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974652 上传时间:2023-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复习课操作要领.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复习课“四环情境串”课堂教学设计规范要求指导思想: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导,把握教材特点,复习时要加强综合性,实践性,体现现实的、生活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复习课教学环节及操作要领:一、创设情境,引导回顾教学目标:沟通复习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兴趣,启迪思维。操作要领: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将复习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产生复习探究的迫切愿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故

2、事、有趣的动画、表演、竞赛,奖励等情境。抓住时机对学生提出复习要求,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由趣而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此环节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地对复习的数学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后,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操作要领: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将复习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产生复习探究的迫切愿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故事、有趣的动画、表演、竞赛,奖励等情境。抓住时机对学生提出复习要求,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由趣而学

3、,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在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后,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时间,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我内化吸收,自我矫正完善。可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的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总结概括。教师帮助学生将零碎的、分散的知识整理成条理的、系统的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及时将所学的新知识进行整理、内化,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梳理知识可采用以下方法:1、自主整理,展示交流。(自主整理 汇报展示 交流成果)组织学生通读课本,勾划出重点,自主整理知识,教师巡视指导。在自主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展示,并交流成果。2、小组合作,形成体系。(合作交流 汇报展示 形成体系)教师引导学生抓准探

4、究点,先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收集、整理知识点,交流补充,并形成表格或知识网络图。再在全班进行汇报展示,使学生在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中自主、自然地生成知识体系。3、师生对话,回顾整理。(师生对话 共同梳理 整理内化)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回忆,共同梳理知识,进一步细化复习,整理内化,形成较为清晰完整的知识体系。此环节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教学目标:进一步促进认知结构的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操作要领:教师要根据复习的内容以学生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学生自己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创设一个合适的情境,将复习的数学知识融入问题的情境中去,激发学生产

5、生复习探究的迫切愿望。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创设故事、有趣的动画、表演、竞赛,奖励等情境。抓住时机对学生提出复习要求,使学生对复习的内容由感而发、由趣而学,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此环节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四、完善小结,形成体系教学目标:通过学生自我检评、自我鉴定、自我反思,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操作要领:呈现有针对性、典型性的测试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进行多种形式的评价。为了检测学习效果,我们可以设计检测表,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谈收获时,可以让学生从(知识、能力、与人合作、学习方法等方面)来谈。并结合板书,师生一起进行小结,使学生从简洁的板书中明确复习的

6、重点知识和学习方法,达到巩固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评价自己或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此环节一般控制在8分钟左右。设计规范及要求:1教学设计的项目名称要规范齐全,依次为: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落实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教学流程中四个环节的名称要统一,依次为:创设情境,引导回顾回顾整理,构建网络重点复习,强化提高完善小结,形成体系。3.序号分为五级,依次为:一、 (一) 1(1)。如果,只有两级,则第二级直接用“1.2.3.”。如果只有四级,则第四级直接用“”序号要手工键入或插入,不能使用电脑自动编号。一、二级序号标示的是标题行,如“一、XXXXX

7、X”和“(一)XXXXXX”,要简洁凝炼,以词组的形式表述。三、四、五级序号可以标示标题行,也可以不是标题行。4行文格式要规范统一。字体统一为宋体。标题字号为三号加粗,其他统一为小四号。行距统一为1.5倍行距。标题、作者、课时、板书具体内容居中,其他统一首行缩进2字符。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一二级标题行统一加粗。在具体实施教学流程时应注意的问题:构成教学流程的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的排列、组合以及具体操作方法,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优化流程,打造轻负、优质、高效的数学课堂留下了广阔的空间。第一、教学流程操作的时间上要灵活机动。本流程反映的是复

8、习课最本质的规律,描述的是一个知识板块(小节、单元、几个单元、整册、整个学段)复习的整个过程。其操作时间可能会因为知识点的多少、内容的深浅、学生的掌握情况、整理展示的方式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知识点单一、学生程度高、内容较为简单的知识板块的复习,四个环节可能在一节课中能够完成,而知识点多、内容较难、展示交流复杂的知识板块的复习,可以用两节课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完成。第二、教学流程操作的环节上要灵活机动。整个的教学流程呈现出四环节八步进行,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重难点的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等有意识的强化某些环节,也可以弱化或者是去掉某些环节;有些环节可以在课内完成,有些环节则可以以实践作业

9、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完成;有些课解疑析难占得分量重一些,有些课则要进行较多的练习;有些课重在整理,有些课重在交流和争辩等。第三、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罗列和练习的层面,那是机械的,也是毫无生机的,收不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善于启发或者引导学生学会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展示知识间的联系,也就是教会学生创造。教师还要重视挖掘知识与知识间、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向学生呈现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的、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使“死”的知识鲜活起来,也才能收到应有的复习效果。总之,复习课需要更高的教学艺术,更大的对教学资源的把握能力,需要教师付出更辛勤的劳动。 撰稿人:王爱玲 韩马小学数学课题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