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997484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化验指标的监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运行指标的监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普遍典型处理流程为:一级处理,主要分离水中的悬浮固体物、胶状物、浮油或重油等,可以采用水质水量调节、自然沉淀、上浮、隔油等方法。二级处理主要是去除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溶解物和部分胶状物的污染,用以减少废水的BOD和部分CDD,通常采用生物化学法处理。化学混凝和化学沉淀池是二级处理的方法,如含磷酸盐废水和含胶体物质的废水须用化学混凝法处理。对于环境卫生标准要求高,而废水的色、臭、味污染严重,或BOD和COD比值甚小(小于0.20.25),则须采用三级处理方法予以深度净化,污水的三级处理,主要是去除生物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和废水中溶解的无机污染物,常用的方法有活

2、性炭吸附和化学氧化,也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或膜分离技术等。含多元分子结构污染物的污水,一般先用物理方法部分分离,然后用其他方法处理。各种不同的工业废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正常出水的根本保证。而对于污水厂进行科学有效的运行管理是保证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对于污水厂的运行指标的定期、准确的监测,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从而指导污水厂运行则是污水厂工作的根本。水质指的是水与水中杂质共同表现的综合特征。水中杂质具体衡量的尺度称为水质指标。污水处理系统需要监测的指标有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也可以分为运行前监测指标、运行

3、中监测指标、出水监测指标。具体而言,可细分为几十种之多,这些指标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8978整理为word格式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污水的物理性质指标1.温度 对污水、污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生物性质有着直接影响。在活性污泥系统的曝气池中,主要依靠大量活性微生物(菌胶团)进行处理,他们比较适合的温度一般在2030左右,因此,如果要保证较好的有机物处理效果,温度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2030左右。温度监测在现场进行,常用的方法有水温计法、深水温计法、颠倒温度计法和热敏温度计法。2.色度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与工业废水的污水不同,其色度并不是很明显,

4、但是并不说对于色度的监测不重要。其实,通过对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颜色的观察,可以判断污水的新鲜程度。通常,新鲜的城市污水呈灰色,可是如果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厌氧腐败,DO很少,则污水呈黑色并带有臭味。另外,在我国,由于通常采用将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合流排放的排水体制,所以有时城市污水厂的色度有时有较大差异。色度给人以不悦的感觉,我国对于污水厂排放标准中对于色度有排放要求,因此,如果进水的色度较大时,出水的监测指标中色度应该予以重视。3.臭味水中臭味主要来自有机质的腐败产生的,也会给人带来不快,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生理,呼吸困难、呕吐等。因此,臭味是比较重要的物理指标,不过,目前污水厂并没有对臭味进行专门

5、的监测。二、污水的化学(包括生化)性质指标污水水质化学指标有悬浮物、pH、碱度、重金属离子、硫化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总有机碳、有机氮、溶解氧等等。1.化学需氧量(COD) 整理为word格式化学需氧量(COD),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采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COD的测定是污水处理厂日常主要监测项目,通过对不同构筑物的进出水COD的测

6、定,可以准确掌握构筑物的运行情况,通过对一段时期的数据分析,可以对构筑物的运行进行适当调整,以便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另外,对污水厂出水而言,COD是必须监测的项目,出水应该达到相应国家标准。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时可以采用。重铬酸钾(K2Cr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2.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BOD),是在有氧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水中能分解

7、的有机物质完全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的量称为生化需氧量。它是以水样在一定的温度(如20)下,在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后溶解氧所减少的量(mg/L)来表示的。当温度在20时,一般的有机物质需要20天左右时间就能基本完,成氧化分解过程,而要全部完成这一分解过程就需100天。但是,这么长的时间对于实际生产控制来说就失去了实用价值。因此,目前规定在20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这时候测得的生化需氧量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如果污水中的有机物的数量和组成相对稳定,则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互相推算求定。生活污水的BOD与COD的比值大致为0.40.8。对于一定的污水而言

8、,一般说来,CODBOD20BOD5。BOD5也是污水处理厂日常重要监测项目之一。进行BOD5监测的具体意义基本与COD相同。整理为word格式不过,由于我国存在的河流之排水体制,因此城市污水厂污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工业废水,相对与生活污水而言,工业废水水质变化大而且难于降解,通过监测污水厂进水中BOD及COD,可以大致的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生化需氧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稀释接种法。3.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天然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溶解执的饱和含量和空气中氧的分压、大气压力、水温有密切关系。清洁地地表水溶解度一般接近饱和。由于藻类的生长,溶解氧可能过饱和水体受有机

9、、无机还原性物质污染时溶解氧降低。当大气中的氧来不及补充时,水中溶解氧逐渐降低,以全趋近于零,此时厌氧菌繁稍,水质恶化,导致鱼虾死亡。废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取决于污水排出前的处理工艺过程,一般含量较低,差异很大。鱼类死亡事故多是由于大量受纳污水,使水体中耗氧性物质增多,溶解氧很低,造成鱼类窒息死亡,因此洛解氧是评价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污水厂整个运行过程中,十分重视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国内外进行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是考生物二级处理系统,多为好氧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好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过程分解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从中也可以看出,DO氧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应该保证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这样好氧微生物才能

10、正常工作,这是取得较好的运行效果的前提。可是,如果充氧过多,就会造成浪费,导致运行成本增加。因此,曝气池中的DO一般控制在24mg/L之间。当由于设备问题或其他原因导致溶解氧不足时,处理系统就会出现故障。例如,曝气池中DO不足,结果多会导致活性污泥的丝状菌膨胀。原因在于,细菌和丝状菌对不足的DO进行竞争,可是在DO不足条件下,丝状菌的竞争力要远远大于细菌,因此,细菌获得的DO会更少,它们的生长受到抑制,相反,丝状菌得到机会大量繁殖,最终结果就是丝状菌膨胀。在A/O、A2/O等具有一定的脱氮除磷工艺中,对于DO的控制也非常重要。为了得到想应的N、P的去除率,必须保证有合适的DO值。整理为word

11、格式可见,在污水厂的日常运行的监测中,对于DO的监测是十分有意义的。通唱采用的方法有碘量法及其修正法、膜电极法和现场快速溶解氧仪法。4.总需氧量(TOD) 总需氧量(TOD)。有机物中含C、H、N、S等元素,当右机物全都被氧化时,这些元素分别被氧化为CO2、H20、NO2和SO2,此时的需氧量称为总需氧量(TOD)。总需氧量测定原理和过程是向氧含量中注入一定数量的水样,并将其送入以铂钢为触媒的燃烧管中,以900的高温加以燃烧,水样中的有机物因被燃烧而消耗了载气中的氧,剩余的氧用电极测定,并用自动记录器加以记录,从载气原有的氧量中减去水样燃烧后剩余的氧,即为总需氧量。此指标的测定,与BOD、CO

12、D的测定相比,更为快速简便,其结果也比COD更接近于理论需氧量。5.总有机碳(TOC) 总有机碳(英文缩写TOC)。表示水中所有有机污染物的总含碳量,是评价水中有机污染质的一个综合参数。它是用燃烧法测定水样中总有机碳元素量来反映水中有机物总量的一种综合测定指标。其测定结果以C含量表示,单位为mg/L。 它的测定原理与过程是:将水样加酸,通过压缩空气吹脱水中的无机碳酸盐,以排除干扰,然后将水样定量地注入以铂钢为触媒的燃烧管中,在氧的含量充分而且一定的气流中,以900的高温加以燃烧,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经红外气体分析仪测定,以自动记录器加以记录,然后再折算其中的碳量。 TOC的测定采用燃烧法

13、,因此能将有机物全部氧化,它比BOD5或COD更能直接表示有机物的总量,因此常常被用来评价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近年来,国内外已研制成各种类型的TOC分析仪。按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燃烧氧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电导法、气相色谱法、湿法L化一非分散红外吸收法等:其中燃烧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只需一次性转化,流程简单、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因此这种TOC分析仪广为国内外所采用。6.氮(有机氮、氨氮、总氮)整理为word格式有机氮是反映水中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含氮有机化合物总量的一个水质指标。若使有机氮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生物氧化,可逐步分解为NH3、NH4、N02-、NO3-等形态,NH3和NH4称

14、为氨氮,NO2-称为亚硝酸氮,NO3-称为硝酸氮,这几种形态的含量均可作为水质指标,分别代表有机氮转化为无机物的各个不同阶段。总氮(英文缩写TN)则是一个包括从有机氮到硝酸氮等全部含量的水质指标。氨氮( NH3-N )是污水厂出水的重要监测指标,水中氨氮的来源卞要为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受微生物作用的分解产物,某些工业废水,如焦化废水和合成氨化肥厂废水等,以及农田排水。此外,在无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亦可受微生物作用,还原为氨。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亚硝酸盐,甚至继续转变为硝酸盐。测定水各种形态的氮化合物,有助于评价水体被污染和“自净”状况。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

15、导致鱼类死亡。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当pH值偏高时,游离氨的比例较高。反之,则铵盐的比例高,水温则相反。因此,在监测时应该对pH和水温进行足够的注意。氨氮的测定方法,通常有纳氏比色法、气相分子吸收法、苯酚次氯酸盐(或水杨酸-次氯酸盐)比色法和电极法等。水中N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水厂出水中的N应该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的相应要求进行处理后达标排放。因此,对于出水中N的监测是污水厂水质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此外,对于广泛采用二级处理为主的城市污水厂而言,为了保证污水厂的正常运行,必须保证生化池中微生物对营养的需求,好氧法一般控制在:BOD:

16、N:P=100:5:1,因此,对于污水厂进水N的监测,有利于对微生物营养的控制,当污水中含磷比例较少时,需要人为的进行补充,以保证微生物的营养需求,进而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7.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和溶解性总磷)整理为word格式在天然水和废水中,磷几乎都以各种磷酸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分为正磷酸盐,缩合磷酸盐(焦磷酸盐、偏磷酸盐和多磷酸盐)和有机结合的磷(如磷脂等),它们存在于溶液中,腐殖质粒子中或水生生物中。一般天然水中磷酸盐含量不高。化肥、冶炼、合成洗涤剂等行收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常含有较大量磷。磷是生物生长必需的兀素之一。但水体中磷含量过高(如超过0.2mg/L),可造成藻类的过度繁殖,直至数量上达到有害的程度(称为富营养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