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983032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马克思墓前的》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说课稿 一、说教材: 1、 教材简析:本文居于这套教材的最后一册(第四册)第三单元,是承接第三册的第一单元记叙文的语言表达,第二单元说明文的语言表达而编排的。课文是一篇悼词,同时也是一篇评述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历史地位、卓越贡献和斗争精神的议论文。学习它对于理解马克思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议论文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教学目标:根据高考考纲、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以及本课的特点和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在科学理论和革命实践方面的伟大贡献。2)、能力目标: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

2、含义和思想情感; 体会课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内容连贯,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3)、情感目标:学习马克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本文与学生有较大的时空距离,且许多句子很长,一些经济学的术语较难理解,所以如何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揣摩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将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培养学生运用准确严密的语言表达自己思想观点的能力。难点: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 2、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二、说教法:本课教学重点是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在教学中应以揣

3、摩语言为主。另外,本课教学难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1.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内容及意义的理解,2.一些重点语句的揣摩理解。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行动起来,积极收集资料,认真阅读提出问题,积极思考解决问题,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教师引导型”教学方案,以突破难点。这种方案的教学思想是,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的积极配合与认真思考突破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设计要求学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以及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教学时机的能力。文中的重点语句较多,体现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关照呼应的地方比比皆

4、是,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可以选择要点加以突破,比如:第三段的理解与分析、第六段的第二句中“远不是主要的”的表达作用的理解以及第八段中第三句和最后一句的理解。三、说学法:高一学生分析语句的能力偏弱,所以在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时,我主要以传授分析方法为主,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落实能力目标。而且本课内容较难理解,特别是马克思两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以及第三段的文字内容同学们理解较为困难,所以,同学们应在认真预习的基础上试着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结合书下注释,联系上下文,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体会它们在文章结构方面的作用及表达效果。对文中的哲学、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可以查阅书籍

5、(如辞海,有关政治经济学、哲学的书籍)来理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发现的伟大意义、对其内容可以只作简单了解不必过分深入。课文中复杂的句式较多,同学们可在课前复习一下初中学过的句子成分的划分、复句层次的划分的相关知识,然后对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做一下语法分析,这样对于课上理解文章内容会有较大帮助。四、说教学过程:(一) 、导语设计:语言是一门艺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语言特色。有的人语言幽默风趣,有的人语言质朴自然,有的人语言清新明丽。我们学习的各类文体也是这样,记叙文的语言形象生动,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那么,议论文的语言呢?带着这个问题,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深入

6、体会一下议论文的特色。此设置可以帮助学生复习旧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可谓“一石多鸟”。(二)、课前检测:1. 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具体介绍一下有哪些伟大贡献?2.概述课文的结构。此项设置主要是让学生熟悉课文,为下文揣摩语言打基础。“温故知新”。(三)、过程分析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一个人马克思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小组探究,然后进行展示,教师引导总结。在学生掌握了马克思的卓越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归纳马克思的两方面伟大贡献和找文中承递性的语句与过渡段的思考探究题,把握本文结构严谨、过渡自然

7、的特点。 2、一份情文中的哪些语句能看出作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赞颂,以及对其逝世的深深的痛惜和哀悼?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替换对照、联系经验等分析语句的方法。 3、一句话为马克思写一条墓志铭。锻炼学生归纳概括,以及语言运用能力。(四)比较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这里选了一篇雨果在巴尔扎克葬礼上的讲话巴尔扎克葬词来进行比较阅读。此项设置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训练,以达到讲练结合,培养能力之目的。五、课后作业: 校园中有些同学染黄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扮“酷”。针对这一现象,以说“时髦”为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注意语言的准确、严密。联系现实社会中一些丑恶现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做到教书育人。此项设置意义深远,非常重要,可以说是这堂课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时间允许可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六、 板书设计:悼念 叙述(1)悲痛 理论科学家评价 评说(27) 敬仰 实践思想家怀念 颂扬(8、9)敌人忌恨、人民爱戴怀念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