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组单元分析.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695145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组单元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组单元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组 单元分析本组选编的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读来令人难以忘怀。老人与海鸥讲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情谊。跑进家来的松鼠介绍一只可爱的松鼠来到“我”家后发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达了我们一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最后一头战象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里最后的辉煌与庄严,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金色的脚印则通过正太郎与狐狸一家之间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歌颂了爱的力量,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任、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编写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将这种真挚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教学本组教材,要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感受动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情感,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入选的课文中,有的篇幅较长,可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配合本组专题,“口语交际习作”以及“回顾拓展”都做了相应的安排,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到这个特点,把读与思、读与写有机地结合起来。21 老人与海鸥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2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

3、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课前准备: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2、 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学习七单元导读,明确学习要求(对于每一单元的导读是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的,他们会明确这一单元课文的主题是什么,也会运用其学习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都比较明确,有助于他们的自主学习。)二、导入新课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三、初读课文,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通读全文,看看在预习的基础上还有哪些字词没弄懂的?2小组交流,教师注意巡视,收集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进行指导。3集体交流: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忙解决。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作两部分:四、再读课文,质疑1学生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你特别感动?或者哪些地方你有疑问。在文中标注出来。2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学生的疑问。教师注意收集、整理。五、作业: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老人与海鸥的世界,去感受动物与人的真情。二、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从哪些地方你能体会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5、,进行批注。2集体交流:抓住重要段落,进行理解。(1)“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放在湖边的围拦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2)“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呢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通过朗读,我们可以感知老人对海鸥的亲呢,对海鸥的爱。)(3)“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退色的过时布衣”从老人的外表描写,你能感受什么?(勤俭的老人,却无私地对海鸥的付出,这是源于老人对海鸥的爱。)3再读1至13自然段,读

6、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指导朗读,感受老人对海鸥的爱。三、学习第二部分1读14-19自然段,思考: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结合课文内容,跟同学讨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自主学习后汇报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海鸥纷纷落地,在老人遗像前站成两行,肃立不动,我们收遗像时,像炸了营似的扑过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海鸥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而且很丰富,他们和老人建立的深厚的感情,他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感到伤心、难过。)2再读课文,在书的空白地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在全班交流。3指

7、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海鸥对老人的感情四、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学生可就在书上写,然后集体交流。)五、拓展:交流收集的有关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深化对本单元主题的认识:人类爱护动物,动物回报以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友好相处提出建议。22 跑进家来的松鼠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2.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课时安排:1课时教

8、学过程一、从题入手,了解大意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提问: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预设:我家有只松鼠;松鼠是自己跑来的;松鼠活泼可爱)3预习后你一定有了更多收获,现在分组交流,组长记录要点,各组选一名同学汇报预习情况。要求:不重复前面同学的发言,可以提出疑问。(汇报过程中,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脉络。)二、根据提示,拟订提纲1读自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2指导学生拟订自学提纲。(原则:尽量考虑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训练。)三、指导阅读,体会情感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提纲自学课文。2分组交流学习情况。3集体交流: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

9、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可按课文叙述的顺序汇报,也可先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可先交流事件再谈感受,也可夹叙夹议。(预设:松鼠千方百计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松鼠把我们采来的鲜蘑菇晾上了;天冷了,松鼠用我们的手套头巾垫窝从中体会到松鼠的可爱以及家人对松鼠的喜爱)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四、朗读深化,学习表达方法1快速阅读,找出你认为最能表达我们一家与松鼠感情的部分,有感情朗读,想象作者怎样把这种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2交流作者表达方法。3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及自己观察的情况,进行口语交际训练:XX与XX的故事(可以是我与小动物也可以是别人与动物之间发生的真情故事)23 最后

10、一头战象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

11、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象的了解1孩子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关于大象的课文吗?(与象共舞)谁来说说大象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象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象叫战象(板书:战象),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象(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象)。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称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

12、想知道文章都写了些什么吗?(如:为什么只有最后一头战象?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来的?最后一头战象怎么样了?写了最后一头战象的哪些事情?)孩子们刚才很会思考,提出了这些很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1快速阅读全文,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2学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3指名说一说课文写了战象的那些事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三、再读课文,理解字词,扫除障碍1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语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嘎羧为什么不搬东西,整天优哉游哉的?)

13、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作业设计:1继续朗读课文。2抄写文中的生字和词语。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再读课文,说印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学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预设: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二、研读语句,细感悟1、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

14、主学习。)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3、集体交流:(1)从哪些语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生读相应句子汇报:“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语句。“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

15、迈的气概。”为什么战象见到战斗过的象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象披挂上象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给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象的“忠诚”?生汇报“战象走向百象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4)课文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语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三、拓展延伸,促升华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语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学生练笔,集体交流)2、这篇课文与我们刚刚学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3、 引导学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文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文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四、推荐作品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孩子们下去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作业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