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99365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心构建和谐管理提高质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爱心构建和谐 管理提高质量班级工作复杂、零碎,既要关注整体,又要兼顾个体,时时、事事要留神,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学习动态,及时提醒学生调整航向。正所谓“班级无小事,事事是大事”,现就我多年来班级管理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说出来与大家共勉。一、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班主任不同的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思想、不同的教育主张在学生教育方式方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班主任行为中一种可显示行为、不同的学生观会形成不同的教育态度,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一) 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就要求班主任尽可能的满足和尊重学生正当的需要。马卡

2、连柯说:“只要尽可能多的尊重一个人,才可以尽可能的要求一个人。”1、班主任要满足学生爱和归属的需要,让学生有安全感。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基础教育重心应关注人的发展,体现人格之上,情感优先的原则。最低的要求是,面对学生,教师多一点乐观的情绪,多一点微笑。师生相处时要把学生当作自己在政治上、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去看待。学会适当的赞赏每一位学生;学生渴望关注、欣赏、赞扬、奖励,班主任要重视适时、适地、适度对每一位学生的激励,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使每个人各尽所能,各尽其才,使每一个学生真正体验到学校生活的快乐及其意义(1)、要对学生充满爱。班主任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

3、教育。夏丐尊曾说过这样的话:“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应该有“博爱”的情怀,让爱渗透教育全过程,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 教师要视场合变化脸孔,平时要和善,以父母的角色贴近学生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如:今天天气很冷你穿暖和了吗?你今天穿的新鞋真漂亮!今天灶上的饭菜可口吗?你感冒了,现在好些了吗?等等。拉近学生和你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亲近你,有心里话愿意和你说。尤其对于单亲家庭孩子更应问寒问暖,多一份照顾和关怀,让他觉得老师就是他的亲人。(2)、在心灵深处与学生平等相处。地位效应顺其自然,不要居高临下,目中无

4、人。要做到心中有人,要把自己当作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和其他成员是平等的。也要遵守班规,不迟到、不早退,做到:要求学生衣服干净、衣扣整齐自己先做到;学生未到校自己先到校;学生先离校,自己后离校,每天放学后到教室看看学生一眼再走;打扫教室和环境卫生时,学生未动手自己先动手。要求学生犯错作检讨时,自己犯错时要有勇气先自我反省、检讨。让学生觉得你和他时时在一起,处处在一起,你也是班级的一份子,你和他是平等的。(3)、要让学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我们要扮演好三种角色:教师、父母、学生,在正式场合要扮演教师调动成人心态,在生活中要扮演父母调动慈父慈母心态,在各种自由活动等非正式场合中要扮演学生调

5、动儿童心态。三种角色通常交换使用,这样学生才能增加学生的安全感。当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或某项活动中但效果不明显时,或当他某件事情完成的结果不太令人满意时他的安全感削弱,安全感缺失。此时我们应极力找出他在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积极态度等优点加以肯定,使他的心理得到满足。有时要学会不露神色的撒谎,比如说“我听某某同学说你最近某某方面得不错,你真行!”赞赏他的优点,如兴趣、特长、爱好、助人为乐、他写的秀丽的字等。每隔一段时间举行一次“别人眼中的我”活动,让每位学生说出他人至少五条优点,加以赞美。赞美时,就具体事情恰如其分,切忌笼统如“你真棒”等.对于“学困生”一定要让他融于集体而不应隔离,要让

6、他有归属感,否则他会找到另一个不良的群体。如:学习习惯差的与学习习惯好的为伴;自制力弱的与自制力强的为伴;卫生习惯差的与卫生习惯好的为伴;等等。2、班主任要满足学生尊重的需要要了解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不仅是理念更是行为。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做任何有损于学生人格的事情。不要辱骂学生、嘲笑学生;不要当众批评学生;一件事情未调查清楚之前不要随意怀疑、冤枉学生;就事论事,不要侮辱学生人格,忌用“我第一眼看你就不是好东西”、“等你有出息太阳从西边出来!”等话语。 (2)、尊重学生的差异。不同的人由于生理、社会等诸多方面原因造成智力、个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我们要善待

7、学生的差异,公平的关爱每位学生,尤其要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业成绩不良的、有过错的、有生理缺点和缺陷的、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让学生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教育;批评学生一定要考虑家庭的特点尤其孤儿和单亲家庭。为此,要求我们一定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宽容心,不露神色地去帮助他们,做到“润物细无声”。并且适当放宽对他们的评价标准,真正做到“因材施教”。(3)、生生平等对待每位学生要公平,不能以成绩优劣、纪律好坏等区别对待。做到: 座位平等。每隔一段时间学生的座位要对调,如南北对调、前后对调。 监督权平等。如人人轮流检查作业、轮流做文明岗、轮流做班干部等。 舆论权平等。人人都可对班级管理、对班级中出现的任

8、何事情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建议。 (4)、尊重学生的隐私。对于学生和自己的谈话中涉及个人隐私内容(如早恋、父母离异等)一定要保密,否则会使学生疏远你。对于自尊心强的学生若泄密,甚至会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5)、尊重学生的思想。人际交往是相互的,你尊重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尊重你。学生犯错时,有时是有意的明知故犯,有时是无意的无知犯错。无论哪一种,都是由于其人生观、世界观不成熟所致。我们在批评时一定要循序渐进的按一定步骤进行,比如:首先要自我麻醉性的学会倾听,让学生先说明事情的原委,同时教师注意观察他的表情、眼神、姿势,有限度的传达自己对学生的尊重,要表现出极大的耐心,表现出对他的内心的同感

9、,不时微笑的点点头,表现出与他意见的一致;然后归纳学生的观点,理解他、同情他、宽容他;最后寻求时机,话锋一转,委婉、平稳渗透说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期望。这样做才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增加学生对教师由于极大的宽容而产生的内疚,削弱她的反抗力,有效的避免了师生之间的冲突,从而有效的解决问题。 (6)、重视对学生的激励。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但是每个学生对赞扬的渴望都是一样的。“渴望关注、渴望欣赏、渴望赞扬”是学生正常的心理需要。对于孩子来讲,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欣赏的动作、医生赞扬的话语,远比五彩的服装、精美的食品来的重要。赞扬过后,学生处于一种精神亢奋状态,往往会产生一种奇迹,有的

10、赞扬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要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一点点,也要不失时机地加以赞扬,有时要人为地创造条件表扬他、奖励他,让每一位学生找回他的自信心,感觉到自己生活在希望中,让每一位学生看到自己美好的未来。 (二)学生是完整的人 他们是完整的生命体,对于每种活动都是带着自己的整个生命去参与。因此,我们教育评价学生不能只盯在分数上,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整个生命的质量上,要力所能及的提供、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其各方面才能的机会,不断的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竭尽权力的去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三)、学生是有能动性的人 任何人都有自主意识,有支配自己命运的权利与责任。学生自主性

11、的发挥决定着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老师要肯定、支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善于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在班级各种活动等常规任务中,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如:班级制度的制定;班干部的任命;各种文艺活动的组织,排练;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的选举;班级管理等。因为对于复杂性任务,指令高收效高;常规性任务,指令高,收效低。 (四)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发展意味着不成熟,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可能不犯错误;发展也意味着学生的可塑性。美国哈弗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人有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智能、音乐智能。因此,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

12、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学生是有潜在才能的人,相信“木受之以绳则直”的道理。1、抓住闪光点。我们批评学生时一定要寻找时机抓住闪光点,就事论事,达到学生认错目的即可。千万不要以点带面,提及他以前所犯错误,做到对事不对人,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误会,认为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已经是以一个不可救药的坏孩子,从而产生叛逆心理,从此破罐破摔,很可能会彻彻底底变成一个顽固不化、软硬不吃的学生。举例:陶行知用糖奖励学生:一学生用泥块打人,他发现上前制止,要求学生站立后就回家吃饭。下午到校后发现学生还站立就掏出一块糖奖励他。奖励理由:你来的早,我迟了;我制止你,你放下了手,谢你对我的尊重;你打人理由是那位男同学

13、欺负女同学你制止,有正义感;你流泪说明你知错了。2、用好暗示心理。比如:当我看到某名学生的字写得很好或听到某名同学的歌唱的不错时,就高兴的点点头,表示对他的赞赏;当我看到某名同学带病学习时,就露出惊讶的神情,表示对他的敬佩;当我看到某名同学学习生活中遇到难题时,就对他面带微笑的微微的点点头,表示对他给予力量和勇气;当我看到某名同学即将犯错时,就盯着他摇摇头,表示此事不能做。我们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无论课堂还是课外,它的效果有时远远好于训斥和惩罚。3、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言行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内心体验才能转化为行动,让学生经历心理体验远比说教的效果好得多。如,对于考试

14、没考好的学生,应该指导如何纠正错题,认真分析错误原因,总结经验。而不应该狠加批评,因为分数已经使他受到刺激、伤害,已经有了痛苦的心理体验,已经转化为一股学习的动力。再如,某名同学恶语伤害了另一名同学,不要急于批评他,最好的方法是创设情境使他受到同样的伤害,让他经历同样的心理体验,事后他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自我反省,改掉错误。(四)班主任要修炼好童心:儿童般的情感、儿童般的兴趣、儿童般的思维、儿童般的纯真。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人的善良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邪恶的正直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事业的创造之心,保持童心就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之心。把他们看成孩子,就能理解他们任何不可思议的言行,会原

15、谅他们的任何过错。会看到他们的很多优点,会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会感觉他们真的很可爱,会从心理喜欢他们。例如,一次班会课上我说到做人要诚实,有啥话说啥话时,他们接着就脱口说“有话就说、有屁就放”。我当时并没有生气,只说要注意场合,一笑而过。因为我站在儿童立场去想,他们说话时完全是出于自然流露,不带任何故意色彩。二、班级的自主化管理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和归宿,实行“自主化管理”制度。尊重学生人格,承认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实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一切相信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一)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1、班规的制定班级就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必须依据中

16、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班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重视可行性、实效性、前瞻性。根据校规校纪的变化、学习任务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习惯的养成等要做必要调整。2、 班委会的组建、管理 班干部的选拔。由学生以投票的方式民主推选班干部,要选取品行良好的(有时可选调皮捣蛋的)、工作责任心强的、能够笼络大多数学生的、工作不偏激的学生担任(班主任根据调查资料适当干预、灵活掌握)。再由班委会提名科代表、小组长 班干部的分工。明确各自职责,做好、做细本职工作,做到既分工有合作。日常小事自行处理,遇到换座位、重大违纪学生的处罚等一定要班委会商量并上报班主任,防止学生内部思想分化。 班干部的管理。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班干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根据工作情况可作调整。如:班干部职位的互换;撤销管理疲软、有重大违纪的班干部;提拔有管理能力的、威信高的学生 。 班会的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