哪些景物特点来写秋天的雨的?认真读,仔细体会,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学生默读课文,边思考,边圈画,教师也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读书活动之中) (3)、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分享“收获”的快乐。(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相继出示课文的有关句子及相应画面) (设计意图: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学生在“读”为本的基础上有所“思”、有所“悟”,才能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乐趣。) (四)、小组研读、互动探究 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明白了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现在选择你

8、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自由组合,深入研读。通过研读你会有所发现,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1)、出示研读方法: A.自读你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观察的?秋天的雨给植物染上了哪些颜色? B.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C.你最喜欢这一段中的哪句话?为什么?怎样读好你喜欢的句子?(学生研读,老师巡视参与其中。) (2)、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列表格。 我看到 我闻到 我听到 植物(图) 颜色 水果(图) (设计意图:这里我们摒弃了以前那种追求整齐划一、寻找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的“告之”教学,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

9、习惯。) (五)、心灵对话、交流体验 同学们,通过合作研读,你们一定又有了新的发现。(各小组汇报交流,其他小组可提出疑问,老师适时点拨、鼓励。引导学生理解“五彩缤纷”等词语的意思;明白课文是从植物的颜色变化、水果的味道、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来写秋天的雨的,从而感受秋雨给大地带来的丰收和给小朋友带来的欢乐。) (设计意图:朗读、讨论、交流,是感悟的基础。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再加上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交流、汇报加深了学生们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六)、反复诵读、体会升华 秋雨给我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世界,带来了水果成熟的香味,带来了冬天快要来了的信息,给我们带来了丰收,带来了

10、欢乐,让我们尽情地赞美秋雨吧!(配乐朗读读直至背诵。) (设计意图:背诵是读书内化的重要过程。通过背诵不仅可以积累语言材料,增长知识,同时可以全方位地积淀语感经验。本环节设计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背诵,这样,规范的书面语言反复进入学生的口语,就会自然地同化,改造学生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重构语言模式。) (七)、指导书写“扇”、“枚”、“邮”、“爽”,进行书写练习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低中年段语文教学尤其不能忽视写字教学。在教学高潮之后,让学生静下心来,学学字,写写字,动静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六、板书设计本课板书设计我通过抓住重点词语的板书,让学生理清课文的写作顺序感受秋天的韵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