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982011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疏导方案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疏导设计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地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变化,促进城市不断繁华的同时,“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本学期我校共有留守儿童学生 158 人.其中父母双方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60人(男33人,女27人),父母一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98人(46人,女52人)。占在校生的 28.9% 。由于留守儿童数字是个动态的,所以加强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担子任重而道远。我们学校通过摸底调查,基本可以把留守儿童分为五类: 1 、家庭教育成功,父母与子女交流通畅、关

2、系融洽,成绩较好,品行优良,活泼开朗,善于交流沟通,同学关系和谐。 2 、过分溺爱或父母有“用钱补偿感情”的想法:懒惰、任性、好强、霸道。 3 、爷爷奶奶不敢严厉管教的:学习无兴趣、撒谎、孤僻、自卑、常有不良品行。 4 、父母打工挣钱少,家庭经济不好,父母与爷爷奶奶关系不好或家长认为“读书无用”,常采用责骂、体罚或放任不管。自卑逆反、无上进心、无爱心、品行差。 5 家长缺乏教育子女的能力:期望较高,但缺乏教育方法,长期依赖于学校。为了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开学摸底,分类建档分年级、班级、男女、监护人及父母电话、学习、生活、家庭基本情况、兴趣爱好等。掌握第一手

3、材料,便于开展工作。 2 、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开展游戏、趣味运动会、亲子论坛等形式和平台,增进留守儿童和父母的亲情联络与交流沟通。建立代理家长制度,教师在各种学习生活中给予留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学生结对,与家庭结对,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让更多的家庭来关注留守学生,参与教育、帮扶,让学生交到更多的朋友,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针对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自卑、缺乏安全感的状况,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留守儿童参加,充实他们的课余生活,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 自信在活动中感受到快乐。活动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共享阅读、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

4、助学、亲情联络等一系列成长服务,举办社会实践、 “手拉手”等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4、交给孩子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的能力。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助于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儿童的心理健康。然而儿童之间发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当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冲动的儿童尤其是如此。留守儿童由于常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缺乏疏导,常常比较冲动,经常为一点小事而把矛盾激化、放大,让自己的人际关系出于比较紧张、被动的状态,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因此培养留守儿童情绪调控能力尤显重要。培养留守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善于抓住机会,教会留守儿童一些简单易行的

5、情绪调控方法和策略。比如,对于那些情绪容易冲动的同学,可以让他请一个稳重的同学在自己情绪冲动前提醒自己;在感觉到压力太大的时候,可以通过写日记、谈心的方法来舒缓压力;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让他们掌握了一些具体的情绪调控方法,能缓解他们内心的压力,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有助于和其他孩子和睦相处,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的可能性。5、交给孩子与人相处的方法,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往。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和重视,因此不可避免要与他人进行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心理健康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而多数留守儿童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

6、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所以,让留守儿童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是非常必要的。让留守儿童学会人际交流,首先应该让他们认识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彼此的权利和责任,要平等对待对方,要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其次要乐于与他人交往,能够与同伴合作,能够与教师和家长沟通、交换意见。同时,让他们明白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还要关心他人的需要,懂得体谅他人。再次,要让留守儿童学习一些正确的沟通技巧和有效的交往态度,能够宽以待人,真诚地赞美他人,也能够接受善意的批评。最后,要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保持人格的独立和完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

7、个性,有自己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与他人交往的时候,能够适当迁就别人,随和的态度在人际交往中是必要的,但是这种迁就是有限度的,随和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更不等于失去自己完整的人格。6.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他们心理素质的活动,做到社会、学校、家庭齐抓共管,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孩子心理承受力和社会的适应力,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我校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为平台,推进留守儿童工作。“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服务项目旨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交流和活动平台,完善设施功能,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帮助,树立他们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

8、同时,帮助留守儿童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活动中心”的快乐。中心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共享阅读、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内容,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亲情联络等一系列成长服务,举办社会实践、 “手拉手”等活动,促进留守儿童的德智体全面发展。1、开展学业辅导活动,学校选派作风正派、专业基础扎实、极富责任心的老师为孩子们补习功课。大部分留守儿童基础较差,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成绩跟不上,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2、3、开展参观游玩活动。为了让孩子们增进知识,开阔视野,组织孩子们参观现代农业示范园、科技馆和公园4、开设“趣味小课堂”。根据留守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组建

9、象棋、绘画、乒乓球等兴趣班,让留守儿童在快乐中掌握技能,学会协作,获得自信。5、开展“健康成长课堂”活动。为了让留守儿童提高自我保护和维权等意识,开展心理卫生、安全保护、紧急救护等知识讲座。6、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帮助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完成学业,解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我们学校的做法是细心呵护,开展好“七个一”活动 1、开展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 各校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成绩测试和身心调查,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当“小老师”,帮扶一名潜能生学习,使他有成就感,给学习上有困难的留守儿童安排一名小伙伴学习上是好帮手、生活上是知心朋友,上课时提醒、督促其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时帮他完成作业和养成良

10、好的行为习惯;不快乐时和他聊天,为他排忧解难。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2、落实一名爱心妈妈给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爱心妈妈,爱心妈妈每周与留守儿童谈一次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或家长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节假日请留守儿童到家做客,使留守儿童通过爱心妈妈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消除自卑感,从而增强学习自信心。 3、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学

11、生身心都健康。 4、搭建一个阳光舞台 组织留守儿童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学校搭建阳光舞台,定期举行书画展、演讲等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体会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5、写一封亲情书信 爱心妈妈监督、指导留守儿童利用传统节日、长辈生日、寒暑假等特殊日子给远方的家长写一封亲情书信,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传统美德。 6、过一个快乐的集体生日 生日会上要大力开展给留守儿童赠一张生日贺卡、写一篇生日感言、送一句生日祝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简便易行、温馨祥和的活动,让每位留守儿童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7、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教师、爱心妈妈引导学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家庭、为学校、为班集体争光添彩,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