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6957776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唐山市2020届高三地理摸底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2004年,我国H公司(家电制造企业)进入印度伊始就选择了本土化研发、制造和营销的发展战略。近年来,H公司在印度规划建设了两座工业园,并拥有30多个营销中心,销售收入增长迅速。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吸引H公司进入印度并不断加大投资首要因素是印度A. 基础设施完善B. 与中国紧邻C. 销售市场广阔D. 劳动力丰富2. H公司在印度选择本土化研发的主要目的是A. 利用印度廉价劳动力B. 借力印度发达的软件业C. 减少中方人员出国费用D. 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答案】1. C 2. D【解析】【1题详解】印度的人口在2018年已达13.

2、53亿,根据材料提示:近年来,H公司在印度规划建设了两座工业园,并拥有30多个营销中心,销售收入增长迅速。则可知相对其他几个因素,市场广阔是吸引H公司进入印度并不断加大投资的首要因素,C对。【2题详解】H公司在印度选择本土化有针对性研发和开发,其主要目的是使产品能够更加满足印度市场需要和消费者偏好,提高产品在印度市场的技术与产品的竞争力,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D对。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广泛运用,法国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无人机飞过一片田地,就能知道土地的水肥状况;坐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就可以选购农具、化肥、种子经过多年的发展,法国农业正着力打造一个“大农业”数据体系,这一数据库涵盖了种植

3、业、渔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各个领域。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 位于甲地的农民在7月份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A. 农作物抗早需水量B. 有机肥的施用量C. 低毒杀虫剂喷洒量D. 种植方式的优化4. 农业大数据信息对自然条件近似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最可能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的区域是A. 印度德干高原B. 新西兰南岛和北岛C. 中国东北平原D.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5. 丙地为著名的葡萄产地波尔多,在使用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当地葡萄种植仍未放弃传统,即使是浇水也要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其主要目的是A. 节约淡水资源B. 提高作物耐早能力C. 保证葡萄品质D. 扩大作物种

4、植规模【答案】3. A 4. B 5. C【解析】【3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7月份该地高温少雨,农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降水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因此此时农民通过农业大数据平台最想获取的信息是农作物抗早需水量,A对。【4题详解】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乙地气候最接近的是新西兰南岛和北岛,因此最可能是新西兰借鉴乙地农业大数据信息,指导本国的农业发展,B对。【5题详解】因为在波尔多,葡萄是“看天吃饭”,当地葡农种植葡萄几乎都是生态种植,不合理的喷药或浇水,都会影响到葡萄品质,因此必须经过农业部门的严格审批,以保证葡萄的品质。C对。经过我

5、国某革命老区的一段国道线大部分穿行在河谷中,全长约6km。为支持老区脱贫致富,该段国道线拟进行改建以提升道路标准和行车速度,下图是根据改建工程公示绘制的线路示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图示国道线路两侧的天然植被应属A.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 山地草甸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 山地针叶林7. 图示区域国道线路重新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A. 大幅度缩短线路里程B. 有效利用荒地C. 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D. 全程取直弯道8. 改建后的国道线路中,有可能需要修建跨河桥梁的路段是a-b段b-c段c-d段d-e段A. B. C. D. 【答案】6. A 7. C 8. D【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该

6、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江西省境内,该地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A对。【7题详解】A. 从图中可以看出,改建后的线路比原有线路里程更短一些,但并没有大幅度缩短线路里程,A错;B. 从图中可以看出,改建后的线路和原有线路的位置变化不大,大部分穿行在河谷中,没有显示对荒地的有效利用更突出,B错;C. 根据材料提示:该段国道线拟进行改建以提升道路标准和行车速度,图示区域国道线路重新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道路的通行能力,C对;D. 读图可知,改建后的线路比原有线路弯道更少些,并没有全程取直弯道,D错。【8题详解】读图可知,改建后的国道线路中, b-c段和d-e段跨越了河流

7、,因此需要修建桥梁,D对。我国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防灾减灾需要常抓不懈。下图是我国2011-2015年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月际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旱灾、洪涝、台风三种气象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别对应图中的A. B. C. D. 10. 表示的气象灾害,其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A. 长江中下游地区B. 西南云贵川地区C. 东北与华北平原D. 东南沿海及岛屿11. 进行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不仅要包括气象灾害防御原则和目标、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易发区和防御措施内容,还应包括A. 地质构造和土壤类型B. 易发时段和防御设施建设C. 树木种类和分布状况D

8、. 河湖数量和水位变化信息【答案】9. A 10. D 11. B【解析】【9题详解】依据已学知识,我国的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洪涝一般发生在春、夏、秋季节,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由此可推选项A正确。【10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可知气象灾害为台风,其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影响较大,因此其救助应急响应区域多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及海岛,D对。【11题详解】进行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不仅要包括气象灾害防御原则和目标、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现状,易发区和防御措施内容,还应包括易发时段和防御设施建设,这样可以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有目的性,有针对性,防灾效率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而对地质构造、

9、土壤类型、树木种类和分布状况的调查以及河湖数量和水位变化信息的研究等,相对时效性较差,针对性不强,故B对。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石资源是目前全球需求量最大的自然资源之一。近几十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加坡的陆地面积从约580平方千米扩张到近720平方千米,与此同时,新加坡沙石人均进口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而且其沙石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图a为新加坡沙石进口主要线路示意,图b为位于马来西亚的某沙石产地简图。(1)简述新加坡近几十年来沙石需求量较大的主要原因。(2)说明新加坡多从邻近的沿海国家进口沙石的理由。(3)分析图b所示区域河流下游地区沙石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10、4)近年来,部分国家已先后减少或停止向新加坡出口沙石。请从生态保护角度为这些国家提供理由。【答案】(1)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对国土空间需求大,需大量沙石填海造陆(2)便于利用廉价的海运,同时缩短运输距离,以减少运输费用。(3)流域全年高温多雨,(河流上游地区)广泛分布的花岗岩风化强烈,风化物可提供大量沙石;流域中上游落差大,河流侵蚀、搬运能力强,下游地区落差小,河流搬运能力弱,沙石大量沉积;河流入海口受海水顶托作用,利于沙子沉积,海岸带受海浪作用,也有大量沙子堆积。(4)(大量开采沙石)破坏天然河道(海岸)形态,危及堤坝(岸)安全;破坏水生生物栖息地,导致生态失衡,降低生物多

11、样性(污染河流、海洋;加剧河流、海洋等水文灾害等)【解析】【详解】(1)依据图文信息可知,新加坡为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快,急需通过填海造陆扩大国土面积来缓解压力,对沙石的需求量较大。(2)沙石资源体积大,单位体积的价值小,可以利用廉价的海运,从邻国就近进口沙石,这样可以降低沙石的成本。(3)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地形起伏大,风化作用和流水的侵蚀作用强烈,提供了充足的沙石来源。下游地区地形起伏小,以平原为主,流水的堆积作用明显,加上入海口的海水的顶托作用,大量泥沙在下游堆积。(4)大量开采沙石对构成天然河道的土壤、植被、水文、形态等要素发生改变,破坏了天然河道环境的整体性,从而

12、使天然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源区面枳近3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均气温低于3.5,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该区域冻土广布,处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向季节冻土的过渡区(如下图)。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1)简述黄河源区冻土广布的气候条件。(2)分析黄河源区地形与当地冻土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3)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强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解释其形成过程。(4)如果未来黄河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推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的可能表现

13、形式。【答案】(1)黄河源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较弱,(土壤湿度大)土壤容易冻结。(2)南部、特别是北部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为连续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中部)河谷、湖盆地区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为季节冻土集中分布区。(3)(在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表土融化,水分蒸发;夜间表土迅速冻结,下层的水汽向表面移动并凝结,如此反复冻融(干湿交替),导致海绵状多孔表土形成。(4)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退化成斑块状,面积缩小;季节冻土面积扩大;冻土层厚度变薄等。【解析】【详解】(1)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土壤水分含量高,在低温条件下,土壤极易结冰形成冻土层。(2)读

14、图可知,在西部、南部、北部地势较高的河源区,气温相对较低,为连续多年冻土集中分布区;在中部河谷、湖盆地区,由于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低,气温相对较高,为季节冻土集中分布区。(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在夏季,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地面增温迅速,表土融化,水分蒸发快;夜间大气的保温作用弱,表土散热快,表土迅速冻结,同时下层的水汽向表面扩散并凝结,如此反复冻融(干湿交替),导致海绵状多孔表土形成。(4)未来黄河源区气温上升,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区退化成斑块状,面积缩小;多年冻土区逐渐转化为季节冻土,因此季节冻土面积扩大;气温上升,冻土的深度变浅,冻土层厚度变薄等。14.地理选修

15、3:旅游地理攀岩(如下图)运动是一项极具自我挑战魅力的技术型运动项目,有“岩壁芭蕾”之称。桂林阳朔景区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闻名于世,境内石山林立,相对高差普遍在50-300米。近年来,当地在广泛开展专业攀岩运动的基础上又发晨了攀岩体验游项目,目前已连续11年成功举办攀岩节,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负盛名的攀岩胜地之一。简述桂林阳朔景区发展攀岩体验游项目的有利条件。【答案】境内攀岩天然场地多;游客与客源有保障;便于利用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攀岩运动开展较早,攀岩技术、保障措施等较为完善,(攀岩节知名度高,有品牌效应)。【解析】【详解】桂林阳朔景区为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由于流水的溶蚀作用强烈,石山林立,境内攀岩天然场地众多;因为风景绝佳,因此游客众多,客源有保障;当地旅游业发达,景区基础设施完善,便于利用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攀岩运动开展较早,攀岩技术、保障措施等较为完善,攀岩节知名度高,有品牌效应。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贵州省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已有上千年历史,当地根据自然条件,在水稻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