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6869475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兽医知识100问2.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兽医知识100问 编者按: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1010年为农民办实事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农业部兽医局组织编写了乡村兽医知识100问,现在中国兽医协会网、中国兽医网陆续发布,供全国乡村兽医培训学习。 第一篇 乡村兽医概要 1.什么是乡村兽医? 乡村兽医是指尚未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经登记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人员。 2.乡村兽医有什么权利? 乡村兽医可在规定的乡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并根据其服务内容收取相应的费用;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3.乡村兽医应履行什么义务? 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

2、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4.乡村兽医在我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中有什么作用? 乡村兽医主要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5.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 实行乡村兽医登记制度,有利于加强乡村兽医从业管理,提高乡村兽医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保障乡村兽医合法权益,保护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 6.哪些部门受理办理乡村兽医登记手续?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受理办理乡村

3、兽医登记手续。从事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的乡村兽医由县级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和监管。 7.哪些人才可以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1)取得中等以上兽医、畜牧(畜牧兽医)、中兽医(民族兽医)或水产养殖专业学历的;(2)取得中级以上动物疫病防治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职业技能鉴定证书的;(3)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连续5年以上的;(4)经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培训合格的。 8.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时应提交哪些材料? (1)乡村兽医登记申请表;(2)学历证明、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或者乡镇畜牧兽医站出具的从业年限证明;(3)申请人身份证明和

4、复印件。 9.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时需要交费吗? 不需要交费。 10.申请办理乡村兽医登记需要多长时间?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颁发乡村兽医登记证;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11.什么是乡村兽医登记证? 是国家对审核合格的乡村兽医颁发的证明。乡村兽医登记证由农业部规定格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统一印制,由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核发,载明乡村兽医姓名、从业区域、有效期等事项的证件。 12.乡村兽医登记证终身有效吗? 乡村兽医登记证有效期五年。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的,应当

5、在有效期届满三个月前申请续期。 13.乡村兽医可以跨乡镇或到城区从业吗? 不可以。 14.乡村兽医要定期接受培训吗? 乡村兽医要定期接受培训,至少每两年要接受一次培训。 15. 乡村兽医的诊疗活动包括哪些? 动物阉割、普通病治疗、当地政府未列入免疫计划的动物传染病的免疫等。 16.乡村兽医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需要固定的从业场所和必要的兽医器械吗? 需要。 17.乡村兽医可以兼任村级动物防疫员吗? 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优先确定乡村兽医作为村级动物防疫员。 18.乡村兽医可以参加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吗? 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乡村兽医参加执

6、业兽医资格考试,鼓励取得执业兽医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第二篇 动物疫病的预防和免疫接种 19.什么是动物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什么防控方针? 动物疫病包括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我国对动物疫病采取“预防为主”的防控方针。 20.什么是传染病?传染病有什么特点?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传染性的动物疾病,称为动物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以下特点:(1)有病原体,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病原微生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2)有传染性和流行性;(3)有免疫性,被感染的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4)可以预防,通过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

7、径,改善饲养环境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21.传染病病程发展有什么规律? 动物传染病病程大多数情况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即潜伏期、前驱期、明显(发病)期和转归期(恢复期)。 22.什么是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机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向体外排出的动物。具体说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包括患病动物和带菌(毒)动物。 23.什么是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方式,侵入另一个易感动物所经过的途径。传播方式是指动物传染病病原体更换宿主的方法,通常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类 24.什么是易感动物? 对某种传染病具有感染性的动物称为易感动物。 2

8、5.防治传染病应抓好哪些环节? 防治传染病应抓好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传染源;二是传播途径;三是易感动物。 26.什么是一类疫病?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一类疫病是指对人与动物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预防、控制、扑灭等措施的疫病。发生一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立即派人到现场,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调查疫源,及时报请本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疫区范围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对疫区实施封锁。必要时,上级人民政府可以责成下级人民

9、政府对疫区实施封锁。(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封锁、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等强制性措施,迅速扑杀疫病。(3)在封锁期间,禁止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流出疫区,禁止非疫区内的易感染动物进入疫区,并根据扑灭动物疫病的需要,对出入疫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采取消毒和其它限制性措施。 27.什么是二类疫病?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二类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等措施,防止扩散的疫病。发生二类动物疫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

10、区。(2)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隔离、扑杀、销毁、消毒、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接种、限制易感染的动物和动物产品及有关物品出入出等控制、扑灭措施。 28.什么是三类疫病?发生三类动物疫病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三类疫病是指常见多发、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控制和净化的疫病。发生三类动物疫病时,当地县级、乡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的规定组织防治和净化。 29.什么叫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应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人畜共患传染病是指由共同病原体引起的、在流行病学上有关联的人和动物的疾病。农业部公布的主要人畜共患病包括:牛海绵状脑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

11、病、炭疽、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日本血吸虫病、猪乙型脑炎、猪型链球菌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157 : 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放线菌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Q热、禽结核病、利什曼病。 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时应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迅速报告疫情;(2)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和查清疫情来源;(3)隔离和处理患病动物;(4)封锁疫点、疫区;(5)受威胁区要严格防范,防止疫病传入受威胁区;(6)兽医和卫生部门密切协作,共同在现场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和人间疫情的处置工作;(7)解除封锁。 30.我国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

12、制技术规范包括哪些? 农业部制定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技术规范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技术规范、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猪瘟防治技术规范、新城疫防治技术规范、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技术规范、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规范、牛结核病防治技术规范、传染性法氏囊病防治技术规范、马立克氏病防治技术规范等。 31.什么是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根据免疫接种进行的时机不同,可将其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大类。 32. 免疫接种包括哪些途径和方法? 免疫接种的途径包括:肌肉、粘膜、皮肤等。 免疫接种的方法包括:饮水免疫法、滴鼻点眼免疫

13、法、刺种免疫法、皮内注射免疫法、皮下注射免疫法、肌肉注射免疫法等。 33.什么叫疫苗?如何购买、运输和保存疫苗? 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1)购买。购买的疫苗应必须当面检查,凡无瓶签或过期,或瓶子有裂纹,或瓶塞松动,或无详细说明书,或瓶内疫苗性状与说明书上所叙述的不符,均不要购买。(2)运输。运输前须妥善包装,防止碰破流失;运输中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温度要求进行运输,避免日光暴晒,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目的地。(3)保存。保存疫苗时,应仔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掌握疫苗的保存要求,按照规定的保存温度进行保存;按照疫苗的品种和有效期分类存放;建立疫

14、苗进出库管理台帐;在保存过程中,应保证疫苗的包装完整无损。 34. 使用疫苗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阅读有关说明。疫苗使用前,要详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了解疫苗的用途、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等。(2)用前检查。检查疫苗瓶外观,存在以下情况时不得使用:疫苗瓶破损、瓶盖或瓶塞密封不严或松动、无标签或标签不完整(包括疫苗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批号、出厂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超过有效期、色泽改变、发生沉淀、破乳或超过规定量的分层、有异物、有霉变、有摇不散凝块、有异味、无真空等。(3)疫苗使用。不需要稀释的疫苗,先除去瓶塞上的封蜡,用酒精棉球消毒瓶塞。需注射途径接种的疫苗,在瓶塞上固定一个消毒的针头

15、专供吸取药液,吸液后不拔出,用酒精棉包裹,以便再次吸取。给动物注射用过的针头,不能吸液,以免污染疫苗,弱毒冻干苗或需要稀释后才能使用的疫苗,按要求加入专用稀释液,可用生理盐水或纯净的冷水稀释,不能用含氯的自来水和热水稀释。吸取和稀释疫苗时,必须充分振荡,使其混合均匀。(4)剩余或残留疫苗的处理。剩余或残留疫苗液的处理。已经打开瓶塞或稀释过的疫苗,必须当天用完,未用完的疫苗经加热处理后废弃,以防污染环境。吸入注射器内未用完的疫苗应注入专用空瓶内同前处理。 35. 乡村兽医免疫接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按照免疫程序,选用适宜的疫苗。 (2)免疫前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掌握动物健康状况。凡是有病、体质瘦弱、幼小、年老、怀孕后期的动物都应暂缓接种。 (3)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