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871403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基础知识强化(句子篇)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 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 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

2、。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 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

3、的互换。 “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 【链接考题】 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 (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

4、(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 【链接考题】 他是一个好人。 (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链接考题】 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 (分

5、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 【链接考题】 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 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 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

6、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 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 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

7、、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 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 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 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

8、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链接考题】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

9、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 (答案)【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

10、桥梁。 (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11、 (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 排列依据: 。 【七】标点符号 【备考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应考点】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 【链接考题】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表示语音的停顿; 、表示话没说完。 、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 ( ) 、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 ( ) 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

12、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所以选第种;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种;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种。 【专项突破】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 据说 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2、比较每组句子,在标点运用完全正确的一组后打“”。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

13、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我的爸爸常常这样说:“小孩子做什么事都不能三心二意。” 周总理接着说“好了,别生气了,再给你拿一份”!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

14、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链接考题】 (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 (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

15、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 (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 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 、 。 2、增补符号: 或 、 加 如:一定要中强安全教育。 3、保留符号: 、 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对调符号: 。 如:认真总经验结。 5、改换符号: 。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 5、菜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