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讲义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870560 上传时间:2024-01-0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0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高中化学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高中化学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高中化学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高中化学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讲义(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化 学 讲 义 第一次课 第1节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是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特征: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二、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三、化学科学的探究空间高中化学必修及选修科目 必修模块: 化学一 化学二 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 化学与技术 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与性质 实验化学化学探究的基本模式是: 提出问题观察思考提出假说收集证据、验证假说表达交流完善证据、得出结论。学好化学要做到: 重视化学实验的作用;重视科学方法的训练;密切联系实际;多渠道获取知识。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钠) 俗话说,水火

2、不相容。但你知道钠这样的活泼金属可以与水剧烈反应甚至在水上可以燃烧吗?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认识物质的性质是化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且只有深入地研究物质的性质,才能更好地利用物质为人类生产、生活服务。例如,通过对氢气的可燃性研究,可用作绿色能源和火箭的推进剂;通过对溴化银感光性的研究,制成了感光胶卷;通过对叠氮化钠(NaN3,在强烈撞击的情况下能快速分解并产生大量氮气)性质的研究,制成了汽车安全气囊由此可见,研究物质的性质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认识物质的性质呢?这就是本节我们要探讨的主要内容。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

3、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分类法 4、比较法:2 案例:对金属钠的研究1、钠的物理性质软、亮、轻、低、导(软质软,硬度小;亮银白色金属光泽;轻密度小,比水轻;低熔点低;导可导电、导热)思考:你在研究钠的物理性质过程中用到什么样的方法?提示:“软”观察用小刀切割钠的实验;“亮”观察钠的断面;“轻”通过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低”通过钠与水的实验,观察到钠熔成小球或通过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观察到加热时钠很快熔化;“导”首先通过分类法确定钠属于金属,然后根据金属的通性判断。2、钠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思考:在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4、通过这些现象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很快就燃烧起来,为什么?提示:现象结论或原因熔(溶化成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浮(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小。游(四处游动)产生的氢气不均匀,推动小球。鸣(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生的氢气冒出时发出声音红(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产生了碱性物质。 钠与水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如果钠粘在烧杯壁上,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引燃产生的氢气并使钠燃烧起来。(2)与O2反应:常温:4NaO22Na2O (白色固体);点燃或加热:2NaO2Na2O2 (淡黄色固体);【联想发散】Na2O和 Na2O2:Na2O属于碱性氧化物,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反应。如

5、:Na2OH2O2NaOH;Na2O2属于过氧化物,也可以与酸、酸性氧化物、水等物质反应,所不同的是,在这些反应中一般有氧气生成: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Na2O2可用与潜艇或宇宙飞船中的供氧剂。(3)与酸反应:非常剧烈,以致爆炸;(4)与盐溶液反应:可认为是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然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其实质都是先于溶液中的H反应)。【随堂作业】1、 一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成的。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比较 C观察 D分

6、类2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在自然界中存在游离态 B钠是一种灰色的固体C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D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土扑灭4在烧杯中加入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5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变成白色粉末,变暗,变成白色固体,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BC D6在鲜活鱼的

7、长途运输中,必须考虑以下几点:水中需要保持适量的O2,及时除去鱼排出的CO2;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现有两种在水中能起供氧灭菌作用的物质,其性能如下:过氧化钠(Na2O2):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Ca(OH)2(微溶)和O2。根据以上介绍,你认为运输鲜活水产品时应选择 加入水中,原因是 。7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描述是钠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A BC D8将2.3 g钠放入100 g水中,生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2.3% B等于4

8、%C2.3%与4%之间 D大于4%9.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钠浮在水面上;钠沉在水底;钠熔化成小球;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发出嘶嘶的声音;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 B.全部 C.D.10.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钾溶液 第二次课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氯)【复习导入】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和特性。那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

9、本程序是怎样的呢?板书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并归纳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研究氯气的性质一、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现象二

10、、 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与金属和非金属的反应三、 探究氯气的特性氯气能与水反应吗?实验验证氯水的漂白性: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呵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观察现象。1、氯气可以使湿有色布条褪色,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这个事实说明了什麽?2、氯水中有哪些物质?它具有哪些性质?在工农业生产中有何作用。【拓展延伸】 提问根据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的事实,推论氯气是否能与碱溶液反应?若能反应,请表述其产物并书写氯气分别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知识应用身边的化学】(学生看书第20页)过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后,人们往往要探究产生相关性质的原因,这就

11、是要涉及物质结构方面的问题,如:金属钠和氢气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与金属钠或氯气的性质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仅通过一般实验是无法解决的,还需要利用模型、假说等方法进行有关研究。板书3。化学探究过程中的模型与假说(引述)(1) 关于模型:(2) 关于假说:课本练习题讲解随堂作业1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A变红 B先变红后变白C变白 D不变2下列常用的干燥剂中,不能干燥氯气的是A浓H2SO4 B碱石灰C五氧化二磷 D无水氯化钙3特大洪水过后,受灾地区的水源常被严重污染,下列物质中能对污染的饮用水起消毒杀菌作用的是A生石灰 B明矾C绿矾 D漂白粉4下列反应发

12、生时,会产生棕黄色烟的是A金属钠在Cl2中燃烧 B铜在氯气中燃烧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金属钠在氧气中燃烧5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发生特大氯气泄露事故,多人伤亡,附近绿地全部枯黄。翻落的氯槽罐被移至水池,用某种物质进行处理,消除了危险源,这种物质最好是 。附近居民为防止吸入氯气而引起中毒,常用浸透某种物质的毛巾捂住口鼻,这种物质可能是 。ANa2CO3 BNaOH CNa2O2 DHClO6、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石蕊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起作用的主要成分是_。7、常用氯气给自来水消毒。某学生用自来水配制下列物质的溶液,不会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