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96396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报告(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武隆区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目录前言.一、发展基础.一主要成绩.二环境评估.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战略目标.三、主要任务.一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三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四培育繁荣文艺事业的精品创作.五推动全媒体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六建设现代文化产业示园区.健全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文化市场体系.八走出去请进来促进文化交流.四、保障措施.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二完善资金保障机制.三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五、十三五项目储备库情况表. / 前言十三五时期,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拓展全市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实施

2、绿色崛起、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时期;是我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加快建设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市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武隆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文化广播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趋势,制定本规划。期限为 年,主要阐明未来五年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重要举措。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通过文化与旅游融合,以文化活动塑造品牌,通过突破文化产业瓶颈、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推进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切实保护文化遗产等措施,执行武隆县十二五文化广电发展规划纲要取得显著成绩。一主要成绩。文旅融合走出新路。以旅游为核心,以文

3、化为载体,走出了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发展新路。将印象武隆大型实景演出打造成市最具观赏价值的旅游重点项目和文旅融合靓丽名片;在武隆拍摄了变形金刚爸爸去哪儿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作品。建设了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规划了石院天坑寨子、天池坝、田家寨和犀牛寨等一系列地域性和民族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新产品。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成为世界排名第一的户外运动级赛事;国际徒步越野赛、仙女山国际露营音乐节和风筝节、芙蓉江龙舟挑战赛等成为固定赛事。全国征集唱响武隆歌曲,收获了一批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原创歌曲;联合央视策划拍摄了远方的家江河万里行乌江山水话武隆等纪录片,向海外宣传。文化事业扎实推进。完成个乡

4、镇综合文化站和个农家书屋建设,文化设施覆盖所有乡镇;实现三馆一站一书屋免费开放;建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武隆支中心及全部乡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博物馆提档升级,图书馆、文化馆达到馆级标准要求。完成个县级广播中心、个乡镇广播中心和个行政村个终端建设安装;完成数字广播传输系统工程建设;智能数字化摄录、编、播控系统工程投入使用;建成武隆视界网、武隆电视台官方微信平台;完成了全区个自然村、套直播卫星安装和多个农村用户接收终端安装。文艺创作硕果累累,获市级以上文学、美术、摄影、书法和音乐等作品奖项多部篇首件。遗产保护成绩显著。全域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处、馆藏文物件;获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个、县级文物

5、保护单位个;全面启动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加快推进大石箐、长无忌墓、进士故里修缮;加强了对古建筑、古祠堂、古镇和古村落文化保护;成功申报个三峡后续扶持项目。非遗完成全面普查;成功申报后坪山歌、仙女山耍锣鼓和羊角豆干制作工艺等项市级非遗项目,县级名录达项;推荐市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人、县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人。编著出版武隆民俗风情武隆故事武隆诗韵等部乡土旅游文化丛书。二环境评估。充分利用良好环境。十三五期间,文化发展环境良好。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市全力打造中国向西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节点、长江经济带西部综合枢纽、西部开发创新样板、一带一路以及三峡后续工程等,都将带来

6、新机遇与动力。我区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三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为文化事业新一轮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武隆撤县设区,重新定义了全区发展坐标系;区委、区政府高度注重文化发展,无论是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发展思路,还是落实山水结合、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全民兴旅国际品牌旅游发展战略,都将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努力克服不利条件。一是文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渗透力还不够。二是重要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的供给水平和质量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一定距离。三是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整合不够。四是文化原创能力和市场增值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文

7、化产业链上下游要素的集聚能力。五是缺乏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文化人才和懂得经营管理的高级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地方文化名人效应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八大历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按照把武隆建成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加快建设中国武隆国家公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思路,建构文化强区战略格局。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瞄准文化发展前沿、

8、拓宽发展维度空间;以文旅融合为突出抓手,形成文化涵发展新优势;促进文化产业规模、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为全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文化发展的核心位置,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理念、容、方式、业态、体制机制协同创新。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文化涵提升旅游发展原动力,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一体两翼发展。坚持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既要维护文化生态的自身和谐,又要将健康文化生态纳入生态文明整体建设之中。坚持自信自立、开放发展。既要挖掘我区传统文化底蕴,又要重视与国、海外文化联动,

9、增强现代文化传播能力,构建文化开放大格局,推动武隆文化走向世界。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重心下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尤其注重保障基层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与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生态工业经济强区、生态文明示名区和山水园林旅游新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强区战略。十三五时期,全区文化发展主要目标是:年,建成中国西部特色文化名区,建成全国一流文旅融合发展示区,力争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园区。建成中国西部特色文化名区。年,山水文化魅力独具、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民俗文化活力四射的文化名区在中国西部脱颖而出。建成全国一流文旅融合发展示区。年,完成文化发展与旅游发展的深度完美融合,走出以旅游带动

10、文化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发展水平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建成全国一流的文旅融合发展示区。力争建成国家文化产业示园区。年,力争建成国家级文化产业示园区或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集聚类基地。文化企业占园区企业总数的以上;园区文化产业产值和交易额等经济指标达到国领先水平。文化事业主要指标有较大突破。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重为,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城镇分钟文化服务圈、农村半小时文化服务圈;形成完善的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国家级非遗项目实现零突破达到个,市级非遗数达到个。专栏:十三五武隆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指标分类指标名称单位年基础值年目标值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乡镇村文化活动室个全区人均藏书量册全区藏书总量册市级示点文化活动室比例市民综合阅读率公益电影放映场次场区级院团公益演出场次场文化馆站活动场次场公共图书馆活动场次场文博事业市级以上文保单位个区级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