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99884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S版四年级下学期语文古诗阅读专项攻坚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外阅读。河流妈妈河流为什么在笑因为太阳在逗它呀妈妈河流为什么在唱歌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妈妈河水为什么冰凉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妈妈河流多少岁了总是与年轻的春天同岁妈妈河流为什么不歇息那是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1河流为什么在唱歌?( )A.因为太阳在逗它。B.因为云雀夸赞着它的浪声。C.因为想起了曾被雪爱恋的日子。D.因为大海母亲等待着它的归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和(_)。A.河流“在笑”是看到的,“在唱歌”是听到的,“冰凉”是触摸后感受到的,“多少岁”是想到的。B.诗歌以母子问答的活泼有趣的方式,生

2、动形象地写出河流的特点。C.整着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整首诗的语言平淡。3对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表达最准确的一项是( )A.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作者对河流那种永不停歇的执着精神的赞美。B.通过写母亲回答孩子有关河流的问题,表达的是人世间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和永远的牵挂以及孩子对母亲永远的依恋。C.通过写母子间关于河流的对话,表达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D.妈妈用通俗易懂的儿童语言解释了与河流有关的一些科学问题。4说河流在_、在_,说明在孩子的眼里,河流是_的,就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美好童年,而母亲回答的方式就像在讲童话故事,让孩子容易接受的同时,又生动形象地说出了_。2. 日积月累。

3、蜂唐罗隐不论_与_,无限风光_。_百花成_后,为谁_为谁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写出了蜜蜂的辛劳,写两个四字词语赞美蜂:_、_。1句子训练营。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从“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与白桦之间_的关系。诗句中“_”一词写出雪中白桦的颜色美,“_”字把树当作人来写,把白桦落满雪花的样子写活了。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诗句中的白桦,最恰当的是(_)。A高洁 B高傲 C孤独 D挺拔句子训练营。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1仿照句子的结构,写一写天上的风雨来了,别的小动物会怎样。天上的风雨来了,_。2关于这首诗歌中的两个“风雨”,下列说法正确

4、的有( )A.两个“风雨”的意思相同。B.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C.第一个“风雨”指自然界中的和风细雨,第二个则比喻生活中的困难、挫折、烦恼、忧愁等。D.第一个“风雨”的意思是由第二个引申而来的。3. 读绿片段,完成练习。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1在作者眼中,_、_、_、_是绿的。2在你的眼中什么是绿的?仿照这小节写一写你眼中的绿。_。3你能说出本节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吗?_。4所有的事物都是绿的,描绘出了一派_(填成语)的景象。4.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岛上的孩子曾是苇丛中,嬉水的鸭子;曾是草滩上,

5、蹦跳的小绵羊。( )一只只贝壳,能编出五彩的童话。( )一片苇叶,能吹出美妙的乐曲。( )一捧苇絮,温暖了大家的双脚。( )一桶螃蟹,乐坏了可爱的小邻居。( )一袋野花,熏香了奶奶那软软的枕头。( )一筐红果,浸红了爷爷那陈年的米酒。哦,江中岛上的孩子,驾一叶扁舟,划出生活五彩的波纹,划出未来美好的憧憬。1作者在描写岛上的孩子时,联想到了哪些动物?_2请将下列动词填入诗中的括号内。采 拾 割 捉 摘 含3诗歌表现了江中岛上孩子们_、_、_的特点。4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_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_,_。1在横线上补全诗句。2诗中墨梅的特点是_、_。3对

6、“清气”这一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嗅到的梅花开花后那种清新淡雅的香气。B.暗喻人之清高自爱的精神。4墨梅的品行体现在(用诗句填空)“_,_”,诗人看起来在赞美墨梅,实际上是借梅花表达自己_的品格,这种写法是_。5如果你是本诗作者,站在墨梅图前,你会想到什么呢?_6. 阅读回答问题。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1嫦娥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与_并成为“小李杜”。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7. 课外阅读。别董大唐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回不识君?(注释)别董大:选自高常侍集。董大,董庭兰,当时著名的音乐家。

7、黄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曛: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知已:知心的朋友。谁人:哪个人。(译文)漫天的黄沙把阳光遮得一片昏暗,天阴沉沉的。寒冷的北风刚刚送走了雁群,又带来了纷纷扬扬的大雪,不要担心你前去的地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哪个人不认识你呢?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送别_时写的诗,诗中写景的句子是“_”,诗人用“_”来宽慰友人不要为离别而哀愁。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劝说你的朋友呢?_2你还知道哪些有名的送别诗句呢?请把它们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8. 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1“逊”的意思是_,和句中的“_”意思相近。这两句诗

8、的意思是_。2这两句诗能让我们想起一句俗语()A.尺有所短,寸有所长。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C.只知其一,不知其二D.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2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9. 重点段落品析。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比喻句是:_。“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的意思是:_2.本诗描写了两幅景象,一幅是_;一幅是_。10. 课内阅读。在天晴了的时候,请到小径中去走走:给

9、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五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1诗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时的景物?_2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_3诗中的“炫耀”“胆怯”“闲游”分别在描写谁?_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1.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

10、梁。1“破旧的茅屋”代表_。“延安温热的土炕”指的是_。这句话的意思是_。2诗中与“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表达同样内涵的是哪一句?把它抄下来,并写出它的意思。诗句:_。意思:_。12.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毛茸茸的枝头,有一棵白桦,雪绣的花边潇洒,仿佛涂上银霜,串串花穗齐绽,披了一身雪花。洁白的流苏如画。1白桦树生长在_,“_”和“_”写桦树通体洁白的形象。“_”字准确表现出桦树主干上一层洁白的细皮;“_”字把桦树拟人化了,突出白桦的高洁。2写出第二小节的诗意。_13. 阅读古诗望洞庭,按要求完成填空。湖光秋月两相和,_。_,白银盘里一青螺。(1)把以上诗句补充完整。(2)诗句“白银盘里一青螺”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白银盘”指的是,“青螺”指的是。(3)望洞庭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枫桥夜泊也是一首写秋的诗歌,你是从“,。”中感悟到的。14. 阅读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1这首词的作者是(_),卜算子是它的(_)。2这词的韵脚字是哪些?_。3作者歌颂梅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