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语言的美.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944071 上传时间:2024-03-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语言的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学语言的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学语言的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语言的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语言的美.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教学语言的美大祥区板桥乡蔡家小学 杨洋 教学过程是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的过程,教师讲授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体进行的,主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势必带有教育针对性。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为此,教学语言要精益求精,不能越俎代庖。有素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使文本的深度得到挖掘,而且能展现语文教学应具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想的根据是语言,脱离了语言就无从思想。”因此,本就教师教学语言的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谈些简浅的看法,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一、教学语言素养之一教育性1、它体现

2、在组织教学的语言里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惊人的教育力量,课堂口语的教育性渗透于组织教学的语言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总是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语言,细致地考虑如何运用语言才能使学生安下来,说什么才能使学生专心听课,如何组织教学才能使课堂井然有序,怎样才能牵动学生的心这一切决定了组织教学是带有教育性的。这种教育性的取得与教师个人素养关系密切,常常流露于教师看似不经意的细小言谈之中。例如,一位教师请学生读课文,他是这样讲的:“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部分朗读一遍。好,请某某同学来读。”待学生读完之后,老师说:“读得很流利,看来你在课下做了认真的练习,请坐下。”看似很普通的几句话,好像缺乏精彩,但却包含了教师对

3、学生的尊重、鼓励与爱护。这对于密切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自爱的意识,以及进行文明礼貌的语言教育,都会起到切实的积极作用。2、它体现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无时无刻不存在语言的教育性,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懂了鸟的天堂一文之后,因势利导,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许多人却肆意抹杀鸟类,危害它们的生存环境,使它们濒临灭绝,假如有一天,我们再也听不到鸟儿婉转的啼鸣,看不到鸟儿振翅的身影,那么,这个只有花香没有鸟语的世界是多么冷清,多么乏味啊!所以,让我们也保护鸟类,爱护这些可爱的生灵吧!愿祖国的山山岭岭,江河湖海出现更多的鸟的天堂!”

4、我们大人听了这番话都会感到震撼,何况孩子呢?相信这些话也会像一粒种子,将爱护鸟类的思想播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更相信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的!二、教学语言素养之二直观性 所谓教学的直观性,是指语言生动形象,既幽诙谐,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达到化抽象为具体,融意会于言传的效果。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对课文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的描述,对课文立意的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震撼学生心灵。1、它体现在教学的语境描述中。 教学语言的直观性体现在各年级的

5、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文字再现能力都有不强,智力水平有限,因此,直观性的教学语言更形象、亲切、轻松、活泼、更有吸引力,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于学习中,使之乐于学! 如一位教师在上称象这一课时,说了这样的引语:“大象,是一种庞大的动物。我们在动物园或者电视里都曾看见过,它那么大,想称一称它究竟有多重,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摇头,表示为难),可是(惊喜),在古代就有这么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他只有六岁,比你们还小呢!他就想出了一个称象的好办法。他是谁呢?他为什么要称象呢?怎样称的?结果怎样?” 这样直观的教学语言和表情把其中的主要内容介绍出来以后,连设了几个简单却体现主要问题,生

6、动形象的语言加上得体的动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比你们还小呢!”这句话,会使学生更不服气,想要探个究竟才善罢甘休。那么,不正中了我们实现教学目的的下怀了吗?相信,经常运用直观的教学语言和动作于教学中,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稳步提高了!2、它体现在识字教学中。 其实,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在识字环节上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一年级教材,有个识字部分:“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就很直观,而高年级在写作时,经常把“尊敬”的“尊”与“遵守”的“遵”混为一谈,甚至还“买”“卖”不分。那么,我就教学生:“遵守”的“遵”是与“纪律”搭配,纪律是大家制定出来的条款,它严格规定我们在哪些地方

7、应该怎么做,不允许违反,所以有个“走之底”包围起来,表示有约束,是依照,按照的意思。而“尊敬”的“尊”是指敬重地位或辈分高的意思。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性的文明礼貌,所以,没有“走之底”困住。而关于“买卖”,我则结合平时生活经验进行直观引导,如,“十”字头表示多,少“十”则“买”,多“十”则卖。再如“自大一点就要臭了,臭字口边就是嗅(闻)了。”这样,学生则不难理解,以后也不易再出错了。三、教育语言素养之三启发性有的教师也错误的认为,所谓启发式无非就是指在课堂上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问几个学生而已,因而在教学语言的运用上显得单调而肤浅。教师一上课,就连珠带炮似的向学生问个不停:“是不是啊?”“对不对

8、啊?”“怎么样啦?”让学生应接不暇,这种浅薄的一问一答式,索然无味的教学语言毫无价值,更算不上启发式的语言。其实,教学语言的启发性,是指教师用睿智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去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去划定学生思维的航线,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的答案。1、启发性的语言,它表现在精心设计、连拉有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中。教学当中,一串精心设计、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问题情境创设,通过一个又一个悬念,将学生引入“困而学之”和“欲罢不能”的境地,从而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句话:“好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我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女孩的悲惨处境

9、,在“敢”字下大做文章,围绕着“敢”字设计了一连串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我先问:“你们在家里擦过火柴吗?每次擦之前都得考虑一番吗?”学生会意地笑了:“擦根火柴有什么大不了的,从来不用考虑。”我进一步问道:“这个小女孩敢像我们一样随便抽一根火柴吗?”“不敢!”“为什么?”我穷追不舍。“因为她是靠卖火柴维持生活的,而且,她一整天都没有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一定会打她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说着。我又追问质疑:“既然是不敢,后来怎么又说终于抽出了一根呢?”此时,有的学生欲言又止,终于有一个学生举手说:“她是迫不得已的啊,她实在是冷得受不了了,才敢抽出一根的。”我极时表扬他准确运用了好词“迫不得已”“实在”等。我

10、见时机成熟了,就追问:“那么,书上为何不直接写也抽出一根火柴,而要写她敢吗这句话呢?说明了什么?”由此,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样写是因为小女孩当时经过一番慎重考虑后才抽出来的火柴,作者的用意是想让献计读者了解小女孩当时的悲惨处境。 此环节中,可以紧紧扣住学生心理设疑,创设“愤”、“悱”的情境,关键处启发诱导学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的思维高度紧张而又异常活跃,从而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2、它还表现在对某些知识讲解的“留有余地”上。 善于启发的教师往往喜欢“话到嘴边留半句”,他的工作是“举一”而“反三”则是学生的事情,教师不越俎代庖。美国一心理学家说:“我们体验到,在那些使人困惑的情境中

11、,我们被引起的动机最强烈。假如我们完全解答了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全部紧张感就消失了,因为没有什么使人感到兴趣,人们就不再感受到兴趣了。”确实,语言用得含蓄委婉,耐人寻味,才能让学生有咀嚼和思考的余地,才能发展学生智力。但含蓄不等于深奥,“留有余地” 也并非是故弄玄虚,启发的最佳时机是教师将学生引入“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时,稍加点拨,效果就非常明显。例如,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抽象具体”这对反义词时,学生看了似懂非懂。于是,上完匆匆一文后,我就用“时间飞逝”这个词作比较进行引导,进而让学生理解“抽象具体”这对反义词。“时间飞逝是什么意思?”学生勇跃回答说:“是指时间过得很快!”“那么,时

12、间过去的时候,我们看得见,摸得着吗?”“没有。”我趁机说:“对,看不见,又摸不着,不能具体经验得到的,笼统的、空洞的,就是抽象;相反,就是”“形象”学生顿悟!“谁能根据抽象这一意思,说说形象一词的意思?”“我来说,老师,我来说”学生争先恐后地抢答着。总之,一节课大部分的细节都是自然生成的,教师要时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敏锐洞察学生思想情绪的起伏变化,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等特点,真正理解学生的恩困惑,积极研究学生的接受水平,灵活、机敏地调节和运用自己的教学语言,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有的放矢,把素质教育具体化、实用化。其次,我们要加强自身的语言素养,提高业务水平,运用理论知识实践于语文教学,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的。这样,有一天,你会发现:其实“素质教育”就在我们身边,“教育性、直观性、启发性”并不空洞,让我们运用有素质的教学语言实践于素质教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