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972442 上传时间:2024-03-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供需分析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一、 单选题1、在得出某人的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数?( ) A、个人收入 B、其余商品价格C、个人偏好 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2、需求量同价格反向变化的原因是( )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C、收入效应同替代效应同时发挥作用 D、以上均不正确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下列因素除哪种外均保持常量?( )A 、技术水平B、投入品价格C、气候 D、该商品价格4、建筑工人工资提高将使( )A、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上升 B、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上升C、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右移并使价格下降 D、使新房子的供给曲线左移并使价格下降5、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

2、下降,将使y( )A、需求量增加B 、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6、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7、如果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同时右移,则该商品( )A、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B、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下降C、均衡产量减少,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 D、均衡产量增加,价格上升价格向哪个方向变化不一定8、如果人们对茶叶的偏好增强,则可预期( )A、茶叶的需求增加B、茶叶的供给增加 C、茶叶的供给与需求均增加 D、茶叶的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增加9、如果气候变得更适宜生产某种商品,但人们对该商品的需求没有以前强烈了,则可预期该商

3、品( )A、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B、 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C、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均衡产量下降,价格变化方向不定D、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变化方向不定10、随着人们对电脑的需求增加,根据供求原理,电脑的价格将上升,事实却是电脑的价格下降了,这说明( )A、供求原理不成立B、这是供求原理的一个例外C、供求原理能够解释这一现象 D、这与供求原理无关,完全是技术变革引起的二、 多选题1、使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A、价格B、偏好 C、收入D、价格预期 E、收入预期2、使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A、要素价格B、技术水

4、平C、相关商品价格 D、价格预期E、自然条件3、需求曲线斜率为负的原因有( )A、收入效应B、替代效应 C、价格效应 D、预期效应 E、自然效应4、如果某商品的供给增加,需求也增加,则可预期该商品的( )A、价格下降 B、均衡产量增加 C、价格上升 D、均衡产量减少 E、价格变化方向不一定5、政府的最低限价的后果有( )A、政府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格B、产品将供过于求C、政府要负责收购多余产品 D、政府对负责收购的企业进行补贴 E、政府收购价格高于销售价格三、 名词解释1、 收入效应2、 替代效应3、 需求法则4、 供给法则5、 均衡价格四、 计算题1、 设某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22P,供

5、给函数为S=2P,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2、 接问题1,如市场需求曲线向右移动2个单位,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3、 接问题1,如市场供给曲线向右移动4个单位,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4、 接问题1,政府对每单位商品征收2元税收,则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谁负担了税收?5、 接问题1,如政府对每生产一单位商品的企业补贴1元,则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各是多少?消费者受益多少?五、 问答题1、 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价格下降后,需求增加;需求增加后价格又可能回升。请问这种观点正确与否?为什么?2、 政府的最高限价有什么影响?3、 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1

6、D 2C 3D 4D 5D 6B 7D 8A 9A 10C 二、 多选题1ABCDE 2ABCDE 3AB 4BE 5ABCDE三、1、收入效应:如商品价格下降,人们的购买力增强,收入增加,则会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2、替代效应:如商品价格下降,替代品的价格不变,原购买替代品的一部分消费者转而购买这种商品,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4、 需求法则: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的一般规律5、 供给法则:供给量与价格同向变化的一般规律6、 均衡价格: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四、1、P=3 Q=62、P=3.5 Q=73、P=2 Q=84、P=4 Q=4,消费者和生产者各负担1元税收5、P=2.5 Q=7 ,消费者

7、和生产者各得益0.5元五、1、错误。这种观点没有区别出需求与需求量。在某一价格下,供大于求,价格有下降的压力,最终形成一个均衡价格,在此价格下供求平衡。价格下降之后影响的需求量,而不是需求。只有需求增加之后,价格才可能回升。2、政府最高限价的后果是:过度需求;出现消费者偏好;政府偏好代替消费者偏好;可能出现黑市;从长远来看,还会限制供给量;政府卷入微观经济活动中。3、如价格过高,则会供大于求,迫使价格下降,从而使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减少;如价格过低,则会供小于求,推动价格回升,从而使需求量减少、供给量增加。价格的这种变化要一直到某一水平为止,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在这个产量水平上,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这时的产量为均衡产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