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69577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31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docx(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泸州市“十四五”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规划(20212025)目 录一、规划背景5(一)发展基础5(二)困难挑战8(三)面临形势12二、总体思路14(一)指导思路14(二)基本原则15(三)发展目标16三、空间布局19(一)优化产业园区布局19(二)优化区县产业布局22(三)深化区域协同发展26四、重点方向29(一)打造优质白酒(食品)产业集群29(二)集聚发展电子信息产业35(三)振兴发展装备制造产业39(四)加快发展现代医药产业43(五)转型发展能源化工产业47(六)集群发展纺织新材料产业52(七)低碳发展绿色建筑建材产业55(八)前瞻布局新兴未来产业57五、主要任务59(一)实施创新能力提升

2、行动59(二)实施产业链攻坚行动60(三)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62(四)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行动63(五)实施绿色安全发展行动65(六)实施深化开放合作行动67(七)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69六、环境影响评价71(一)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估71(二)环境保护措施73(三)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5七 、保障措施75(一)加强组织领导75(二)加大政策支持76(三)营造良好环境76(四)优化要素供给77(五)推进项目攻坚78(六)强化企业招引78(七)完善考核监测79 3 前 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泸州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是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支撑。未来五年,是泸州抢抓“一带一路”、长

3、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发展战略机遇,落实市委“一体两翼”特色发展战略,聚焦最具优势产业和最具活力企业,坚定不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为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全面提升泸州工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质效,打造成渝地区重要的区域先进制造业高地,依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四川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泸州市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中央、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省委、省政府“三大发

4、展战略”和市委、市政府“决胜全面小康,建成区域中心”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突出主基调、实施主战略,构建符合泸州产业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泸州工业经济总量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断夯实。1.工业实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市工业总量不断扩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607户增加到700户,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从1434.2亿元增加到2139.9亿元,年均增长8.3%。企业效益明显改善。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从90.5亿元增加到237.7亿元,年均增长21.3%。全市工业税收从38.

5、22亿元增加到67.94亿元,年均增长12.2%。表1泸州市2015-2020年工业经济情况年份类 别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4.011.710.910.410.05.0规模以上营业收入(亿元)1434.21590.51651.21764.720012139.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户)607629663680664700工业投资总量(亿元)533563.9582.5429.2443.7536.7规模以上工业利润(亿元)90.599.0104.3139.4177.6237.7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

6、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精准对接全省“5+1”工业体系,升级优化了“十二五”时期以白酒、化工、机械和能源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白酒、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纺织和现代医药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集聚和抗风险能力大大提升。传统酒业提质发展,酒的制造业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714.7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43.4亿元,年均增长5.7%,荣获“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称号。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集聚发展。招引入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260多户知名企业,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27.1亿元。纺织产业从无到有。顺利投产总投资200亿元的恒力(泸州)产业园

7、一期项目,将引领带动我市纺织相关产业集聚发展。3.投资规模快速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市成功引进恒力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西南油气田公司、华为公司等一大批带动性强、投资效益好的企业(项目),谋划生成了一批20亿级、50亿级、100亿级的重大项目,形成了竣工投产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尽快开工一批、论证储备一批“四个一批”的良好投资态势。“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766个,总投资7006.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421.7亿元,其中2020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536.7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高于全省平均10.3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3位。4.园区平台不

8、断夯实。“十三五”期间,我市秉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园区发展理念,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发展思路,基本形成“4个市设园区+7个区县设立园区”的产业园区体系。“十三五”期间,全市成功获批省级经开区6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1个,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5个。建成区面积由2015年的57平方公里发展到2020年的9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由1332家增加到28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由435家增加到1110家。2020年,全市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达到3450亿元,年均增速达17%。产业园区已成为承载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城市

9、建设的重要空间,基本实现了从工业主导型园区向有一定产业基础的主导产业集聚区的转变,部分园区正逐渐向产城融合现代经济区迈进。5.绿色转型步伐加快。推进绿色制造示范创建,打造一批节能节水模范企业。“十三五”期间,泸天化股份公司成功创建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和省级节水标杆企业,高新区成功创建为国家级绿色园区,古蔺经开区创建为省级绿色园区,金田纸业创建为省级绿色工厂,泸州老窖酿酒有限公司等68家企业成功打造为市级节水型企业。加快水泥、平板玻璃、钢铁、造纸、制砖等重点领域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共65户,其中整体退出27户,淘汰工艺设备的企业38户,共淘汰炼铁产能3万吨、

10、平板玻璃194万重量箱、燃煤锅炉45台共201.3蒸吨、中频炉11套共计110万吨、造纸产能3600吨/年,落后电机131台、制砖产能52841万匹、液氨产能2万吨、合成铵产能8万吨、发电机组1.8亿千瓦时、化工产能1万吨/年、印染产能1400万米/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3.15%。(二)困难挑战。泸州市的工业发展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向后期转变阶段,既面临宏观层面增速趋缓、产能过剩、动能转换等新常态、新挑战,也必须破解自身规模偏小、高端产业不优、创新能力不强等困难问题。1.工业规模相对偏小。虽然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泸州工业规模快速扩大,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6位,但相比周边市州仍

11、有较大差距。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2139.9亿元)仅占全省(45250.1亿元)的4.7%;利润总额(237.7亿元)仅占全省(3197.7亿元)的7.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0户)仅占全省(14843户)的4.7%,与成都(3663户)、德阳(1280户)、绵阳(1079户)差距较大。营业收入超100亿工业企业只有泸州老窖和郎酒集团2家。表2 全省重点城市工业经济指标情况(2020年)城市规上工业企业户数(户)工业增加值(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营业收入(亿元)泸州市700703.15.02139.9成都市36634208.35.014181.6德阳市1280

12、1020.11.83298.9绵阳市1079882.75.13141.7宜宾市8791012.85.63485.8南充市796588.72.42878.02.高端产业发展不足。泸州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传统产业占比超过75%。传统产业链条普遍较短,化工产业链主要集中在上游基础原料环节,机械产业链主要集中在配套零部件,整机产品较少。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等新兴产业规模偏小,2020年新兴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70.4亿元,仅占整个工业规模的22%。智能化设备应用、数字赋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运用不足,尚处于萌芽阶段。表3 2020年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名 称规上工业

13、企业个数营业收入(亿元)利润总额(亿元)税收(亿元)传统重点行业口径酒的制造业125943.4156.937.64化工产业2917115.75.39机械产业92186.713.12.21能源产业5067.21.96.09现代医药1334.84.42.90五大现代产业口径电子信息产业44127.14.61.03装备制造产业76164.211.62.17食品饮料产业1841074166.5先进材料48144.311.5能源化工70208.114.13.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研发投入少。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仅0.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成都、绵阳等地有较大差距。科技平台发展

14、滞后。技术信息咨询、知识产权评估、创业投融资等公共服务匮乏、能力不强,公共服务平台定位重复、功能单一。33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仅占全省的2.02%,与成德绵有较大差距(成都市863个、德阳市99个、绵阳市135个),在川南四市中总量靠后(宜宾市55个、自贡市37个、内江市31个)。科技孵化器服务能力不强,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 家,占全省比例 7.69%;2020 年全市在孵企业(团队)1577家,毕业企业(团队)320家。科技人才缺乏。泸州市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总量仅占全省总量的2.8%。与周边城市在主要工业领域方面重合度高,同质化现象严重,人才引入竞争激烈。

15、4.园区发展质量不高。园区实力偏弱。2020年除酒业园区营业收入超过千亿元外,其余市级园区(核心区)营业收入均未超过300亿元。在2020年全国430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的排名中,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分别排名322、334名,在全省13个工业主导型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列第11、12名。园区入库税金及建成区亩均税收整体偏低。主导产业不突出。“一园多产,一产多园”现象较为普遍,全市除酒业园区、医药园区产业相对集中外,其余园区布局了3类以上产业。同一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如电子信息产业同时在5个园区均有分布。不少园区产业呈现“小、散、弱”特点。(三)面临形势。1.从国内外形势看,不稳定不确定明显增加,为泸州工业发展壮大带来新挑战新机遇。从国际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