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计注意.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68704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设计注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堂设计注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堂设计注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课堂设计注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课堂设计注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设计注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设计注意.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设计背景虽然当今课堂教学日新月异,教法纷呈,可师古法外却难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是:以往的课堂教学方法着重于一个“教”字而不是落在一个“学”字上,着重于“教”字即已经踏入了某种误区。教学的重心应当落在“学”字上,惟有如此,教育才能得到良性的持续发展。教学的根本之处就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乐于学习,如幼儿学步时大人要敢于放手,幼儿要乐于举步,无畏跌摔;似碧海初航时探索者勇于劈波斩浪无惧危险。其次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学习并善于学习,如学步初时的牵引护持,似初航时的海图后援。诸种学业中一国的母语是所有阅读理解的基础,是所有学科思维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必须承认语文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基石,是民族文化延续的

2、桥梁。而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营造这一平台的重要环节。二、设计创意1、本人以为语文课堂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作为最终目标:表达能力可分为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口头表达是基础,书面表达是上层建筑,但这种关系是螺旋梯进式的。在日常生活中口头表达占主体,口头表达充许更多错误的存在。社会生活中书面表达占主体,书面表达更注重表达的规范性(即语法要求)。2、就我们教学实际来讲,学习接触的教材绝大多数是书面表达的东西。我们必须面对的事情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些书面文章。阅读和理解书面文章就必须要明白该阅读些什么 ,如何理解,从哪里进行理解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必须提供给学生一种方法(即学习模式)。我们学生和老师是在

3、同一课堂中的,那么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模式:即适合学生学也适合老师教的模式,让学和教的人都明白该学些什么,该教些什么,明白如何学,如何教。3、这种既适合学生学又适合老师教的模式,其实更为注重学生的学,老师只是起监督辅导和道德引导作用。为了区别于常见的教学模式暂且将其称之为“学海导航”。4、“学海导航”就是体现自主合作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淡化教师的“教”强化学生的“学”,“教”变得模糊,却更强调教师的教学和知识素养,“学”显得建构化,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三、设计目标教学应当充分应用校园环境的压力和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欲望来调动他们更大的积极性和求知兴趣

4、。学海导航无法包办一切,恰恰相反,它只是给出一个大致方向,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去查阅资料并开动大脑和合作探究,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希望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学生研究问题,积极合作的好习惯。四、活动内容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绝对的主体,教学过程按“学海导航”分为四大部分:夯实基础、文本再现、文本探究、拓疆远航。根据不同的课文体裁进行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来完成,只在必要时才由教师加以指导。前三部分是要求学生大部分把握并理解,第四部分是提升拓展,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学生能把握其中一、二点即可。五、实施步骤、操作要点及工具(一)、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口头交流分享即可) A:文本来

5、源(作者及作品);B:作者生平和代表作;C:作家的文学地位(后人对他的评价)。D:背景:文本有关知识点补充说明(写作动机、地理概貌、风俗人情、民间艺术等)。要点:以上四点可以整合在一起成为一段介绍文字,可作为开场白(说话练习)。2、生字词把握:(板书出生字词、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A:生字词的音:找出生字词(或疑难字)并注音-注意多音字或通假字。 B:疑难字词的形和义:把握这些字词的结构和释义-注意一词多意、词类活用或古今异义词。要点: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学习利用工具书并掌握新词汇。(二)、文本再现(板书出文章主旨及段落内容)1、阐述或明确文章主要内容(简单的几句话);2、文本

6、的具体内容A:写了哪些事(事件、情节、论据或科普知识点);B:写了哪些人(神态、肖像、语言、心理、动作等);C:写了哪些环境(景物、社会和物体)D:写了哪些场面(人、事、物活动的地方,要注意细节);E:作者表明了哪些观点或者是什么立场。3、作品思路:将文章分段(层),概括段意,明确文章体裁。要点: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内容,能概括段意并明确文章主旨,对于古文要能复述。(三)、文本探究(板书出表达手法、修辞及其相关语句,或佳词妙句并解析)(1)、文本的表达技巧:1、文本的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议论、说明。 其中描写、抒情是重点。2、文本的表现手法(即表达技巧或艺术手法):A: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

7、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扬结合、象征等手法;B: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等;C: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悬念和释念、实写与虚写等;D: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3、文本的材料安排:主与次、详与略、繁与简。4、文本的结构:承上启下、悬念、照应、铺垫等。5、修辞手法(佳词妙句):比喻、借代、拟人、夸张、排比、反问、设问、衬托、反复、反语、用典、顶针、互文、对文、节缩、合叙、对偶、比兴、避讳、叠词、婉辞、避复、连及、列锦等。(2)、文本的语言风格(佳词妙句):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

8、;2、含蓄隽永、含蓄委婉;3、清新明丽、清新雅致;4、形象生动;5、绚丽飘逸;6、婉约细腻;7、幽默讽刺;8、雄浑;9、豪放;10、沉郁;11、悲慨; 12、俊爽;13、冲淡;14、旷达;15、音律和谐;16、整散结合等常用术语。(3)、作者的情感价值观:文本体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观,人生观或思想感情。(4)、文言文句式:1、一般句式和特殊句式。A、一般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疑问句;B、特殊句式:主语倒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2、固定句式:又称“固定词组”或“固定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类:A、表达陈述语气的有:“有所、无所、有以、无以”等;B、表达疑问语气的有:“何所、安所、何以

9、、奚以、无以”等;C、表达反诘语气的有:“何(奚)为、何(奚) 为、何(奚) 以为、何之有、有何于、奚有于、于何有、何有、不亦、何用、焉用、奚用”等;D、表达推测语气的有:“得毋、得无、得微、得非、毋乃、无乃”等;E、表达感叹语气的有:“何其、何之、何等”等;F、表达否定语气的有:“独唯、唯独、非独、非徒、非直、岂独”等;G、表达比较语气的有:“孰与、与孰、与其孰若(不若、不如)、与其宁(抑、亦)”等。BR 要点:明确文本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段并找出相关的语句(段)进行简析。熟悉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并能用现代文表述。(四)、拓疆远航-综合运用与创新(板书出对文本的质疑、体会及相关创作)(1

10、)、文章的体裁及表达概述1、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2、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A:描写的作用是:主要是再现自然景色、事物情状,描绘人物的形貌及内心世界,使人物活动的环境具象化。B:描写的要求:a、全文统一于一种语调、语气和气氛 -描写中的所有事物都只加强一种感觉印象。任何削弱或改变这种感觉的都要删去。b、动作-现代读者拒绝在为描写而描写上花费时间。他们需要在整个描写中有行动和动作。 c、许多感觉印象-作者运用词语诉诸读者的五种感觉器官,使他们感觉到作者所描述的一切。d、活跃的、生动的图象-好的描写包含着能使你看见并深深记住的图画。(美威廉W韦斯特提高写作技能)3、抒情:A:

11、直接抒情:直接抒发作者对事物的感情。B:间接抒情:在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过程中渗透作者的感情。C:主要方式有寓情于事和寓情于景两种。4、议论:A:在记叙文中,议论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出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是在关键处的画龙点睛之笔。B: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议论的过程即论证主要有立论和驳论。5、诗歌的表现手法: 诗歌的表现手法很多,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毛诗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2)、我的体会:(陈述总结也可以用问题的形式让小组讨论)1: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运用各种艺

12、术手法,进行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等描写上分析作品人物,须准确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挖掘出作者在人物形象上积淀的爱憎之情,这是准确理解作品主旨的首要一步。2:意境的创设或意象的呈现:谈谈作者是如何达成情景交融进而营造意境的,通过什么样的艺术手段创造意象的;3:联想对比:与其它作品中的人、事、环境、从表达技巧上作出比较;4:文本的思想内涵在当代的教育意义(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或二者兼有)。(3)、我的批评:1:我来淡淡文本的整体构思:指体裁、题材、表达手法的选择及语言的组织和完成;2:值得借鉴之处:我欣赏的人物、意境意象及字词句段等并说出理由;3:我不满意之处:文本的遣词造句、材料组织的不足之处

13、或思想的时代局限性等;4:我看文本:从想象、构思、感情、意境、语言和气势等任一方面进行评价。(4)、我的创作:1:我会如何构思这篇文章(或举例相似题材结构的文章作比较);2:仿写文中精彩句子(朗读,与同学分享、评议);3:我的作品(读后感、随笔及仿写的诗词或片段)。要点:能进行人物分析、提出问题(质疑)和创作(随笔)练习。【效果与评估】通过实际运用,语文课堂上答案不再是惟一,学生拥有了自主思想的权利;语文课堂上不用再等待老师的金口玉言来宣判他们思考结果的生死;语文课堂充满了新奇的变数,他们成了把握课堂进程的主导者;语文课堂上涌动起不羁的思想,闪烁着灵性的火花;语文课堂上沉默生变主动了,调皮生变可爱了;仿佛有一支点石成金的手指,让一切的灰暗变得有了迷人的光彩,有了无可言表的灵性。学生改变了坐等现成的心态,他们在积极主动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了求知的兴趣。此时,教师不再是学习的灌输者而是全面的监督者和人生的引导者,这促使教师必须要有更全面的学识素养,能够随时为学生决疑解惑。表面上教师在课堂中是轻松了,但实际上是更有压力了,它要求教师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道德素养。/FONT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