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952141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品好课堂观后感(秦丽).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心目中的好课堂镇江思品好课堂观课感言 镇江实验学校 秦丽从教数年,耳边常常萦绕“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一问题,虽然专家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标准,但我心中的谜团直到观摩了2014年“镇江好课堂”思想品德学科教育教学展评总决赛后才有了结论,真正做到了叶澜教授说的“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不管谁在听课,心中只有学生。”我有幸观摩了本次比赛的其中四节课,比赛中各校教师各显身手,高潮迭起、精彩不断。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的认识:一、自主学习环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总体而言,两课节教师都在教学设计上下了很大功夫,想尽办法让学生有话可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不再是一讲到底满堂灌或是一练到底满堂练,把时间留

2、给学生。不难发现,不少的参赛教师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可圈可点。第一位老师创设了自家眼镜店开淘宝店的故事情节,以小组为单位,充分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时间,我看了下时间,第一个故事情节给学生有5-8分钟的探究时间,充裕的时间给了学生更多自主的空间。但,也有的教师对于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偏差,有的老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够,非常仓促地进入了小组合作环节,这样一来,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不够而进行的讨论就失去了意义;还有的教师虽然知道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更多的是多个问题的叠加,然后一个个地解决,表面上是让学生探究了,实际上还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我觉得,一节好的思想品德课首先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但教师仍

3、然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应该仅仅做一个旁观者。我们备课时的设计不仅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更要设计好如何激励、点拨和引导学生不走弯路地探索知识。同时,我们应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相信他们能做好,放心地让学生去实践。一开始可能学生的参与意识会很低,因为他们缺乏信心,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住机会适时引导,同时及时地给予学生真诚的肯定和鼓励,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积极和充满信心。二、小组合作、全班交流讨论环节激发学生多维度思维 从听课中我感受到,这两节课教师都重视小组合作及交流讨论学习,教师组织的很好,而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4、方式。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就展现出这样安排的优势,学生有了更强的集体意识,距离近了讨论气氛活跃但不散乱,组内各成员分工明确,完成任务效率也非常高。第二节朱洁老师在笃行承诺环节,在交流讨论之前,明确提出了合作要求:1.两人一组,设计情境内容,2.五分钟之后,上台展示。在表演中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承诺之后,要尽力而为这个道理。学生也比较乐于接受这个结论,而不是单纯的说教。当然,也有教师在这两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把一些简单的可以独立思考完成的问题设计成了小组合作活动,这样一来学生没有了兴趣,参与热情自然很低。有的教师感觉舍不得把时间留给学生讨论,学生回答时也不能耐心倾听学生的答案进行引导,而是夺过学生的

5、话语权,自己快速的将结论抛出,让人感觉不够自然。我个人认为这两个环节中的学生学习活动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个人独立思考,能自己完成的内容一定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学生能够合作学习的基础。二是同桌之间的互助,这样既便于学生思考解决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也不浪费时间。三是小组合作,一般是四五个学生一个小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操作,切莫把小组合作变成优秀学生的表演,一定要注重全体组员的参与,让每个组员都有活可干,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四是全班的讨论,这时就会出现一个或者几个学生说大部分学生听的局面,运用不当会浪费学生的时

6、间,因些一定要把握住交流讨论的时间。三、归纳梳理、拓展巩固环节提升学生感知感悟这个环节中第两节课的这位老师做的就非常出色,在学生归纳出“如何承诺”之后,以一幅对联“量力而行慎许诺,尽力而为重践诺”,横批“学会承诺”总结了本课的所学。最后让学生引导学生信守承诺也是诚信的重要表现,引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本课的内容进行了提升。不仅过渡自然,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看着学生们群情激昂的样子,不得不佩服这位老师设计的精妙。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知识探究、感悟的过程。如果能结合书上的内容恰当拓展一些内容,那么这一节课无疑会变得丰满。但课外延伸拓展是藤,绝不可舍本而逐末。拓展之前,教师应当反问自己,知识突破了没有,知识的内涵教出来了没有。在扩展中遇到问题应该引领学生回归课本去寻求答案。即所谓出得来、进得去。一节好课,犹如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去慢慢品鉴和欣赏。一节好课,应该是充满思想,充满观点,充满尊重与关怀,充满智慧,充满文化的(周家亮)。听了这几节课,让我受益匪浅,参赛的这些老师身上都有着值得我学习的闪光点,在以后我教学工作中,我会积极学习,在细节上规范学生,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希望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可以在学生心里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