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871821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培养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习惯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而低年级正是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关键期 ”因此,针对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十分有必要。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个体学习习惯 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基础,但良莠不齐,有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坏的学习习惯,所以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因本人所教学科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这里着重谈谈二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一 、 注意力、倾听方面:学生年龄小,有意识的注意力差,持久性也不长,一节课40分钟,很难坚持到底,往往听了 一半就思想就开起了小差,或东张西望,随意说话,

2、或小动作不停。注意力不集中、不听讲是许多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二、学习方式方法上:由于年龄特点,学生还不能够共同探究、合作的学习。低年级学生自我表现欲较强,往往一句话还没有来得及听完整,一知半解时便抢着回答,听不进老师的建议和其他同学的发言。三、语言组织上:由于生活经验和积累的词汇少,语言单调、直白,即使明白了算理,口头表达时也常常说不清、道不明。针对以上几个方面学生常见的不足,我认为培养小学二年级学生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体学习习惯首先是培养学生“说”的习惯。教师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大胆练说。辅以“说”的策略,使学生善说。例如:在教学“同样多、多些、少些

3、”时,首先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即先摆出3个三角形,再摆出和三角形同样多的圆形。许多学生都很快摆出3个圆形,然后让学生想一想,即启发学生思考刚才摆的过程:为什么要摆3个圆形?学生就可借助刚才动手操作的演示,组织自己较简单的语言,最后让学生说一说“一个对一个地摆就是同样多”,“同样多是一样多”,“三角形摆3个,圆形摆3个”等等。这样,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达到抽象化,能借助较简单的语言把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即理解了“同样多”的含义,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手到、脑到、口到的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增强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课的最终

4、目标。其次是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愉快的周末时,笔者觉得套圈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直接说出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因此就特意设计了套圈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去体会,在玩中去体会套3个圈最多能得几分。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这个问题的难点,克服了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了成功,自信心增强了,注意力集中了,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培养了。二、培养学生群体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建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探究、讨论的学习习惯及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十几减8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 21-8=13 22-8=14 23-8=15 24-8=16 25-8=17 26-8=18 27-8=19 28-8=20这八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小组交流,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多、秘密大?话音刚落,情绪高涨的各组同学已围在一起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等到大组交流时,小组长们都争着第一个发言。竞争的诱惑给学生的思维带来了活力,学生们从中了解了有趣的规律,同时也促进了创新热情和创新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