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实践小结.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870703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岗位实践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岗位实践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岗位实践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岗位实践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位实践小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岗位实践小结我们走上中学数学教师的岗位,当然先得关注生存,站稳脚跟。但作为教师的发展来说,它只能是一个环节,不能也不应该成为永远。有人一辈子都停留在“关注生存”的阶段。比如,为了职称随便弄一篇文章,目的达到之日便是与杂志诀别之时。又比如,领导又怎样的脸色,他就有怎样的情绪;在网上下载教案,不是为了整合资源,而是为了应对检查;奖励和待遇是他工作的原动力,别人的评价成为他工作的晴雨表。这样的教师是非常可怜的。不是说他得不得到所需要的“东西”(比如职称和荣誉),而是说他的精神世界是缺失的。有人一辈子都没有超越“关注情境”的阶段。比如一节课后的反思,核心问题总是:我讲的怎么样。“我”“我的课”是他关

2、注的中心。也就是说,只是关心教学是否流畅、讲授与板书是否到位;而不是探寻学生的变化,关注学生是否理解,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学生。教师当然应该关注情境,探究如何教好一节课,如何使自己的演讲更具感染力,如何让多媒体的运用更加自如,如何有效地应对教学中的各种可能。但作为关注的焦点,他也只能是一个阶段,而不是永远。如果永远以这些为关注的焦点,我们的境界在哪里?如果没有高境界的支撑,我们又怎能永续发展?因此,当我们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应该是关注学生。关注情境,促进教师的发;关注学生,促进教师的发展。这两个发展是不同的,这就是“发展”和“科学发展”的区别。关注学生,我们就站在了教育的高度

3、。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的都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数学教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发展和完善人的活动中,在形成人的认识世界的态度和思想方法方面,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站在这样的高度,你就少了许多局限性,你才能理解,比如为什么强调三维目标,为什么提倡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为什么要新增一些内容,对传统内容还要重新定位等。我们的某些不解、行动上的不自觉确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适当的高度。站在这样的高度,你才能准确地把握数学教学的功能,从而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教育价值是教学设计的灵魂。一节课的失败,往往不是因为缺少构成这节课的基本要素,诸如问题情境,概念

4、的形成、解释和应用,正例、反例,一般性、特殊性,基本规律、注意事项;师生对话、学生活动;板书与板演、多媒体运用等,这些都到位了。但偏偏没有灵魂的统领。比如,概念一出来,就是关键词的解释,就是注意事项,就是规律的陈述,。不难看到,围绕概念的一切东西都有了,唯独没有学生,没有学生的感受,没有学生思考的机会,甚至阻塞了学生理解的可能。又如,开课展现背景,这个背景是现实的也蕴含着本节课的问题和本质。这里本来有一个观察、抽象,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但这个过程却被压缩了,这个情境也就不再出场了。你难道说他不是从“问题情境”出发的吗?但因为灵魂的缺失,“问题情境”蜕化为“剧前广告”。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学生的缺失,因为教师忘了“问题情境”的作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并为引领学生探索提供载体。我们不担心该讲的话讲了没有,该做的事做了没有,我们所担心的是,所讲的话、所做的事是不是在恰当的时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为了发挥每一要素的作用,我们必须站在这样的高度,站在这样的高度,我们的教学生涯才有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