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教案.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6946238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玉》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香玉》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香玉》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香玉》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玉》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玉》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聊斋志异之香玉教案学习目标 1、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小说的能力。 2、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熟悉精彩文章。 3、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并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初步理解神鬼小说的一些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难点:鉴赏神鬼小说的艺术手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 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女士聊斋志异的问世,为中国文学史上增添魅力四射的女性形象。二、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 (今属淄博)人。 蒲松龄出身

2、在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蒲家号称“累代书香” 童年时跟着父亲读书,由于勤奋和颖慧而深得父亲钟爱。他19岁初应童予试,以县、府、道三个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颇受当时主持山东学政的著名诗人施闰章的赏识,赞他“观书如月,运笔成风”,一时文名颇高。 蒲松龄长期在乡间作塾师。他设馆的主人家藏书丰富,使他得以广泛涉猎。他不但研究经史、哲理和文学,而且对于天文、农桑、医药等等也有很大的兴趣。 蒲松龄一生刻苦好学,但自19岁“弁冕童科”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高龄,才援例成为贡生。康熙五十四年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也就是在他的夫人去世的两年之后,依窗危坐逝世。三、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所

3、收作品将近500篇。故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抒发公愤,刺贪刺虐这是聊斋志异中很有思想价值的部分。当时社会政治的腐败、官吏的贪虐、豪强的横行霸道、民生的痛苦无奈,在作品中都有所反映。比如促织通过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以塞官责”而经历的种种悲欢离合,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昏庸;席方平则通过席方平魂赴地下,历尽曲折,为父伸冤的故事,写出了官吏的贪赃枉法和人民的痛苦无奈,虽然写的是幽冥,其实是现实的反映;公孙夏写王子的门客、与督抚有故交的公孙夏,劝说一位太学生行冥贿、图阴官的荒诞故事,将现实社会中官场的肮脏交易做了讽刺性的揭露。2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蒲松龄19岁进学,文名日起,却屡应乡试不

4、中,断绝了功名之路。他饱受考试的折磨,一次次名落孙山,沮丧、悲哀、愤懑不仅倾注于诗词里,也假谈鬼说狐发泄出来。如素秋神女等揭露科场的营私舞弊、贿赂公行;司文郎于去恶等讽刺考官的不学无术、颟顸无能,大都感情强烈,爱憎分明。尤其是司文郎,文笔幽默,讽刺更为尖刻。故事中,一位盲僧人能够凭嗅觉判别文章优劣,但他评价好的王生却名落孙山,于是他气愤地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今帘中人并鼻亦盲矣!”这是讽刺考官一窍不通。贾奉雉中又有一位异人,深知科举弊病,劝贾奉雉效法拙劣文章应试,说“帘内诸官,皆以此等物事进身,恐不能因阅君文,另换一副眼睛肺肠也”。他教贾奉雉“于落卷中,集其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

5、”,在科场中神差鬼使地写了出来,竟中了经魁。放榜后,贾奉雉再读其文,汗流浃背,感到这是“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这些幻设的讽刺,矛头仅指向科场考官,虽然还不够深刻,但也表达出像作者一样怀才不遇的文士的愤懑心情。3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聊斋志异里众多的狐鬼花妖与书生交往的故事,也多是蒲松龄在落寞的生活处境中生发出的幻影。4关注社会风气和家庭伦理的作品与上述几类故事不同,大约是由于立意在于劝诫,这类篇章多数是直写现实人生,少用幻化之笔,而且是以现实的伦理道德观念作为美刺的原则。这样,当他讥刺社会、家庭中的负义、伪孝、弃妇种种失德现象的时候,笔锋是犀利的;而要为社会树立一种道德楷模的时

6、候,如张诚曾有于,以主人公的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调和家庭嫡庶兄弟关系为美德,虽然表现了淳风厚俗的愿望,但却失之迂阔。珊瑚邵女等篇中精心塑造的现实妇女的典型,珊瑚被休而不再嫁,受凶姑悍娌虐待而无怨;邵文甘心作人妾,受大妇的凌辱至于炮烙,而“以分自守”,更是鼓吹了女性为夫权而牺牲一切的奴性。四、聊斋志异的艺术手法聊斋志异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是想像丰富、构思奇妙、情节曲折、境界瑰丽。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说它“用传奇法,而以志怪”,指出了聊斋志异独特的艺术风格。五、聊斋志异的创作意图 聊斋自志说: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曰载笔,仅成孤愤之书”。蒲松龄假虚拟狐鬼花妖故事以抒发情怀,寄托忧愤,是他长期处在

7、孤独落寞境遇中的精神补偿,他不过是将这等自遣寂寞的诗意转化为幻想故事。六、“花仙系列”概说 聊斋志异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那些写人妖之恋、人鬼之亲的作品,那些由花妖狐鬼幻化而成女性形象,容貌艳丽,温柔多情,体现了作者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其中几篇写花仙的小说,包括写牡丹花的香玉葛巾,写菊花的黄英和写荷花的荷花三娘子等四篇,而香玉和黄英是其中不朽的杰作。(一)学习目标1、了解香玉和黄英两部作品;2、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3、对比阅读两篇小说,感受其艺术魅力;3、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理解全书的思想与艺术。(二)梳理文意,把握情节开 端(1):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发 展(2):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再

8、发展(34):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高 潮(5):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结 局(6):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三)艺术鉴赏1、香玉主要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黄生香玉(爱情)至情 “香玉吾爱妻,绛雪吾良友也。” 黄生绛雪(友情)2、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这种“至深的爱情”呢?(1)亦真亦幻、曲折有致的情节忠贞不渝黄生邂逅香玉,“ 爱慕弥切 ”,感动了香玉,两人往来情感日深。 香玉被人掘走,黄生作哭花诗50首“日日临穴涕 夷 ” 。一年之后,香玉复生,“ 款洽一如从前 ”。(2)充满诗情画意的细节描写无限情深作者对香玉复生的情景作了精心描绘:“次年四月至宫,则花一朵含苞未放;方流连间,花摇摇欲拆;少

9、时已开,花大如盘,俨然有小美人 坐蕊中,裁三四指许;转瞬飘然欲下,则香玉也。” 作者以抒情的笔调,丰富的想像,娇美的情态,使香玉复生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将两人情深意浓的爱情刻画得摇曳多姿,升华到诗的境界,令人为之心灵震撼,感慨不已!明伦对此评价:“ 种则情种,根则情根,苞则情苞,蕊则情蕊无限深情,一时全绽。”(3)想像神奇、超凡脱俗的生死盟约为情死生 黄生说:“ 我他日寄魂于此,当生卿之左。” 黄生离世前说:“ 此我生期,非死期也,何哀为! ” 这段神奇的描写,使整篇小说呈现出诗一样的美丽意境,也使爱情、友情所代表的人间至情成为一种美好的追求。3、探讨: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的结局一般都是“大团圆

10、”,哪怕无法“大团圆”,也来个充满浪漫色彩的“化碟双飞”或“鸳鸯相向鸣”,但小说在结尾处却不这么处理,而是设计了一个凄婉的结局“一去而两殉之”,有人认为这个结局虽震撼人心,但有画蛇添足之嫌,你认为这样安排好不好?为什么?参考:对作者而言,希望借此表达“完美的爱情在世俗中不被珍惜的悲凉与无奈”的现实;对黄生、香玉和绛雪来说,凸现了“只要至情在,死何异于生”的愿望。4、思考:蒲松龄是描绘妖鬼狐仙的高手,他笔下的香玉和绛雪两个人物形象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么体现的?参考:物性与人性的完美结合作者赋予香玉和绛雪以人的优秀品质;香玉的热烈多情:“良夜更易尽,朝暾已上窗。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 ”“绛姐性殊落落,不似妾情痴也。”“但相怜爱,合好自有日耳。” “妾忍风雨以待君,君来何迟也!” 绛雪的善解人意:“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 “日日代人作妇,今幸退而为友。” 作者捕捉香玉和绛雪的形貌特征;香玉身为白牡丹,作者写她身着“素衣 ”;花枝摇曳多姿,状其“盈盈而入”;花易凋零,则写“妾弱质,不堪复戕”;花遭风雨吹打,即“妾忍风雨以待君”;花香扑鼻,则“ 香风洋溢”。(四)课后作业 课后阅读小说黄英,结合蒲松龄的创作特色,谈谈你的感受,写一篇鉴赏文字,题目自拟,不少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