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6950834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材分析本章内容讲述的是我国的自然环境,在构成自然环境的地理要素中,地形是一个基础要素,它对气候和河流的特征形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教材把地形和地势安排在自然环境的第一节进行讲述,本节内容包括我国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教材通过各种地理图表分析了我国地形构成和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还通过地形的分布引出了地势的特征,最后归纳了地势特征对气候和水能等因素的影响,本节教材内容形式多样,安排活动实用而合理,对学生认识我国地形和地势特征有很大的帮助。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七年级一年地理知识的学习,能够初步看懂地理图表,对于地形、地势的概念也有所了解,也具备了基本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推理能力,因此学习

2、本节内容不是十分困难,但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对于各种山脉和地形区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由于没有学习中国的气候,因此对于地势特征对气候和水能分布的影响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应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的方法化抽象为形象,增加知识的可感性,还要多组织学生活动,通过比赛、辩论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于地形区空间分布规律的印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P22文字及图片,了解我国地形特征。2通过阅读教材P23第1段文字及开展P2526活动,在地图上指出各种走向的山脉,理解山脉是构成地形的“骨架”。3通过阅读教材P23图2.2,了解各种地形区的分布和地表特征。4

3、通过阅读教材P23第2段文字及P24文字和图片资料,了解我国地形的构成特点,理解山区在发展经济方面的有利和不利条件。5通过阅读教材P26文字资料和P27图2.9,了解我国地势特征,能够指出位于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6通过阅读教材P27文字资料和图2.9,了解三级阶梯内部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差异,理解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水能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分析理解我国的地势特点及其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2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壮丽的山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形、地势基本特征,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位置及其特征。教学难

4、点我国地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山区发展经济的制约条件。教学建议通过阅读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扇形统计图来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地形基本特征,并讨论这些基本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树立因地制宜的基本观念,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课时目标第1课时1. 了解我国地形的两大特征。2.认识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分布及特点。3.熟悉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4.学会阅读统计图表,能查阅资料,分析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第2课时1.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征,明确阶梯分界线及阶梯的海拔高度。2.掌握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

5、图等各类地形图分析地形、地势特征的技能。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课题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地形类型多样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教材第22页图片):我国地形类型齐全,同学们根据展示的图片在中国地形图中找出这些地形区。学生自主学习,从地图册中的中国地形图中找到这些地形区。通过同学们的查找,我们发现我国地形类型齐全,而且交错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这是我国地形的一大特征。我国还有哪些主要地形区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认识一下其他的地形区。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分布图,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完成下列任务。学生分组活动:小组一: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

6、小组二:在图中找出我国四大盆地,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小组三:在图中找出我国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分别写到白色纸条上。教师(展示空白的中国地形挂图):安排每小组派代表将纸条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速度快者胜。精讲点拨:(展示我国四大高原的景观图片)在我国四大高原中,青藏高原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里冰川广布,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有一望无际的草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到处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展示我国四大盆地的景观图片)我国四大盆地中,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四川盆地经济发达,内部的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

7、之国”。(展示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图片)我国的平原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转承:在我国辽阔的国土上,还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把祖国大地装饰得多姿多彩。教师:我国拥有许多不同走向的山脉,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活动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山脉。学生(分组活动):按照山脉的走向分成三个小组,通过合作探究完成下列任务。(1)小组一: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中找出东西走向的主要山脉,写在红色纸条上。(2)小组二: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中找出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写在红色纸条上。(3)小组三:在中国地形分布图中找出其他走向的主要山脉,写在红色纸条上。利用空白中国地形挂图,每小组派代表将纸条贴到图中相应的位置

8、,速度快者胜。(成果展示)我国主要山脉如下表所示:(教材第25页活动第1题答案)教师:同学们合作完成教材第25页活动第2题。学生合作探究:(1)小组一:在刚才的地形图中把东西走向山脉的红色纸条用线连接起来。(2)小组二:在刚才的地形图中把南北走向山脉的红色纸条用线连接起来。教师:同学们观察连线后中国地形图上的红色纸条,可知我国山脉纵横交错,织成了一张山脉“网”,因此我国的山脉就像人体的骨架,而填充这些骨架的“血肉”,就是我国的地形区,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的大好河山。下面同学们一起完成教材第25页活动第3题的表格。学生读图完成。(成果展示教材第26页活动第3题答案)采用比赛的形式进行教学,便于发挥

9、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本环节比前面地形区的学习难度略高,前面地形区只要求掌握其位置,不同地形区之间没有关系,我国同一走向的山脉之间有相互关系,因此不仅需要把单一山脉的位置掌握,还要照顾到同一走向的不同山脉之间的排列顺序。此处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需要学生准确记忆和灵活运用。通过学生分组活动,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其学习的趣味性,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地理图表的能力,为分析地形构成特征打下基础。通过学生的辩论能够加深其对我国地形构成的特征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的理解,也可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意识,有利于突破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以辩证思维理解中国的地形与经

10、济发展的关系。转承我国各地地形类型所占比例是不是一致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这个问题。山区面积广大教师:不同地形类型在我国所占的比例有很大差异,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找出五种地形分别所占比例。学生自主学习:阅读图表可知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占19%,平原占12%。精讲点拨:我国各种地形分布不均,山地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狭小,我们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因此我国地形另外一个特征是山区面积广大。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山区畜牧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图片,还有在平原地区发展

11、耕作业的图片):同学们读图讨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对经济发展有利还是有弊。可以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学生合作探究。小组一:代表正方,举例说明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小组二:代表反方,举例说明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不利。(成果展示)小组一:山区矿产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利于发展采矿业和旅游业等产业。小组二: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精讲点拨: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平原面积狭小,由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因此不利于发展耕作业;但是山区自然风景优美,森林草地面积较大,因此有利于发展旅游业和畜牧业,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山区好还是不好,我们发展经济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

12、况,因地制宜地发展。拓展延伸:自然环境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有很大的影响,地形对当地风土人情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如我国北方地形开阔,因此当地居民性格豪放。同学们可以阅读教材第24页材料,加深对这方面的了解,也可以在教学中查找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我国地形的特征,我国地形类型齐全,主要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东南丘陵等地形区,我国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南北走向和弧形山脉等。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不利于耕作业的发展,但是对于发展旅游业和畜牧业比较有利。本节重点内容是山脉和各种地形区的分布规律,难点是我国地形构成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3、同学们要在课下通过多看图、填图来掌握主要山脉和地形区的分布。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参与踊跃,主要得益于学生活动开展得较好,通过比赛和辩论的形式,使课堂内容得到深化,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是今后教学的发展方向,但是也有不足之处,即存在个别学生参与讨论较少的现象,他们被湮没在主流队伍中,这些学生知识掌握不好,学习兴趣较低,以后要重点关注这些学生,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的“看客”,要想方设法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本节另外一个不足之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即使通过描画山脉等方法,仍然不能整体把握我国地形的分布,这个问题需要在以后的练习中通过一些相关题目来进行巩固。第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租房合同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