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酒导学案.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86893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春酒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9、春酒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9、春酒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9、春酒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9、春酒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春酒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春酒导学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春酒导学案 设计者:姚治锁 审核;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2感受文中的风俗美、人情美,理解文章表现的思乡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 1品味文章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细节描写 2体会琦君散文结构严谨,写人传神,文笔流畅的特色。 【学法指导】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观点。通过阅读注释和查工具书等方法解决生字词。【资料链接】(1918 ) 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浙江永嘉人。14岁就读于教会中学。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在司法部门工作了26年,并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

2、大学中文系教授。后定居美国。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内有烟愁、细纱灯(获中山文艺创作奖)、三更有梦书当枕、桂花雨、细雨灯花落、读书与生活、千里怀人月在峰、与我同车、留予他年说梦痕、琦君寄小读者、琴心、菁姐、七月的哀伤以及琦君自选集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 ) 门槛( ) 过瘾() 凑()齐 酬( )谢煨炖( ) 两颊() 家醅( ) 橄榄( ) 薏( )仁米2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 落幕:过瘾: 挑剔:一马当先:顾名思义:如法炮制: 兴高采烈: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5遍 ,思考并回答: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有什么意义?4想一想,作者怀念的

3、仅仅是家乡的春酒吗?请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并积累思乡的名句三句写下来。5、通过以上预习,你对本课还有什么问题 ,请写在下面以便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解决。自我评价: 学科长评价: 老师评价:二、课堂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朗读学习目标与学习重点难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检查预习效果(各小组两人一组相互检查,将检查结果向各学科长汇报,学科长汇总后再向老师汇报,并作简单评价。)(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对下列问题先自行思考,后两人一组相互交流探讨,再小组交流完善,最后在全班交流展示,师生进行多元化评价)1文章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合在

4、一起的?2作者回忆儿时过年、喝春酒、喝会酒这几件事,有何意义?3文章结尾写道:“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怀念的仅仅是家乡春酒的味道吗?4、课文中有许多细节写得很有情趣,表现出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浓浓的感情,请举例说明 。例如: 尤其我是女孩子,蒸糕时,脚都不许搁在灶孔边,吃东西不许随便抓,因为许多都是要先供佛与祖先的。 (五)当堂检测:1、指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兴高彩烈 拘束 如法泡制 挑剔 B故弄悬虚 家醅 莫明其妙 招徕 C囊荧映雪 荸荠 引精据典 淳朴 D即物起兴 熹微 龙吟凤哕 譬喻 2、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判断

5、有误的一项是() A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峰似的。(比喻) B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设问) C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引用) D原来我的小花猫也是个酒仙呢!(拟人) 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成语。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峰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领头,带头) (2)八宝酒,是八样东西的酒,那就是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再加两粒橄榄。(从名称想到所包含的意义) (3)今年,我也,泡了八宝酒,用以供祖后,倒一杯给儿子,告诉他是“分岁酒”,喝

6、下去又长大一岁了。(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4)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情绪热烈) 4、本文描写生动传神,说说下面句子所运用的方法及其好处。 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靠,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 (六)通过这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可以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语言特色、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方面去写。)三、拓展延伸:(一).结合文章,解释下列加点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词语。(1)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2)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行了。”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问题。

7、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和乡下所谓的八盘五、八盘八(就是八个冷盘,五道或八道大碗的热菜)不同,城里酒席称之为“十二碟”(大概是四冷盘、四热炒、四大碗煨炖大菜),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所以乡下人如果对人表示感谢,口头话就是“我请你吃十二碟”。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

8、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的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多少,她总是笑咪咪地说:“大约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5、简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 6、我为什么每年正月都“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 7、结合上下文回答,为什么母亲会“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了酒似的”? 8、通过喝会酒你能了解故乡人的哪些品质? 9、文章母亲说的“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一句话有什么含意?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