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942966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补偿金换来的股权要小心案例回放:2002年,某百货商店以优惠价格兼并了行将破产的一家食品公司。在职工安置协议上,双方约定:商店全面接收、安置食品公司的员工,并将其与商店职工同等对待,配送股金1万元,以替换员工应得的经济补偿金。其后的几年,这几十名原食品公司的职工不但每年依据上述协议领取1000元左右的红利,而且一直参与了该商店董事会的选举、重大事项的表决等管理活动。但是,由于法律意识的欠缺,这部分职工一直没有进行股东登记,也没有办理有关出资手续,只是在后来的增效中,将股权登记在了商店董事长的名义下。后来董事长意外身亡,商场内部随之上演了一场空前的股权争夺战。在这场拉锯战中,商店单方出示了职

2、工安置补充协议,主张这几十名职工的股权不能转让;如果转让,商店将无偿收回。对此,职工并不认可。于是一纸诉状将商店告上的法庭,请求法院依法判决职工安置补充协议无效,依法确认这些职工的股东地位,以及其享有的商店股权合法有效。法院认为,商店向职工配送的“股金”,仅是在些职工在职期间对该部分“股权”享有的部分收益权和表决权,仅是商店承诺给予该部分职工福利性的待遇,并非公司司法意义上的完整股权。且在其离退休或因其他原因终止、解除合同而离岗或离开时自动无条件地无偿收回,自离岗或者离开之日起不再享有任何性质的权利。因此,该部分职工获得的是基于协议约定而产生的财产性权利,并没有取得因出资实际所有并应该享有的股

3、东权利。专家分析:专家认为,根据约定,商店在取得破产财产所支付的对价里包括了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但经济补偿金并未由商店向职工实际支付,而是直接转为职工对商店的出资。职工安置协议实际履行后,也就意味着这几十名职工对商店实际出资到位,专家表示,安置协议中显示“为每名员工配送股金10000元”,事实上不是配送,而是这些员工基于实际出资取得的股权。如果说是带有福利性质的配送,性质上属于股权激励,公司为此首先要回购部分股权,再将收购的股权单方面配送给员工。而在本案中,商店实际上取得了相关的财产权利,其中包括食品公司员工所丧失的经济补偿金,而这部分股权也恰恰弥补了商店欠缴的部分资本。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商店

4、股东会对该部分职工出资的行为却持否定态度,决议欠缴出资由公司自有资金补足并授权董事长全权处理。专家认为,这种“虚资”面临合法性考验。专家给出的意见是:公司以自有资金补足股东欠缴的出资,会直接导致公司资本虚假,此举违反公司法的禁止性规定,所以该决议是无效的。同时,该决议否认了食品公司在职职工实际出资的事实,剥夺了他们依法享有财产权利,严重侵害了公司、公司股东以及公司债权人的合法权利。对于本案。专家一致认为,商店当初兼并过程中的配股行为,在公司内部事实上形成了“显名股东”和“隐名股东”,而这些“变通”在我国法律上还没有相关的规定,导致权利归属模糊和争议。而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企业兼并改制中都存在。专家强调说,虽然兼并程序不规范,但不能因此就轻易抹杀职工出资的事实,而商店股东会为争夺公司的经营权而集体违法,才是本案职工股权争议产生的根源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