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687140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2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工作站项目可行性策划书.doc(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编制依据21.3结论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42.1项目背景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83.1自然地理条件83.2 社会经济条件93.3 林业发展状况93.4 林业工作站建设现状10第四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144.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144.2 项目建设原则144.3 建设目标15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及实施进度175.1项目建设总体布局175.2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75.3 项目实施进度18第六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206.1估算范围206.2估算依据206.3投资估算206.4资金筹措22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2

2、37.1计划管理237.2质量管理237.3资金管理237.4物资管理24第8章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258.1政策扶持保障258.2资金投入保障258.3 组织管理保障268.4 质量控制保障26第九章 效益分析与综合评价279.1生态效益279.2社会效益279.3经济效益289.4评价结论28附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2、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工程咨询合同4、配套资金承诺函附图 XX市XX区林业工作站建设项目位置示意图33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重点防护林工程区XX市XX区林业工作站建设项目1.1.2 建设单位XX市XX区林业站1.1.3法人代表 1.1.

3、4 项目主管单位 XX市林业局1.1.5建设地点XX市XX区1.1.6 项目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1年,即2008年。1.1.7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是一些办公设备及工作器械等仪器设备的购置。包括:(1)办公自动化设备:笔记本电脑14台、台式电脑12台、打印机11台、传真机11台、复印机11台、摄像机1台、数码相机11台、音响设备1套。(2)调查、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工具:主要包括GPS定位仪13台、对讲机2台、高扬程喷雾机11台、油锯11台、森林防火设备及林业机械设备11套、望远镜11台。(3)制度图表制作:本项目拟制作林业站制度图表11套。 1.1.8 项目建设投资与资金来源该

4、项目总投资91.85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用85.45万元(包括办公自动化设备投资59.70万元,占总投资的65%;工作器械投资21.90万元,占24%;制度图表制作费3.85万元,占4%)占总投资的93%;其他费用3.84万元,占4%;基本预备费用2.56万元,占3%。拟申请中央预算投资45.93万元,占总投资的50%;地方配套45.92万元,占总投资的50%。1.2 编制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2)林业工作站管理办法;(3)国家林业局全国林业工作站体系建设规划(2002年8月);(4)全国林业工作站建设示范县试点方案;(5)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林业工作站建

5、设示范县试点工作的通知(办站字20014号);(6)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7)关于开展乡镇林业工作机构、队伍现状调查的通知(沪林200357号);(8)关于颁发农村基层林业工作站人员编制标准(试行)(人地编发19906号)。1.3结论该项目通过对林业站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林业站的办公条件,从而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法水平。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林业工作站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林业站职能,推动基层林业站全面参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有利于XX市林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营造更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迎接2010年XX市世博会的召开。同时对XX市尽快实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

6、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项目的实施,还将对华东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项目的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单位领导重视,机构稳定,人员素质较高,具备项目建设的各项条件。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背景林业工作站是林业的最基层单位,长期奋战在林业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为我国林业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我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深入推进,我国生态建设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林业站的责任日益加重,任务更加艰巨。但是,我国林业站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林业站建设进展缓慢,总体装备水平低下,工作

7、手段落后,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难以适应加强生态建设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实际需要。 “九五”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建设,XX市XX区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有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XX区以实现平原绿化达标和建设淮太流域生态防护林两大国家林业生态重点工程为切入点,开展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林业生态建设,开展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区活动。以加强林业建设,改造生态环境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自觉行动,以解放思想,拓展林业,调整结构,发展林业科研、服务,推进林业,筹措资金扶持林业的创新意识,全面开创了林业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努力实现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新突破,

8、使全区造林绿化呈现了崭新面貌。乡镇林业站及其他相近职能机构在区域林业建设和资源管护方面承担了各项重要职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林业工作站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但是林业工作站的建设与林业新的发展要求还有距离,区、镇两级林业工作站都迫切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区镇两级林业工作机构、优化设施、完备体系,为了以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迎接2010年XX世博会的召开, 为2010年XX世博会营造更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也为了提升XX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尽快实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目标,提出XX市XX区林业工作站重点区建设项目。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是加快林业发展和适应新时期林业发展战略的需

9、要 由于新时期林业发展思路的改变,社会对林业的需求已经由原来的“木材需求”转变为“生态需求”。林业工作站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宗旨,以强化林业站职能作用为重点。因此,乡镇林业工作站承担的各项任务更加繁重而艰巨,为使更好地履行所担负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林业建设中的基础保证作用,必须进一步加强基层林业站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林业站的整体水平,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2.2.2是充分发挥林业站职能作用的需要林业工作站是依法对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实行管理和监督,是组织和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个人发展林业生产和开展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基层事业单位。通过林业工作站的建设,加强了森林资源的管理、林业

10、行政执法的力度和林业科技的推广,并开展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配合有关单位搞好营造林生产管理等多方面、多形式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了林业站“管理、组织、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保障了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林业工作站是国家对林业生产经营实施组织管理的最基层机构,行使着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六项职能,在我国林业生态建

11、设以及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项目的建设,将使林业站的职能得以更好地发挥。2.2.3是实现XX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目标的需要2002年XX市出台了XX市绿化系统规划,其中提出: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城市人均公共绿地10平方米以上,达到国际生态环境优质城市标准。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林业已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新时期林业发展,林业的地位越来越高,林业建设任务以及对林业的投入越来

12、越大,处在我国林业建设最前沿的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管理林业生产经营的任务量成倍增加,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工作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加强基层林业工作站建设,可以优化布局、合理设置、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在林业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是实现XX市建设生态型城市目标的重要保证。2.2.4是保证林业安全发展的需要随着XX市城市森林建设的逐步推进,林地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不断提高,给林业技术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病虫害测报防治检疫工作需要加强,种苗技术需要提升,造林养护技术需要配套,森林植物群落需要研究,发展瓶颈需要突破,林业技术从量到质都应该有大的飞跃。加强林业工作站建设,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快速反

13、应的林业基层队伍,可以有效地保护林业资源,保证造林的科学性、合理性、连续性和体系建设的完整性,切实做好林业示范工程的规划、设计、监理及优良树种的引进、培育、推广及科研等工作,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建立防火体系,为保证林业的安全发展奠定基础。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3.1自然地理条件XX区位于东经1205312117,北纬30593116之间,地处XX市西郊,太湖下游,黄浦江上游,东与闵行区毗邻,南与松江区、金山区及浙江嘉善县接壤,西连江苏省的吴江、昆山两市,北与嘉定区相接。以XX城区为中心,东部河江交错,西部湖荡群集,内河航运具有天然优势,可通行50300吨货船,是江浙沪的重要水上通道。陆路交通31

14、8国道由东到西横贯全区,北有沪宁高速公路,南有沪杭高速公路,同三国道由东北到西南穿越东部地区,沪青平高速公路与318国道并行。陆路交通十分便捷,是XX市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的西大门。XX城区距XX市中心人民广场40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25公里。XX全区总面积669.7平方公里,占XX市总面积的十分之一。XX区已被列入国家长江中下游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规划实施区,境内有XX市最大的淡水湖泊淀山湖,面积约62平方公里,是XX市主要饮用水源和XX市重要水源生态建设区及保护区。该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其具有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无霜期长等气候特点。XX区境内地势平坦、河流

15、纵横,属长江三角洲古太湖流域的湖沼平原。地面高程在海拔2.8-4.8米之间,中部和南部较为低,北部吴淞江两岸及西部淀山湖地区较高,西南泖河地区湖荡成群。3.2 社会经济条件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58.4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完成财政收入122.2亿元,比上年增长6.2%。全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由2002年的5.5:61.3:33.2调整为2006年的2.2:62.9:34.9,呈现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态势。通过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建设,以及“一区一社一品”项目建设,全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不断显现和增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投资不断增加,社会资金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成为各类投资主体关注的焦点。3.3 林业发展状况自邓小平同志倡导全民义务植树以来,XX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建设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林业主要以农田林网、黄浦江上游(支流)和环淀山湖生态林、经济果林等为主。XX区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