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大疆是一家传统的制造商吗.大疆能够在无人机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原因有哪些.)大疆战胜3D Robotics,关键是什么.总结大疆产品创新的特点你认为大疆是一家传统的制造商吗.不是,我国制造业的传统优势是建立在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低成本之上的价格优势,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科技行业的劳动密集型环节随着近年来工资的快速持续上涨、土地空间日趋紧张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中国的低成本优势正在削弱,在东部沿海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已经出现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业链环节向中西部地区和周边更低成本国家转移的现象,甚至出现制造业向发达国家的回流那么中国制造业应向哪个方向转型升级.以大疆为代表的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崛起给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通过将传统的低成本加工制造能力、产业公地优势和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我国制造业完全可以实现由低成本加工制造领域的价格优势向创新型制造优势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以大疆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对于无人机等新兴行业而言,如何不断拓展应用边界、形成可持续的市场空间,是整个行业走向成熟面临的最大挑战同时,在原创技术的排他性方面,主导企业如果不能拥有足够高的技术门槛阻挡竞争对手,无人机这类行业有可能也会出现低端仿制、过度竞争乃至产能过剩的局面。
2)大疆能够在无人机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原因有哪些.1,CEO厉害2,创新之路3.企业文化坚持对產品和技术的极致追求,尊重梦想、追求纯粹,坚守内心的善良和真诚,為团队贡献力量,和公司一起成长同时,对大家有这样一些要求和期望:不官僚、不厚黑;有责任、有担当,不装傻发呆;直言不讳,不做老好人;建立品味和层次,注重品质和细节;不欺软、不媚上4.运营模式优秀.第一,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在大疆无人机投放市场之前,民用无人机的价格高企,而大疆“精灵”无人机的最低售价仅为5999元,一举将无人机价格拉低到1000美元以下,几乎只有国外同级别产品价格的一半,而三轴手持云台的价格约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成功进入广大普通民众的购买力范围第二,迎合大众市场的需求大疆主打产品—精灵无人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的产品模式以往大多数面向消费者的无人机需要组装方面的知识,市场局限于少数专业玩家而长期得不到普及,大疆则实现了小型无人机的“傻瓜”式操控第三,专注于不同的细分领域国内无人机企业专注一个领域进行深耕,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极飞主攻物流无人机、农业无人机;零度主攻大中型无人机、治安监控无人机第四,建立开放型生态系统。
国内民用无人机企业大都开放了二次开发平台,例如,2014年11月,大疆开放了针对精灵无人机系列产品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平台,鼓励开发者利用这套工具包开发适用于各自需要的应用软件,最核心的飞行控制平台也可单独出售给无人机开发者或其他厂商5,赶上时代1.抓住市场的“引爆点”2010年,法国Parrot公司推出了首架市场流行的小型航拍四轴无人机ARDrone;同年,GoPro推出高清晰运动摄像机,销售总额达到6400万美元GoPro运动摄像机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爱好者们尝试各种用途,开始有人将其搭载在无人机上使用但是搭载在无人机上的摄像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出现摇晃,造成拍摄画面不稳定大疆因此产生了专门为GoPro爱好者设计云平台的想法,之后又产生了做一台完整航拍飞机的想法深港地区国际化程度高,与发达国家有着广泛和密切的科技、经贸和文化往来,能够第一时间捕捉到世界产业的发展潮流尽管以大疆为代表的国内无人机企业进入多轴无人机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早,但是它们及时地抓住市场的“引爆点”并跟进大疆推出小型、手持垂直起降和傻瓜操作无人机最初的应用领域是航拍,但消费者迅速将其应用到森林巡防、线路维护、交通疏导、应急救援、体育比赛判罚、科研教学等领域,无人机送货更是被业界认为潜力无限。
由于新产品在出现的早期通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最先推出产品企业的市场地位并不牢固,技术不一定最优,商业模式也并不一定最完善,这就给后来的企业提供了赶超的契机一旦产品成熟、市场爆发,后来者也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2.基于核心技术的系统集成我国有哈工大、北航、南航等一批长期关注于航天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推动航天科技向前推进的同时也培养了一大批航天技术人才大疆的技术来源于汪滔在香港科技大学的毕业设计,其指导老师李泽湘教授重视将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创新结合汪滔在2006年创业之初致力于无人直升机的开发当多轴无人机市场涌现后,大疆在无人直升机方面的技术储备较为容易地利用于多轴无人机上科研机构对无人机原理的长期研究加上企业的产业化探索,使我国无人机企业掌握了高端飞行控制系统技术,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同时,我国无人机企业并不是完全依靠自己封闭式的发展,它们以核心优势为基础,将全球范围内最好的资源集中起来(如大疆利用GoPro的摄像系统),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3.创新能力与产业配套优势相结合无人机的技术水平较高、产业链长,涉及材料、仪器、仪表、加工、电子飞行控制等领域以深圳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地,也是世界IT产品制造业的主要中心,当地已形成非常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
同时,香港和广州有众多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集中了众多掌握先进技术和具有创业想法的人才在大疆所在的深圳南山科技园的的虚拟大学园内,聚集了57所知名成员院校,其中6所来自香港地区在珠三角地区设立IT领域的高科技企业,能够形成人才资源与产业配套优势的有机结合无人机产业通过共享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的配套体系,能够非常便利、高效和低成本地在珠三角地区完成几乎所有电子零部件的采购,一方面能够快速地将科技创新成果进行产业转化,另一方面也有效地降低了无人机的开发和生产成本,这也是只有以中国为基础的公司才能够实现无人机的低成本商业化量产随着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无人机产业链也进一步分工细化,在无人机产业链的各个模块上涌现出专业化的公司,分工的深化进一步拉低了产业的成本3)大疆战胜3D Robotics,关键是什么.第一,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在大疆无人机投放市场之前,民用无人机的价格高企,而大疆“精灵”无人机的最低售价仅为5999元,一举将无人机价格拉低到1000美元以下,几乎只有国外同级别产品价格的一半,而三轴手持云台的价格约为国外产品的五分之一,成功进入广大普通民众的购买力范围第二,迎合大众市场的需求大疆主打产品—精灵无人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行业的产品模式。
以往大多数面向消费者的无人机需要组装方面的知识,市场局限于少数专业玩家而长期得不到普及,大疆则实现了小型无人机的“傻瓜”式操控第三,专注于不同的细分领域国内无人机企业专注一个领域进行深耕,形成差异化优势例如,极飞主攻物流无人机、农业无人机;零度主攻大中型无人机、治安监控无人机第四,建立开放型生态系统国内民用无人机企业大都开放了二次开发平台,例如,2014年11月,大疆开放了针对精灵无人机系列产品的SDK(软件开发工具包)开发平台,鼓励开发者利用这套工具包开发适用于各自需要的应用软件,最核心的飞行控制平台也可单独出售给无人机开发者或其他厂商Solo还具备一些大疆无人机当时没有的高大上功能,比如可以编写飞行路线,为开发人员提供开放代码,提供响应式客户服务3D Robotics很快成为当时北美最大的消费级无人机制造商但在与大疆的竞争中,3D Robotics最终败下阵来,其结局以退出无人机的制造收场就其产品Solo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Solo无人机的GPS系统有时会出现连接问题,造成无人机有时会飞走或坠毁;摄像头重要的稳定装置万向节也面临生产延误,因此第一批上架的Solo没有安装万向节,无法拍摄照片和视频,而这恰恰是大多数消费级无人机的主要用途;Solo的售价远高于大疆产品,如拥有万向节和GoPro摄像头的Solo价格超过1700美元,而功能足以与前者相媲美的大疆精灵3专业版套装,价格仅为1300美元。
到2016年,甚至价格降到了1000美元此外,从产品系列来看,3D Robotics的产品过于单一,将赌注几乎全部押在Solo这一款产品上,而大疆则已形成强大而多元的产品系列迄今为止,大疆已有超过十款在售无人机产品,从产品结构来看,大疆无人机产品系列呈现金字塔形:最基础款的是精灵3,即2999元的入门级,其上陆续是精灵3高级版、精灵4、inspire系列以及最高端无人机“筋斗云”除了无人机产品,大疆还有云台相机灵眸系列、手持云台RONIN系列产品在获取关键组件、垂直整合的制造能力方面,3D Robotics也落后于大疆在推出无人机制造领域之后,3D Robotics转向提供软件服务,其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说:“我们退出了硬件市场,不再把消费者作为目标客户,部分原因是这个市场太难啃,”“大疆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很多人都栽在了它手上而此时大疆不仅占据了消费品级别无人机市场的领先地位,其在向救灾、赛事、电力、石油等行业或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方面也迈出脚步444总结大疆产品创新的特点大疆无人机的核心零部件都是国产的作为全球顶尖的无人机飞行平台和影像系统自主研发和制造商,DJI大疆创新始终以领先的技术和尖端的产品为发展核心。
从最早的商用飞行控制系统起步,逐步地研发推出了ACE系列直升机飞控系统、多旋翼飞控系统、筋斗云系列专业级飞行平台S1000、S900、多旋翼一体机Phantom、 Ronin三轴手持云台系统等产品不仅填补了国内外多项技术空白,并成为全球同行业中领军企业, DJI以“飞行影像系统”为核心发展方向,通过多层次的空中照相机方案,带给人类全新的飞行感官体验,使得飞行在普罗大众中皆能随心所欲一. 大疆创新分析1. 垄断性创新“我们可以毫不隐晦地说,是大疆开辟了民用无人机的市场大疆宣传与公共关系部总监邵建伙说,“创新最关键的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的过程大疆恰恰就是完成了消费级无人机‘从0到1’的这一步,即国际上流行一个词叫‘垄断性创新’,如果你的技术是开创了一个行业,领先优势就会是难以撼动的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内地学生汪滔创办了大疆,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研发生产用于直升机航模和多旋翼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彼时市场上还没有“消费级无人机”这个概念,大疆的产品大多通过一些专业网站或论坛销售,渐渐获得业内人士认可随后几年,多旋翼飞行器在全球兴起,在航拍领域的应用尤为常见大疆凭借其在飞控科技方面的研发积累涉足这一市场。
2013年1月,第一代大疆“精灵”面世,和以往的专业航拍飞行器不同的是,这款四旋翼无人机无需组装,“开箱即飞”,通过遥控器和智能就可以灵活控制,使航拍的技术门槛和成本大大降低,让普通人也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认识自己周遭的环境2. 连续性创新2013年初推出了一款售价高达1000美元的Phantom四旋翼飞行器,2013年度销售额达到1.30亿美元,是2012年销售额的三倍以上2014年11月26日,由大疆创新研发的航拍机新产品Inspire 1(大疆悟)在深圳亮相,大疆方面透露,大疆已占据全球小型无人机约50%的市场份额2015年8月5日,全球飞行影像系统领军企业DJI大疆创新于当日宣布推出面向入门级新飞手的“大疆精灵3标准版”航拍无人机3. 制度性创新有人说大疆不像一家中国公司,但这家企业更倾向于把自己称为“2.0版本”的中国企业公司创始人是‘80后’,这一代企业家成长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对宽松,再加上互联网的影响,很早就具备了国际视野,也抛弃了过去资源竞争、低价竞争这些零和模式邵建伙说,“2.0版本”中国企业直接跳过了早期的“中国制造”以低价、低附加值产品抢占市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