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006989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程英文名称: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总学时/周学时/学分:54/4/3其中讨论的学时:14先修课程:无授课时间:周一,5-6节周三,5-6节 授课地点:松山湖校区6F-403授课对象:2017级土木工程14班 开课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职称: 安晋/助教编写人姓名/职称: 安晋/助教使用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教学参考资料:

2、(1)教学参考用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外文出版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案例解析,吴潜涛、陈大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成长学养读本,陈大文、高国希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民法学,王利明、杨立新等著,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犯罪通论,马克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公民常用法律手册(第16版),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2018年版;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教师与学生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卷),外文出版社;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伦理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法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法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西窗法雨,刘星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 闭卷( ) 课程论文( ) 实操( )联系电话:安晋13711921987Email:安晋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1.每次课前、课间和课后,采用一对一的问答方式;2.通过微信、QQ、电邮、电话等联系方式答疑。编写时间:2018年4月29日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其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4、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更好地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加强廉洁修身,自觉抵制腐败,从而具备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课程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程

5、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提出如下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感悟新时代的的内涵,对自身作为时代新人的角色形成清醒的认识,确立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成就出彩人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尤其是理解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领会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并积极践行;引导大学生理解道德的功能、作用,形成一定的善恶判断力,并自觉遵守各种公民道德准则;全面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懂得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利,履行法定义务。2、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

6、学生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坚定理想信念,明辨是非善恶,自觉砥砺品行,成为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树立对待人生历程中各种矛盾的正确态度和掌握科学的处理办法;形成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念,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贯彻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对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具有认真、严谨、求实、敬业的工作态度和学习态度;具有换位思考的宽容精神,互利共赢的合作精神和廉洁自律、爱岗敬业的职业操守,引导学生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实现结合起来。(二

7、)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核心能力1. 有效沟通协调、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本课程关于职业道德、民商事法律常识等内容,即构成团队协调、合作的行为规范。全书的其它内容(正确的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等),对于培育培育团队协调、合作的意识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程从弘扬中国精神的角度,设置专门的章节讨论创新,内容涉及培育创新能力的意义、培育创新能力的基本原则、增强创新能力的基本方法等,对于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核心能力2. 理解职业道德、专业伦理与认知社会责任的能力 全书的主体内容之一,就是从一般的角度讨论道德的相关论题,

8、包括应遵守哪些公民道德准则(包括职业道德准则)、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关系等,因而对于帮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专业伦理、认知社会责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课程进度表 理论教学进程表周次教学主题教学时长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作业安排1绪论2理解课堂纪律、演说规则和辩论规则;简要介绍本书,阐述课程意义与目的;初步引导学生理解大学生所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解时代新人所承担的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课堂讲解课前分组,每组按进度在课上就章节内容借助PPT发表主题演说或展开主题辩论1人生的青春之问2人生观的概念;人生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理解什么是科学高尚的人

9、生追求,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是什么;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了解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课堂讲解布置下周的课堂展示主题和阅读材料,课后阅读2人生的青春之问2突出讨论反对错误人生观的现实意义课堂讲解2人生的青春之问2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辩证看待人生矛盾课堂讲解3坚定理想信念4理解崇高的理想信念所包含的内容,着重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课堂讲解布置下周的课堂展示主题和阅读材料,课后阅读4坚定理想信念2理解为什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是统一的课堂讲解4坚定理想信念2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中国梦的实现与个人发展课堂讲解5弘扬中国精神4理解新时代大学生正确的爱国方式;借助案

10、例与资料讨论如何爱国才是行之有效的课堂讲解布置下周的课堂展示主题和阅读材料,课后阅读6弘扬中国精神2分析、理解大学生如何践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课堂讲解6弘扬中国精神2课堂问答以及讨论如何将改革创新落到实处课堂讲解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如何坚定价值观自信;如何确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地位课堂讲解布置下周的课堂展示主题和阅读材料,课后阅读;围绕前半学期的学习内容,写作小论文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各个阶层的集中体现课堂讲解8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怎样扣好人生的扣子;大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

11、义核心价值观课堂讲解9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4理解道德的定义、功能、作用和变化发展;了解中华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和人类优秀道德成果的核心内容;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原则课堂讲解10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课堂讲解10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榜样的力量,实践的重要,知行合一课堂讲解11尊法学法守法用法4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了解宪法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课堂讲解布置下周的课堂展示主题和阅读材料,课后阅读12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的原因与具体方法课堂讲解12尊法学法守法用法2如何在自身阶段培养法治思维与理念,并在实际中维护法律权威课堂讲解结合学习内容,选取相关要点,写作小论文13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借助案例以及具体内容,重点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刑法与民法相关条列与具体应用课堂讲解14回顾与探讨2如何结合本专业学习思修课课堂讨论合计54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考核内容评价标准权重到堂情况迟到,早退,旷课每人次针对教材进行课堂独立演讲旷课三次取消考试资格0课堂表现课堂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小组演讲效果突出0.3平时作业按时按量完成,根据质量判定评分等级0.2期末考试根据评分标准评定分数0.5 六、系(部)审查意见系(部)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