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871820 上传时间:2023-05-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锡良版古代汉语教学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代 汉 语 教 学 大 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古代汉语 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属于语言学科的范畴, 并具 有工具课的性质。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培养他们阅读理解和研究古代文献的能力、 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的能力和从事文言文教学的能力。 修完此课, 学生 应能够顺利地阅读今人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阅读具有一定难度的无注释的文言文,能够借助工具书和古注阅读难度较大的古代文献资料, 会利用古代的文献资料和所学的古汉语知识理论分析研究汉语问题,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中学文言文教学任务。三、课程内容范围本课程的内容包括文选、 古代汉语

2、常识和词义分析举例三大部分。 其中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是讲授内容, 词义分析举例是自学内容。 教材中的文选, 以先秦两汉散文为主, 也选收了一些汉代以后的散文。为使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献语言,还选收了少量的辞赋、骈文、诗词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 即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可分为两大类型: 一是语言知识与理论,包括文字、词汇、语法、工具书、古注、古文标点、古文翻译、古汉语修辞、音韵、诗词格律等。二是与阅读古籍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姓氏名号、职官知识、地理常识、历法知识、文体划分、骈体文知识、辞赋知识等。其中古汉语的语言知识和理论是讲授的内容,古代文化常识是自学内容。讲授时,文选和通论的

3、学时比例分配为:文选约占 40% ,古代汉语常识约占 60% 。四、练习和作业练习是学好古代汉语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 要按照计划和讲授进度布置作业,定期检查批改,学生必须按时完成。作业成绩占学期末总评成绩的 10% 。五、教学时数本课程一般在第二学年开设,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完成,每学期 54 学时,共计108 学时。如作为全校的公共选修课开设,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一般为 54 学时。六、选用教材本课程选用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著的古代汉语 (商务印书馆出版) 教材。 教师应根据教材相关内容为学生开列参考书目, 以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进一步 学习的要求。七、教学方法

4、文选与古代汉语常识交叉进行, 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练习, 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知识。有条件的要制作电子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八、大纲编制的依据本大纲根据教育部关于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的要求制定。 教学大纲是参考性文件, 教师 在保证完成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前提下,可作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文 选一、文选是理解古代汉语知识与理论的语言材料,是学好古代汉语的基础。二、 教材中的文选, 是从大量古代文献中选择出来的典范作品。 编选注重思想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既有益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 同时又注意与古代汉语常识密切配合, 使学生通过学 习文选,认识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加深对古代汉语理

5、论与知识的理解。三、教材中的文选编成若干单元,与古代汉语常识内容相配合。四、 文选的讲授应以字、 词、 句的解说分析为主, 并结合古代汉语常识中的知识与理论进 行讲授,理论联系实际。五、 教师应将教材中的文选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讲授篇目, 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讲授的过程中要突出其示范性, 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教学能力; 一部分为自学篇目, 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第一单元文选精卫填海螟蜥传王子坊庐山草堂记游天都第二单元文选郑伯克段于鄢吕相绝秦句践灭吴燕昭王求士孙膑西门豹治邺肥水之战第三单元文选谏逐客书出师表戊午上高宗封事典论论文封建论原臣夸父逐日桃花源记蓝田县丞厅壁记岳

6、阳楼记传是楼记女蜗补天巫山、巫峡钻潭西小丘记大龙湫记齐桓公伐楚子产论尹何为邑范雎说秦王鸿门宴韩信破赵之战(节录)张中丞传后叙簟之战晏婴论季世触龙说赵太后陈涉起义汲黯(节录)论贵粟疏答李翊书(节录)(节录)留侯论报任安书同学一首别子固(节录)送孟东野序读史方舆纪要总叙第四单元文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季氏将伐颛臾子路从而后大卜皆知美之为美小国寡民谋功(上)逍遥游 (节录)秋水 (节录)齐桓晋文之事许行劝学 (节录)(节录)历山之农者侵畔五蠹 (节录)去私第五单元文选登大雷岸与妹书情采与朱元思书文选序滕王阁序离骚 (节录)湘夫人哀郢风赋(节录)刺世疾邪赋归去来兮辞别赋敌戒陋室铭赤壁赋第六单元文选(

7、周南)静女 (邶风)氓 (卫风)(魏风)蒹葭 (秦风)七月 (豳风)(小雅)十月之交 (小雅)生民 (大雅)(周颂)汉魏六朝诗:东门行焦仲卿妻 (并序)行行重行行观沧海赠白马王彪 (并序)咏史 (郁郁涧底松)(结庐在人境)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拟行路难 (对案)(阳关万里道)唐宋古体诗: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燕歌行北征岁晏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调张籍杜陵叟琵琶行 (并序)雁门太守行荔支叹长歌行五言律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山居秋暝渡荆门送别旅夜书怀商山早行晚晴孤桐七言律诗:和裴迪登蜀州乐亭送客阁夜登高登柳州城楼寄四州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安定城楼新城道中夜泊水村余年四十六感怀五言绝句

8、:鹿柴夜宿山寺鹧鸪词(之一)江雪柳桥晚眺七言绝句:(其四)峨眉山月歌邯郸冬至夜思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赤壁山行词:(西塞山前)菩萨蛮 (小山重叠)浣溪沙 (五里竿头)(春花秋月)浣溪沙 (一曲新词)望海潮 (东南形胜)(老夫聊发)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念奴娇 (大江东去)(似花还似非花)兰陵王 (柳阴直)渔家傲 (天接云涛)(风住尘香)六州歌头 (长淮望断)诉衷情 (当年万里)(更能消)祝英台近 (宝钗分)破阵子 (醉里挑灯)(醉里且贪欢笑)水调歌头 (不见南师久)第二部分古代汉语常识一、 古代汉语常识即古代汉语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 是从古代的语言材料中总结归纳出来的, 不仅是研究古代汉语

9、语言现象的工具, 还能够指导我们更加深入透彻地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含义。二、 讲授古代汉语常识部分, 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 记忆这些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利用这些知识与理论分析、研究实际语言问题的能力。三、教材中的古代汉语常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讲授内容,由教师在授课时重点讲授。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材中语言理论范围内的内容,如文字、词汇、语法、古注知识、音韵、修辞、 工具书等。 另一部分为自学内容, 由学生课下自己研读。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教材中与学习古代汉语密切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的姓氏名号、职官、地理、历法、文体知识等。绪论(讲授内容)一、古代汉语的研究对象1 、 “

10、古代汉语”概念2、文言和古白话3、古代汉语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文言语言二、古代汉语课的目的和要求1 、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培养文言文教学能力4、培养分析研究汉语问题的能力三、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2 、 “五四”以前:死记硬背3 、 “五四”以后:系统学习古代汉语知识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一)怎样查字典辞书(讲授内容)一、查检字音和字义1 、汉语字词典排列汉字的方法按音序排列 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按号码排列2、常用的查字音和字义的工具书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康熙字典 (体例 反切法 直音法 叶音法)汉语大字典二、查检词语和典故2 、 辞源辞海的编撰3 、 辞源辞

11、海的修订三、查检虚词和特殊词语助字辨略 经传释词 词诠古书虚字集释诗词曲语词汇释(二)汉字的结构和发展(讲授内容)“六书”与汉字的形体构造1 、 “六书”的产生、性质、名称、次第2 、 “六书”解析:象形指事 会意 形声 转注 假借二、形声字的结构形式与汉字的部首1 、形声字的六种结构2、部首三、汉字的形体演变与异体字、繁简字1 、汉字的形体演变篆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隶书对汉字形体变化的影响古文字 今文字2、异体字异体字的分类异体字形体的差异不能视为异体字的三种字3、繁简字简化汉字的方法 同音代替的简化字(三)古今词义的异同(讲授内容)、词义范围的差异1 、词义扩大菜睡2 、词义缩小宫瓦3

12、、词义转移暂汤、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1 、褒贬不同 复辟 爪牙 锻炼 谤2 、轻重不同 诛 感激(四)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讲授内容)一、词的本义1 、本义的定义2、探求词的本义二、词的引申义1 、直接引申义2、间接引申义三、考察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1 、音变2、形变(五)词类的活用(讲授内容)一、使动用法1 、动词的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名词的使动用法二、意动用法1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2、名词的意动用法三、名词用如动词1 、普通名词用如动词2、方位名词用如动词四、名词作状语1 、表示方位或处所2、表示工具或依据3、表示对人的态度4、表示比喻五、词类活用的条件1 、两个名词连用2、

13、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4、名词放在副词后面5 、名词、形容词放在“之” 、 “我”等代词前面6、名词后面用介词结构作补语7、名词用“而”连接时(六)古代汉语的词序(讲授内容)一、宾语前置问题1 、疑问代词作宾语如何 若何 奈何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是(此)之谓3、宾语用代词复指惟(唯)是(之)二、表示行为数量的词序问题1 、古今的差异2、古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讲授内容)一、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2 、古今汉语判断句的不同3 、 “者” 、 “也”的性质与作用4 、古汉语否定判断二、古代汉语判断句中“是”的性质和作用1 、 “是”的性质和作用2 、 “是”演变为判断词三、古代汉语判断句中“为、维、乃、即”的词性和作用四、判断句的活用(A)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