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010801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3].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教法设计: 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诗中一些字词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上产生问题,可采用讨论、点拨、联想、想象的方式加以解决。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故事导入二、 整体

2、感知: 1、 本诗属于哪种体裁? 五言律诗。 2、 回顾关于律诗的知识。 律诗有四联,分别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以数字来判断是几言。 三、 正课: 1、 师范读本诗,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感情基调。 2、 学生齐读,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揣摩诗歌的感情。 4、 抽个别学生朗读,其他学生点评,大家在朗读上共同进步。 5、 解决诗中重点字词。6、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7、找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1)我们来看一下首联。它是在写景吗?或是写什么? 看似写景,实则劝慰友人。这里出现了两个地点,“我”在长安城可以看到杜少府上任之地“五津”,此番离别并非远别,

3、何必伤感呢?因此,“三秦”是送别地点,“五津”是上任地点。 他从长安看到了四川,看得到吗?是看不到的,所以用了想象的眼睛来看世界,写出了意境的壮阔(2)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怎样理解? 指的是出外做官的人。直接劝勉友人,我们都是外出做官的人,此别为别中之别,不必伤感。 (3) 颈联:因为这一句告诉我们,朋友之间的友谊不会因为距离而变得疏远,是永恒的。同学们,你们在与好友分别时,会因为距离就把彼此的感情淡忘了吗?我想是不会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打电话视频,但是古代交通不便。稍微好一点的也就是写一写信。我们有一句诗是家书抵万金。那差一点的呢,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就只能凭君传语报平

4、安。你写信也做不到了,只能传口信。那么王勃这是与朋友分别估计连川口性的不行呢。因为他要去的是四川,去四川有多难呢?李白有一首诗是这样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糅欲度愁攀援。可见去四川的路是如此的艰难,但是王博会因为这些就有有人感情深出了吗?不会。他说只要有知己在哪,怕相隔再远,也如同近邻一斑,可见两人的情感是非常深厚。还有喜欢这一句的吗?生:因为这句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别人在与好友分别时都是非常难过他,却却有人不要难过,即使分别也如近邻.我们都知道离别都是让人伤感的,在古代有很多诗人也写诗来表达离别时刻的内心离愁别绪,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像李商隐的无题:分别时难别亦难,东

5、风无力百花残。分别时刻是难舍难分,百花都凋残了。此时此景更让人内心充满伤感。送元二使西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朋友啊,再喝一杯酒啊,要不然等到出关以后,就没有人陪你如此开怀畅饮了。柳永雨霖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分别了互相握着对方的手,满眼泪花,心中有千言万语,此时也哽在喉间,说不出来。这是多么深沉的一种痛。那我们再看王勃,他却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知道他朋友要去上任的地方是四川,他的言下之意也是对他朋友说。我们是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四海为家,只要能为国家建功立业,就不必在乎朋友之间的长相厮守。因此相比送别诗的伤感,王勃的这首诗就显得积极乐观,多了一份豁达。尾联由前三联层层逼出既非远别,又同为宦游,虽别而如比邻,自当与分别之时不要效仿小儿女的情态,哭泣悲伤。 是对友人的劝慰和鼓励。8、 背诵 要求学生默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味,检查背诵效果。 9、古诗新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