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94630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卷(汇编)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字词积累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分歧(q) 憔悴(jio) 祷告(to) 匿笑(n)B菡萏(dn) 侍弄(sh) 瘫痪(tn) 霎时(sh)C嫩芽(nng) 诀别(ju) 攲斜(q) 姊妹(z)D粼粼(nn) 淡雅(y) 徘徊(hu) 反悔(h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嘹亮 决别 繁花嫩叶 花枝招展B宽敞 镶嵌 咄咄逼人 刻骨铭心C云霄 感慨 不求深解 喜出望外D祷告 徘徊 根深缔固 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姑妈是

2、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子身上计较不成?B同学们喜欢在课余阅读一些经典作品,每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C春天到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5、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既给人类带来了福社,又埋下了隐患。B面

3、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C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湧了出来。海滩上也突然明亮了起来。那是一轮灿烂的满月。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到清清楚楚了。ABCD7、诗文默写。(1)观沧海中借日月来抒发作者志向的名句是:_,_。(2)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次北固山下中写乡愁的名句是:_?_。(4)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_,_。(5

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

5、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沿溯阻绝 溯:_ 属引凄异 引:_不及返顾 顾: _ 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

6、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三、现代文阅读。(30分)1、倾听草木的呼吸曹洁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

7、蝴蝶梅花、垂枝梅、腹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

8、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氲,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

9、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

10、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选自中国散

11、文年选,有删改)1结合选文,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3请简要赏析第段中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答案】1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交待文章的写作对象 点明写作内容 暗示文章的主旨 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2“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 (意近即可)

12、3“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花瓣舒展,花香浓烈;“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以本真之心去欣赏草木之美,人就会青春长驻;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需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2、人体器官有可能自愈吗自愈,顾名思义是自己愈合之意。自愈能力是人体修复自身缺损、维持生命健康的能力。有些自愈能力是人体原本就具有的,依靠遗传而获得。而科学家所要追求的是

13、,在人体器官出现病变时,以科学手段遏制病变,使器官自己恢复到正常状态。美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小白鼠身上发现了一种可快速修复组织的特殊基因。就因为携带了这一基因,本来会长出肿瘤的小白鼠摆脱了“宿命”,不仅没有患上癌症,反而生长迅速,体格健壮。这一发现令科学家们大为振奋。在此之前,这种特殊的基因被认为通常只能在发育的胚胎中起作用,在成年生物体中则会丧失活性。“激活”衰老的细胞,重启它们的生长机能,这样的研究并非刚刚出现。在此之前,这个领域最重大的突破就是培育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但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更加强大,它在成年生物体中也能增强组织的修复能力。如果把生病的人体比作一台感染病毒的电脑,诱导多功

14、能干细胞所起的作用就像磁盘格式化,即将所有的数据全部清空,一切从生命最初发育的阶段开始;而新发现的这种特殊基因则像杀毒软件,清除病毒但不丢失已有数据,保持电脑的健康运行。这就是说,已经成年的生物体,也能以此来修复自身组织器官的损伤。这种特殊的基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我们的身体是通过基因调节来认知自己正处于哪个生长阶段的,这种特殊基因类似于一个调节器,它可以让体内的基因误以为机体正处于更年轻的状态,从而使衰老或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长机能再次被激活,完成自身修复。除此之外,科学家还从人体神经系统调节方面进行了器官自愈的研究。他们研制出了一种微型植入器,把它植入人体,让它来监控并促进器官自愈。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相互作用,密切配合,从而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实现正常的生命活动。微型植入器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在被植入人体后,它会监控人体器官的健康状况,一旦探测到一个器官受到病毒感染、出现损伤或者变得衰弱时,它便刺激神经系统,通过人体的神经系统调节使这个器官自己恢复健康,再度正常工作。虽然这一研究目前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展现了诱人的前景。许多难以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