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971458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数学(上册)德育教学案例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点滴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必须充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问题的情境,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独特的数学美感有机地进行渗透。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受到生动而自然的思想教育,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问题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学生认知矛盾,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的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动机,成为推动、

2、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一种力量。本班是一年级的新生,由幼儿园进入小学,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学习模式,他们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微妙的心理变化,以细心的体察,耐心的指导,真诚、热情的鼓励学生,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做,从而支持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例如: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教师打破了课本原有的引入模式,以学生喜爱的多媒体动画形式创设情境巧妙导入:太阳公公升起来了,小猪嘟嘟还在呼呼地睡懒觉。教师提问:“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迟到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墙上的钟已经指到了7点整,于是一起回答:“会迟到的。”这样的设计引起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索研

3、究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这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通过情境设计导入新课,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情境设计,使问题不断深化,让学生经常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各种矛盾之中。第二天,太阳公公又升起来了。小猪嘟嘟上学会不会再迟到呢?学生们带着疑问看多媒体计算机演示:窗帘拉开了,床上没有人。小朋友们发现床头柜上的电子钟显示的是7:00。小猪嘟嘟到哪儿去了呢?画面一闪,原来他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课前的多方设计,课内的步步引导,学生始终处于热烈的寻求知识奥秘的情绪之中。这个过程,既是一次认知的训练,又是一次情感的陶冶。孩子们从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同时也受到了惜时、守时的思想教育。二、生

4、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要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学以致用。例如:教学“9加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且贴近儿童生活的教学情境: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响起,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激烈的比赛。咦!服务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干什么呢?噢!原来他们正在准备给运动员分发饮料。那么一共有多少盒饮料呢?学生甲是这样数的:2、4、6、8、9、11、13,一共是13盒。学生乙马上举手说:“我的方法和他不一样。”原来他是一盒一

5、盒数的,也数出有13盒。而学生丙呢,更是得意地认为他的办法最好:他是先数出盒子里有9盒饮料,再从盒子外面拿1盒进来凑成10盒,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一共也是13盒。小朋友们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妙招。在这充满情感与智慧的数学课堂里,学生获得了多方的满足与发展。教师随时随地尊重并引导孩子抒发他们内心的感悟,则会给课堂增添许多意外的惊喜和乐趣。多媒体计算机继续演示: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比赛跑步,有的同学在比赛踢毽子,有的同学在比赛跳绳,还有的同学在比赛跳远。教师问:“踢毽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观察数出踢毽子的有9人,跳绳的有3人,合起来一共有12人。教师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能提一个

6、“9加几”的问题吗?学生根据观察从不同角度对“9加几”的实际意义作出了解释。有的学生说:“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有的学生则提出:“踢毽子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由于融入了数学的含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9加几”的理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同时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当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联系生活,显露生机,洋溢情趣,充满智慧,数学学习必将成为每一个孩子乐在其中的美差。三、独特的数学美感。就小学数学而言,数学美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如:

7、数学概念的简单统一;数学公式的简炼齐整;数学性质法则的概括典型;数学图形的和谐对称;数学知识的奥秘无穷;数学方法的奇妙多样等,都是数学美的具体内容。而对于一年级教材来说,数学美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如:欣赏教材所呈现的色彩美;领受教材所展示的美丽的校园、金色的秋天、迷人的小湖、和平广场等自然社会生活的美;感悟教材所蕴涵的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和平、热爱劳动、保护环境、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等思想道德的美。教师只要善于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与适当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美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去感受、去欣赏、去评价,就能净化儿童的心灵,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抓住契机,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材料,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也得良好地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