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006522 上传时间:2023-12-14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里峡森林公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项目概述1.1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陕西省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建设项目2.项目性质: 续建3.项目主管:陕西省林业厅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4.项目建设部门:太白县国有靖口林场5.项目法人代表:张智贤6.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陕西省林业勘察设计院1.2建设地点、内容与规模1.建设地点:太白县桃川镇双岔河村五里峡2.建设范围与规模:项目建设范围位于太白县桃川镇双岔河村五里峡内,南至秦岭主峰四十里跑马梁,北至古褒斜栈道(姜眉公路),东西两侧以五里峡山梁为界。地理坐标介于东径10723-10728,北纬3356-3403。包括太白自然保护区的部分地段和太白县集体林地。森林公园总面积4360公顷,其中

2、有林地4011公顷,森林覆盖率92%以上。3.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旅游道路、索道、供电、给排水工程、广播通讯、供暖、停车场、管理与经营设施等设施建设。旅游设施建设:包括景区景亭、大门、景观道路、漂流开发、度假旅游等项目(设施)建设。服务设施建设:包括餐饮服务管理、茶艺娱乐等项目(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安全卫生与绿化工程:包括垃圾清运、污水处理,安全防护及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项目等建设。1.3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6年(20072012年)。1.4项目投资经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1.3亿元,其中前期建设投资0.94亿元,占总投资的72%;后期建设投资0.38亿元,占总投资的28%。1.

3、5项目评价陕西省太白青峰峡,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森林资源丰富,自然景观奇险幽秀,水体景观绚丽多彩,人文古迹历史悠久,是我省太白山风景区又一独具特色的森林自然景观综合体,资源与区位条件符合建设森林公园的基本条件。通过对旅游市场分析和建设方案的比较、投资与项目效益评价,项目的投资回收、内部收益等经济指标能够达到林业项目的有关标准,并对投资风险有相当的抵御能力。因此,建设陕西省太白青峰峡森林公园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建设条件论证2.1项目由来与立项依据2.1.1项目由来太白青峰峡,地处姜-眉公路与古褒斜栈道旁,秦岭腹地,著名风景旅游区太白山风景名胜区西侧。峡区内山光陆离,风景如画,气

4、候凉爽,古树参天,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林木葱郁,溪流宛转,奇石林立,曲径通幽。连绵的高山幽谷寒气逼人,陡峭的山峰不可梯及。真可谓:“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柔欲度愁攀登”。独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秀丽画卷。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决定精神,发展生态旅游事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太白县人民政府决定把青峰峡开发作为龙头支柱产业之一进行开发建设,做强做大,强县经济、强县投资环境,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发挥积极的作用。2.1.2立项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公园总体设计规范;(2)太白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5、“十一五”规划纲要;(3)太白县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决定。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分析2.2.1是挖掘旅游资源,开发地方经济的需要。青峰峡自然景观集雄、秀、幽、奇于一身,奇丽多姿,人文景观源远流长,发展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地方经济。建设青峰峡森林公园,不仅仅开发森林旅游资源,而且能够合理地溶入太白山资源、褒斜栈道资源的总体之中,形成连接南北的旅游链,带动旅游业的全面提升,而且会促进附近地区服务业的发展,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太白县将以生态休闲业为窗口,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大

6、打生态立县牌,促进与外界的科技合作与先进经验地交流,使全县经济从传统的封闭型向外向型转化,生态休闲业将成为太白县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推动经济快速发展。2.2.2保护环境、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园的建设,可有效的保护园内的森林植被。同时在公园下部开阔的沟谷建设旅游度假区与管理区,建设园林景观林,绿化道路,扩大了森林植被面积,提高了林分质量和多功能性质,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有力的促进了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森林旅游的开发,是以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完美结合,实现了林业资源的永续利用,符合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2.2.3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公园的开发建设,特别是通过基础服务设施及景观建

7、设,促进了城乡交通、电力、通讯、文化、商贸及环境等方面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改善投资环境,繁荣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峰峡森林公园距太白县县城仅8 km,距宝鸡市90km,离城市较近。公园优美的景观,清雅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了一个较近的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场所,将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2.3建设条件论证2.3.1自然环境条件续建青峰峡森林公园地处渭河支流石头河上游,秦岭北坡。公园南以秦岭主梁为界,北至姜-眉公路,东西两侧各以秦岭一级支梁为界。地质构造为华里西褶皱带和印支褶皱带,断层随处可见。支梁山势呈南北走向。岩性以花岗岩、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千枚岩、灰岩为主。境内

8、山势陡峭,河谷深切,峻峰林立,出口处形成冲积盆地。海拔在1500-3350m,相对高差达1700m。 气候暖温带-温带气候特征,随海拔上升,气温指标逐渐下降,是明显的山地气候。海拔1500m左右的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1,一月平均气温-5.0,七月平均气温19.1,极端最高气温32.8,极端最低气温-25.5,10活动积温2428;年日照2133小时,日照百分率45%;年平均降水量751.8mm,降水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9.5%。早霜始于10月中旬,晚霜终于5月上旬,无霜期133天。气候湿润,四季分明,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度假胜地。2.3.2景观资源条件太白县青峰峡

9、,南靠秦岭主梁太白山,处于秦岭断裂带十分发育一带,中部孤峰、绝壁林立,自然地理景观优美;上部“鳌山”为公园最高峰,与西跑马梁形成秦岭主峰,分布着“第四纪冰川地貌”,石河、石海广布,景观奇特;跑马梁为宽500米,长40公里的山梁,传为刘秀当年跑马之地,故称“刘秀跑马梁”。公园处于完整的山谷内,以峡门分界,下部地形开阔,冲积形成盆地;上部地形地貌特殊,峡窄而长,河谷以洪积等石块构成,全长约5km,故俗称“五里峡”。峡谷具有长、深、幽、险、秀的自然景观特点。太白山地质构造特殊,植物种类繁多,生长繁荣茂盛,动物草种类多样,现存种子植物1700余种,其中太白山特有植物95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27种,是

10、一天然植物园和动物园,山上古木参天(见右图),古有“太白山上无闲草” 之说,野生中药材种类较多,比较名贵的有党参、天麻、杜仲、金银花、五味子、山茱萸等。太白山的独叶草为世界罕见,极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参都为上等中药。生长茂密乔灌、古树名木,形成了公园丰富多彩的森林景观,一年四季,各有特色。春天,万物复苏,山坡上山花烂漫,姹紫嫣红,树木嫩叶初发,生机勃勃。炎夏,郁郁葱葱,凉风习习,山上绿波起伏,青翠锁目,林内上有绿叶如盖,下有绿茵缀花。秋季霜染红叶,万山红遍。冬季,山上松柏更加青翠挺拔,大雪初降,山如银蛇,崖挂冰帘。野生动物有鸟类230种、兽类62种、两栖爬行类30余种,昆虫1435种。动物中包

11、括“国宝”大熊猫、扭角羚秦岭亚种、金丝猴等。青峰峡海拔高,常年形成云山雾海,特别是雨后乍晴,更是云雾飘渺,成为公园的另一自然景象。登到高处,望向远山,白云悠悠,或分或合,合则一片云海茫茫,分则日透万丈金光,景色瑰丽,难描难画,令人目不忍稍瞬,唯恐一眨眼便错过了一幅再也难遇的美景。山中雨后,白雾弥漫,只见小路边上影影绰绰、星星点点的都是盛开的小花,随着山风摇曳生姿,雾中看不分明形状和颜色,却愈发牢牢地吸引着人的目光。2.3.3旅游区位条件青峰峡森林公园,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和明显的旅游环境区位优势。公园位于姜眉公路旁,距离眉县约30km,紧连关中交通干线(西宝高速),距西安市约140km,距宝

12、鸡约90km。公园有着发达的交通网络,可进入性极强。西安、宝鸡、咸阳等大中城市的旅游者,2小时内即可到达公园的核心景区,休闲、避暑、观景等游客,在享受了公园夏季凉爽气候,翌日既能返回上班。便利的交通条件有利于旅游项目的组织,可形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探险旅游、攀崖等项目一日游、二日游和多日旅游等多样的旅游产品。公园位于太白山附近,古褒斜栈道旁,距攀蹬太白山主峰北坡的最佳线路(鹦鸽嘴直上)约20km。森林公园周边自然景点、人文景点多,有斜峪雄关、褒斜栈道遗址、古枫幽境、桃川曲流以及藏天石、舍身崖、红河谷等。公园可倚仗太白山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褒斜栈道遗址等周边的旅游区的旅游环境区位优势

13、和公园的后发优势,合理开发旅游产品,组织旅游形式,吸引游客,提高公园经营效益。2.3.4基础设施条件(1)道路交通公园具有较好的外部交通条件。公园距姜眉公路约500m,均有较好的等级公路相接,游客出入公园非常方便。公园内的旅游道路网络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旅游道路、石径、小径均可到达各景区、景点。(2)水、电设施公园内水资源丰富,生活用水质均达到饮用水标准,无污染。管理及度假旅游区饮用水可就近从上游引取,采用上游蓄水,自压供给的方式供水。经过改造后的农村供电网,10kv高压输电线路从公园附近通过,接引电力条件便利。(3)广播电视及通讯公园内各点接收无线广播节目清晰,公园下部可利用移动网络通讯。公

14、园内可建设县级有线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等通讯设施。第三章旅游资源评价与游客规模分析3.1旅游资源评价3.1.1一般体验性评价根据对青峰峡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的现地调查,认为森林公园具有下述特色:森林公园是以森林自然景观为主的综合体,公园内,林木葱郁、溪流宛转、断层遍布、曲径通幽,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谷口紧邻古褒斜栈道,地形开阔,形成冲积型盆地,两侧终年流水,可建成休闲避暑区;峡门以内断层十分发育,孤峰绝壁随处可见,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和攀崖探险的条件;峡谷相对高差达1700m,森林垂直带谱明显。因此,峡谷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垂直带谱明显,古树名木繁多,四季林相风

15、景优美,地质构造独特,是教学实习、科学考察的良好基地。公园外部的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因此公园的可及性高,具有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公园的必要条件。3.1.2景观资源评价青峰峡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十分丰富,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旅游外部环境良好,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参照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的评定体系和评定办法,对青峰峡森林公园的风景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进行评价。A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在风景资源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风景资源的特性和相关程度进行分类分组,重点反映风景资源质量状况和环境特征,分析以森林为主体的风景资源的相对地位和开发森林旅游的可行性,采用加权评分值的定量方法,对青峰峡森林公园的地文、水文、生物等资源的典型度、自然度、吸引度、多样度和科学度、利用度、地带度、珍稀度和组合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分标准见表1)。经综合评价计算,该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评价得分值为22.68分(满分为30分)详见表2。森林资源类型及组合、附加分评分值表表1资源类型评价因子权值极强强较强弱地文资源典型度5543210自然度5543210吸引度443210多样度332110科学度332110水文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