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963643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前理综化学选择题稳定性训练.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前选择题专题训练(1)7若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 L 0.1 molL-1氨水中含有0.1 NA个OH- B1 mol SO2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氧原子 C1 molOH (羟基) 与l mol OH-均含有10个NA e- D在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中含有NA个分子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和煤的液化均是物理变化B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电渗析法等 C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次氯酸盐漂白纸浆的原理相同9下列解释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

2、固体:2NaO2 = Na2O2B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制备氢氧化铝:Al3+3NH3H2O=Al(OH)33NH4+ C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3Fe4H2O= Fe3O44H2D二氧化氮溶于水有硝酸生成:3NO2H2O=2HNO3NO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除去FeSO4溶液中的Fe2(SO4)3,可加入铁粉,再过滤B为除去溴苯中的溴,可用NaOH溶液洗涤,再分液C为除去乙炔气中少量的H2S,可使其通过CuSO4溶液D为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可使其通过饱和Na2CO3溶液11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

3、反应B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C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12依据下列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实验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变蓝氧化性:Cl2Br2I2B将铝片放入盐酸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开始时较慢,随后加快,后来又逐渐减慢H+的浓度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C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得到蓝色溶液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D向漂白粉中滴入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中含有Cl213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

4、g),发生反应: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minn(MgSO4)/moln(CO)/moln(SO2) / mol02.02.0020.841.26 1.2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2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 (CO)0.6 mol/(Lmin)B4 min后,平衡移动的原因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2.0 mol的SO2C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容器中MgSO4、CO均为1.0 mol,则平衡时n(SO2)=0.6 mol高考前选择题专题训练(2)7空气污染已成为人类

5、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AN2 BO2 CCO2 DNO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有沉淀产生,加水,沉淀重新溶解 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9. 常温下在10mL0.1mol/L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微粒物质的量的百分含量(纵轴)也发生变化(CO2因逸出未画出,且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 A.在0.1mol/LNa2CO3溶液中:C(Na+)+ C(H+)= C(CO32-)+ C(HCO3-) +C(OH-)B.当溶液的PH=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 C(HCO3-) C(H+) C(OH-)10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钢铁生锈,负极反应式为:Fe-3e- = Fe3+B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有Cu和O2析出: 2Cu2+4OH2CuO22H2OCNa2CO3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变红:CO32- + 2H2O H2CO3+2OH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入草酸钠,溶液褪色:

7、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11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元素X的原子半径最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Z的化合物焰色反应为黄色,Y和M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YYZ C化合物Z2Y2 中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D等浓度的X2M与Z2M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X2MBr2B浓氨水生石灰AlCl3溶液Al(OH)3具有两性C浓硫酸Na2SO3FeCl3溶液SO2具有还原性D醋酸Na2CO3Na2SiO3非金属性:CSi13.在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有如下数

8、据:实验温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COH2OCO2H2CO216502.01.0000.828002.02.000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80% C650时,化学平衡常数K8/3 D实验1再加入1.0 mol H2O,重新达到平衡时,n (CO2)为1.6mol高考前选择题专题训练(3)7下列做法与所实现的目标,正确的是( ) A回收电子垃圾通过高温焚烧熔出金属,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环保B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C采用天然石材装修家居,可减轻室内甲醛等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的污染D将工业废水加压排放到地

9、下深井,可实现自然过滤净化和避免水的污染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 B软脂酸和油酸互为同系物 C聚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D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9.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以下实验,能得到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实验结论A浓盐酸MnO2NaOH溶液制氯气并吸收尾气B浓硫酸蔗糖溴水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C稀盐酸Na2SO3Ba(NO3)2溶液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生成白色沉淀D浓硝酸Na2CO3Na2SiO3溶液酸性:硝酸碳酸硅酸10.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Y2X2、Z2X4、 X2W2中,分子内各原子最外层电

10、子都满足稳定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的大小关系为:W Y Z XB在Y2X2、Z2X4、X2W2的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共用电子对数相等CX、Y、Z、W四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X7Y2ZW2的化合物D与元素Y、Z相比,元素W形成的简单氢化物最稳定,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11已知X、M都是中学教材常见元素,下列对两个离子反应通式的推断中,其中正确的是( )(甲) XO3n-+Xn- + H+ X单质+ H2O(未配平); (乙)Mm+mOH-M(OH)m若n=1,则XO3n-中X元素为+5价,X位于周期表第A族若n=2,则X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与它的氢化物反应若m=1

11、,则M(NO3)m溶液和氨水互滴时的现象可能不同若m=2,则在空气中蒸干、灼烧MSO4溶液一定能得到MSO4若m=3,则MCl3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定生成M(OH)m A B C D 12.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溶液作如下的归纳总结(均在常温下)。其中正确的是( )pH3的强酸溶液1 mL,加水稀释至100 mL后,溶液pH降低2个单位 1 L 0.50 molL1 NH4Cl 溶液与2 L 0.25 molL1 NH4Cl 溶液含NH4+ 物质的量前者大在某钠盐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l-、I-、AlO2-、CO32-、NO3-、SiO32-中若干种,当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气泡,溶液颜色变

12、深,阴离子种数减少3种,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pH4、浓度均为0.1 molL1 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c(CH3COO)c(CH3COOH)2(1041010) mol/LA B C D13.第三代混合动力车,可以用电动机、内燃机或二者结合推动车辆。汽车上坡或加速时,电动机提供推动力,降低汽油的消耗;在刹车或下坡时,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的是( )A电池充电时,OH由甲侧向乙侧移动B甲放电时为正极,充电时为阳极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Hn-ne = M+nH+D汽车下坡时发生图中实线所示的过程高考前选择题专题训练(4)7 化

13、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碳量较低的物质B. 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及温室气体的排放C.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D. 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可减少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8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I、Br、Fe2+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KOH、Ba(OH)2、BaCO3、K2CO3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