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56871432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指导书-2006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用纸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实 验 指 导 书课 程: 土木工程材料 专 业: 土木工程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试 验 要 求一、 认真学习试验指导书,了解试验目的、所需仪器,熟悉实验要领、实验步骤。二、 试验前教师检查予习情况,检查合格者方可进行试验。三、 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不得擅自更改试验方法。四、 认真、如实填写试验数据,独立完成试验报告。五、 试验结束后将仪器设备洗刷干净,摆放如初。水泥试验一、 取样水泥出厂前按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取样,取样数量不小于12kg。交货时水泥的质量可抽取实物试样以其检验结果为验

2、收依据,可在发货前或交货地取样和签封,取样数量为20kg,缩分为二等份。一份由卖方保存3个月,一份由买方按规定的项目主方法检验。二、 规试验项目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检测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能,即细度、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和水泥胶砂强度等四项指标。三、 检测方法及步骤1、 水泥细度检测方法(负压筛法):(1) 试验步骤:A、 开动负压筛析仪,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后停机。B、 称取水泥试样25克,置于筛子中,盖上筛盖,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分钟。C、 筛毕,将筛余物移至天平称其质量,精确至0.1g。(2) 结果及计算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计算结果精确至0.1%。水泥细度记录表试样质量(g

3、)25备注筛余物质量(g) 2筛余百分数(%)?结果评定、?2、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1) 试验步骤A、 试验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B、 水泥净浆的拌制:先将搅拌锅、搅拌叶片润湿,将500克水泥放入搅拌锅内。将搅拌锅放置在搅拌机锅座上并升至搅拌位置。开动搅拌机,同时徐徐加入拌和用水。慢拌120秒,停15秒,快拌120秒后停机(可采用自动控制搅拌)。取下搅拌锅。C、 调整试杆至与玻璃板接触,调整指针70(S值)。将拌和结束的水泥净浆立即装入圆模内,用小刀插捣并振动数次,刮去多余净浆。迅速放入标准稠度测定仪的圆模位置。然后放松,让试杆自由沉入水泥净浆。到试杆停止下沉或30秒

4、时记录指针读数。指针读数6365mm时为标准稠度。整个测试过程应在1分30秒钟内完成。如果指针读数超出6365mm范围,可调整用水量直至指针读数6365mm为止。(2) 试验结果精确至小数一位。标准稠度用水量记录表试验室温度() 21试验室湿度(%) 60水泥质量(g)500500500用水量(ml)150140145指针读数()5.08.06.0标准稠度用水量(%)?3、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1) 试验步聚A、 试验条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B、 将标准稠度的水泥浆立即装入圆模,插捣振动几次并刮平,然后放入养护箱内。记录加水时刻。C、 从养护箱中取出圆模放到凝结时间测定仪上,使

5、初凝时间测定试针由水泥浆表面自由下沉,当试针停止下沉,记录指针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测完初凝时间后,将圆模连同水泥浆试件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放在玻璃板上。当终凝时间测定试针在水泥浆表面未留下外环压痕时为水泥浆的终凝状态。记录到达初凝状态的时刻和到达终凝状态的时刻。(2) 结果计算初凝时间=初凝时刻加水时刻终凝时间=终凝时刻加水时刻凝结时间记录表试验室温度()备 注试验室湿度(%)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加水时刻时 分初凝时刻时 分终凝时刻时 分初凝时间分终凝时间小时结果评定4、 水泥体积安定性:(1) 试验步聚A、 试验条

6、件: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B、 试件制作:雷氏夹法:是将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装入预先准备好的弹性合格的雷氏夹中,用小刀插捣数次后抹平,盖上75g80g重的玻璃片。养护242小时。试饼法:是用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泥净浆75g左右,搓成小球放到表面涂油的玻璃板上轻轻颠动,使之成为直径70mm80mm、中心厚度为10mm、边缘渐薄的试饼,并用小刀将其表面抹光。养护242小时。C、 测试:雷氏夹法:量取雷氏夹指针之间的距离L0,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再量取雷氏夹指针之间的距离L1。试饼法:将试饼放入沸煮箱中沸煮3小时后观察表面。(2) 结果评定雷氏夹法:两试件的(L1- L0

7、)平均值不大于5mm时,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L1- L0)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试饼法:目测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无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如雷氏夹法与试饼法测定结果有冲突时,以雷氏夹法为准。试饼法记录表试验室温度()22备 注试验室湿度(%)70无裂缝、无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145检查记录第一块试饼?第二块试饼?结果评定雷氏夹法记录表试验室温度()备 注试验室湿度(%)两试件的(L1- L0)平均值不大于5mm时,水泥体积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L1- L0)

8、值相差超过4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水泥质量(g)500用水量(ml)试针编号12煮前指针距离L0()煮后指针距离L1()增加距离()两个结果的差值()平均值()结果评定5、 水泥胶砂强度:(1) 试验步聚A、 试件成型及养护试验条件:试件在型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50%。试件带模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0%。试件养护水槽温度201。试件制作:配合比:水泥:标准砂:水=1:3:0.5。一锅胶砂成型三条试体,每锅材料需要量水泥4502g、标准砂13505g、2251g。搅拌:先将搅拌锅、搅拌叶片用湿抹布润湿。把水加入锅内,再加水泥,把锅放在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

9、,低速搅拌30秒后,在第二个30秒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第三个30秒开始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搅拌30秒。停90秒,在第一个15秒内用胶皮刮具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在高速下继续搅拌60秒。或采用自动搅拌。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每个模槽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次。移走套模,从振实台上取下试模,用金属直尺以近似90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割动作慢慢向另

10、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在试模上作标记或加字条标明试件编号和试件相对于振实台的位置。养护:脱模应在成型后2024小时之间脱模。脱模后,试件立即作好标记放入201的水中(水平或竖直)养护。水平养护时,刮平面应朝上。养护期间试件之间间隔或试体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B、 强度试验抗折强度:将试件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方向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圆柱以50N/s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柱体相对侧面上,直至折断。抗压强度:半截棱柱体放入夹具中间,在整个过程中以2400N/s200N/s的速度均匀加荷直至破坏

11、。(2) 结果计算:要有计算过程抗折强度以三个抗折强度结果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中有超出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抗压强度以6个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平均值为试验结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超出六个平均值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的平均值为结果。如果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试验结果精确至0.1MPa。水泥胶砂抗折强度试验记录表龄期试件尺寸破坏荷载(kN)抗折强度(MPa)抗折强度代表值(MPa)宽()高()跨距()3天40401001.79?1.86?1.81?28天4040100水泥胶砂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龄期受压面积(2)破坏

12、荷载(kN)抗压强度(MPa)抗压强度代表值(MPa)3天4040=1600232.96?32.35?32.43?31.27?29.86?31.52?28天4040=16002建筑用砂试验一、 建筑用砂的表观密度(视密度)试验(标准方法) 1、试验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天平称量1000g,感量lg; (2)容量瓶500ml; (3)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 (4)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5)烧杯500mL。 2、表观密度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精确至1g。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 (2)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2

13、4h左右。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线平齐,再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精确至1g。 (3)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表面洗净,再向瓶内注入与第(2)步水温相差不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精确至1g。注:在砂的表观密度试验过程中应测量并控制水的温度,试验的各项称量可以在1525的温度范围进行,从试样加水静置的最后2小时起直至试验结束,其温度相差不应超过2。3、砂子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式中G0试样的烘干重量(g)G1试样、水及瓶总重(g)G2水及瓶总重(g)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10kg/m3;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砂子表观密度记录表试 验 次 数12备注干砂质量(g)300300水温: 20 瓶、砂、水的质量G1(g)878825瓶、水的质量G2(g)692630表观密度0(kg/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