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朗读指导.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981732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低年级朗读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低年级朗读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低年级朗读指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低年级朗读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年级朗读指导.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低年级朗读指导 砖井学区 白宇摘 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关键词:朗读指导 低年级学生 读的正确 学生心理 学生特点 多形式朗读 分层次朗读 评价方法.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受情感的熏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把作家的思想感情准确地表现出来。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朗读教学搞得好

2、,有利于学生形成主动朗读的积极性,积累词汇,增强语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朗读教学搞得好,有利于学生形成朗读技能,受到多方面的陶冶。朗读是我们搞活语文教学,促进推普工作,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局限,朗读无疑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小学低年级中确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首先,教师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朗读技巧、朗读能力是比较欠缺的,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是特别强的。因此,教师应注重范读的重要性,发挥在朗读时的领头羊作用。 当然,教师只是起到一

3、个带头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并不要求学生照搬照抄,囫囵吞枣。模仿也应带有自己的特色,发展自己的个性。这时就需要个别读,比赛读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也让学生互评互学,不断提高。其次 要会读,读得正确,读得流利教学时,我尽量做到一节课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朗读,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停顿恰当、不顿读、不唱读,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训练,我

4、班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再次 创设情境,多形式朗读。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例如:让学生看课文的动画展示,介绍一些课文的时代背景,请学生分角色朗读或演一演,也可以请学生说一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的心情感受,当然,教师的感情朗读是一种有效而常用宣染气氛、感染情绪的好方法。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而这一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他们年龄还小,对不 断变化的对比鲜明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单一的朗读方式只会使他们失去朗读的兴趣

5、。因此,在指导朗读时,要经常变化形式。如:(1)范读。因为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范读可以使学生在朗读技巧上进行模仿。(2)齐读。使较多的同学有朗读的机会。(3)个人读。便于针对学生朗读中的具体问题进行辅导。(4)分角色读,表演读。实践证明,这种方式低年级学生很喜欢。通过朗读,他们仿佛成了课文中的人和物了。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能力。此外还有想象读,赛读,等方式。以这些朗读方式要针对不同的课文,有选择地采用。第四,分层次朗读由字,词,到段,篇的朗读指导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并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指导,逐层训练,逐步提高,就会使学生朗读水平在 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提高。

6、1、字,正确地朗读,就是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的准确,读清楚,做到吐字清晰,字正腔圆。2、词,朗读过程中读好词是朗读课文的基础。因为低年级学生初步接触词句,读时容易产生一字一顿的“念字”现象。如把“美丽公鸡”读成“美丽的公鸡”,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按音节读。3、段,文章由段组成,而段又表达了一定的意思,蕴含了一定的感情,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段的内容确定朗读的基调。4、篇,有了字,词,句段的训练,篇的训练也在其中了。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对朗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可以指导学生自读感悟。如我要的是葫芦,“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指导时,先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自言自语?怎样读才算是自言自语?你平时是怎样“自言自语”的?还要读出那个人的高兴心情。总之,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朗读的无穷魅力。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一丁. 语文创新教学.延边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2001年1月.32 李景阳.语文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行.2006年12月第二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