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969000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4.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影《四百下》观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岭南师范学院法政学院社会工作系2013级社会工作本科2班03112170 影视与社会分析学期论文题目:有力地奔跑电影四百下观后感学号:2013114202姓名:符小金提交日期:2015年12月30日有力地奔跑电影四百下观后感一直不明白电影为何取名为四百下,后来查阅了资料得知“四百击”译成法文的俚语意思是“青春期的强烈叛逆”。孩子不听话,就打上四百下。这和中国“不打不成材”的思路是相同的,强调通过家长在孩子少年时期的严格管束,来塑造孩子的性格,使孩子“听话”,更“乖”,消磨孩子的个性,以达到使其更加符合既定的行为规范的目的。再一次回顾影片时,四百下却让我有了小小的共鸣。整部电影似乎是一个小男孩安

2、托万青春期叛逆的悲剧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束缚下仍然勇敢地追求自由,想梦想的边际有力地奔跑。影片向我们展示的安托万只有几岁,跟母亲和继父一起住在一套没有电梯的狭小公寓里,进进出出都得从别人身边挤过去。他的母亲克莱尔玛瑞埃尔,喜欢穿紧身上衣,贫困的生活、爱惹麻烦的儿子以及与男同事的婚外情使她心烦意乱。他的继父还算不错,为人随和,对继子似乎很友好,但两人问没有什么深厚的感情。父母双方都难得在家,也没有耐心去关心孩子。他们仅仅从他的外表来判断他的品行,不然就听信那些误解他的人所打的小报告。在学校,安托为被老师打上了捣蛋鬼的标签,他的运气很不好,同学们传阅的性感美女图片一到他手上就被老师逮住了,他到

3、墙角罚站,却向同学做鬼脸还在墙上写了一首小诗,老师罚他写出这首大不敬的作品的各种变位,他因此没能完成家庭作业业,又不想空手回学校,索性装病逃学第二回缺课,他则说母亲去世了,可她却好端端地出现在学校,并怒气冲天,于是他成了说谎的孩子。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到安托万在小卧室里全神贯注地阅读巴尔扎克,这位文豪所记述的人间百态在某种程度上塑造了法兰西作为一个作家对自我的认识,他对巴尔扎克无比热爱,当老师要求他写作文记述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他便写了“祖父之死”,几乎完全照搬巴尔扎克,因为后者的文字早已烙印在他的脑海里。然而,这篇作文并没有被当成向巴尔扎克致敬之作,反而被视作抄袭,这下,安托万的麻烦越来越大,情

4、况从此急转直下他与朋友合伙偷了一部打字机,又无法出手,去归还时被逮了个正着,于是他被送进了少年管教所。影片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的特效制作,手法比较平实、质朴,从头到尾都在讲述主人公安托万的经历,风格简洁。但其反映青少年内心世界的主题却颇为深刻。影片想反映的青少年问题通过主人公安托万的日常生活真实地放映了出来。在学校,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可以随意剥夺学生们的权利,对学生们进行惩罚。虽然原因通常是孩子们天真或者无知的行为,但教育的方式只有责骂。也正是因为老师对待安托万的不公待遇,让他在影片开场不到3分钟就表现出了第一次强烈的反抗摔掉黑板槽上的东西。在家中,母亲的态度十分冷漠,总是用挖苦与使唤的口吻对安

5、托万说话。这些无疑都成为了安托万诸多叛逆行为的原因。但若从青少年社会工作的角度去分析的话,安托万的叛逆恰恰是因为缺乏关心和爱,只能借助一些所谓的“胡作非为”来释放内在的天真,来表达无声的反抗,然而等待他却也常常不是关心和爱的出现,而是“黄荆棍”的“四百下”,是布满铁丝网的少管所。他自由天真的灵魂彻彻底底地被这个社会所压制。曾经看过这么一段话,“孩子就是祖国的花朵,然而一朵鲜花能不能绚烂地开放,关键的一点在于其环境是不是适合她的生长。适宜的环境,能够使一裸幼苗变成社会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可如果遇上狂风暴雨,她也很容易变成残枝败草。”看完这部影片,我非常认同这句话,从我们社会工作的角度去分析,很多

6、时候,青少年的行为结果是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的。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学生来说,安托万的社会环境就是他的学校。在学校里他的老师、同学和他共同组成了一个小社会。然而影片播放安托万在学校得生活的时候,镜头画面比较窄小,构图刻板冷硬,一排排的桌椅学生,以及缺乏生趣高高在上的老师,像监狱一样的环境,大量的全景让观众也可以感受到安托万在学校的压抑。近景特写老师的批评安托万时的表情,老师生气摔掉本子,强化了老师如同管理员一样的强制。安托万回到家以后,母亲和继父大声的争吵,安托万在房间外装着睡觉,黑暗中的安东尼睁大眼睛听着父母的争吵,特写镜头表现了出安东尼脸上的表情以及安托万所处的家庭环境的压抑。12岁的安

7、托万,承受着私生子的身份、学校的压迫、父母的冷漠,以致于一步步地走向越来越差的处境。他,恰恰是那颗在狂风暴雨中成长的幼苗。于是他跑了,一路狂奔,向大海跑了。从一个侧面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巴黎的家庭问题,以及教育、等社会问题对青少年造成的影响。同时也从始至终表达了孩子们对自由的纯真向往。安托万最后跑向他一直向往的大海,便是对破除束缚、追求自由的最好诠释。安托万说,他的梦想就是大海。在遭受学校、家庭的抛弃之后,失望透顶的安托万从足球赛上不顾一切的逃出了少管所。影片运用蒙太奇长镜头手法,用三个奔跑的长镜头展现出安东尼沿着河的奔跑,他穿过了树林,越过了田野,滑下了陡坡。长镜头本身是一种对电影本真状态的

8、回归,让电影的真实感与观众的期待值都有所增加。第一个镜头的画面中,安托万一直在奔跑,直到跑出少管所的范围,声音是同期跑步声,让我们甚至都能感受到他的心跳。第二个镜头,安托万从画面远处向镜头右边跑来,我们听到了海浪声,安托万继续从镜头近处向纵深跑去,影片的最后一个一分多钟的长镜头,表现的还是奔跑,安托万从岸上下来,跑到海滩上,成功跑到他一心向往的大海边,任海水拍打他的双腿。影片拉长了安托万奔向自由的过程,引起我们对青少年反叛与逃离的动机的思考。突然,他转过身向镜头走来,最后,镜头定格在他阅尽世态炎凉而又青涩未脱、迷茫冷漠的面部特写,以及那清澈忧郁的眼神,久久地凝视着观众。这个经典喻象的意味不言而喻,但安托万最后的特写却也是一种发问:他自由了,但他未来的道路又在哪里呢?这是对社会的控诉,因为这最终是一次无望的逃离。当然,大海象征着安托万的未来与理想。也许冲到大海之后更加迷茫也有些许失望的这个少年,长大也许也会慢慢学会各种所谓的规则,学会妥协,学会适应、弯曲和说更多的话。人对于环境也许不能要求更多。可是人一定是要按照某种既定的方式生活么?如果一直迷茫,那么一直奔跑也是一种选择。参考文献:【1】 晓辉.摹写问题少年的心路历程影片四百下及其特别版DVD.J.小作家选刊.2004.【2】 罗杰艾伯特 、赵克尔梅. 法式叛逆青春 四百下.J.电影世界.2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