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868853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自测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是刚地弓形虫的终宿主B.中华按蚊是马来丝虫的中间宿主C.野猪是斯氏狸殖吸虫的转续宿主D.猫是华支睾吸虫的保虫宿主2.感染期的定义是( )A.寄生虫感染宿主的阶段B.寄生虫感染终宿主的阶段C.寄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D.寄生虫的幼虫阶段3.需夜间检查诊断的寄生虫病是( )A.丝虫病 B.疟疾 C.旋毛虫病 D.血吸虫病4.只需要一种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弓形虫 C.蛔虫 D.疟原虫5.结

2、肠内阿米巴成熟包囊内核的数目通常是( )A.1个 B.2个 C.4个 D.8个6.旋毛虫的主要保虫宿主是( )A.人 B.犬 C.猪 D.牛7.生活史中只有滋养体期的寄生原虫是( )A.阴道毛滴虫 B.蓝氏贾地鞭毛虫C.弓形虫 D.杜氏利什曼原虫8.对怀疑为黑热病的患者,首选的检查方法是( )A.免疫学检查 B.外周血涂片检查C.骨髓穿刺涂片检查 D.肝脏穿刺涂片检查9.在外界环境中,虫卵抵抗力最强的寄生虫是( )A.蛔虫 B.猪带绦虫 C.鞭虫 D.血吸虫10.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主要是因为( )A.河流少 B.无传染源C.人群抵抗力强 D.无钉螺11.疟原虫的主要致病时期是(

3、 )A.红细胞外期裂殖体 B.红细胞内期无性体 C.红细胞内期配子体 D.子孢子12.在人体肝胆管内寄生的寄生虫是( )A.丝虫 B.旋毛虫 C.华支睾吸虫 D.钩虫13.包虫在人体内的寄生部位常见于( )A.脑 B.肺 C.眼 D.肝14.目前,治疗阿米巴病的首选药物是( )A.海群生 B.丙硫咪唑 C.吡喹酮 D.甲硝唑15.人体感染肺吸虫有可能是因为( )A.喝溪水,吃溪蟹、淡水鱼 B.吃淡水虾、荸荠,喝生水C.喝溪水,吃海蟹、川卷螺D.吃溪蟹和蝲蛄,喝溪水16.蛔虫感染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经皮肤 B.经口 C.经呼吸道 D.经媒介昆虫叮咬17.生活史中可以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寄生虫是

4、( )A.布氏姜片吸虫 B.细粒棘球绦虫 C.猪带绦虫 D.微小膜壳绦虫18.用药物治疗后, 虫体不能排出人体外的寄生虫病是( )A.肝吸虫病 B.姜片虫病C.丝虫病 D.钩虫病19.原虫感染的宿主免疫类型多属于( )A.消除性免疫 B.无获得性免疫C.带虫免疫 D.伴随免疫20.马来丝虫病晚期病人常见的症状或体征是( )A.下肢象皮肿 B.乳糜尿 C.丝虫热 D.阴囊象皮肿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2分)1.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免疫逃避机制主要为( )A.抗原变异 B.抗原伪装

5、C.释放可溶性抗原D.改变宿主的免疫应答 E.解剖位置的隔离2.常伴发于免疫低下或免疫缺陷患者的寄生虫感染有( )A.粪类圆线虫 B.弓形虫 C.疟原虫D.包虫 E.肺孢子虫3.下列哪些寄生虫病属于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A.疟疾 B.日本血吸虫病 C.蛲虫病D.贾第虫病 E.包虫病4.属于土源性蠕虫的寄生虫有( )A.旋毛虫 B.华支睾吸虫 C.钩虫D.鞭虫 E.蛔虫5.虫卵排出后立即对人具有感染性的寄生虫有( )A.蛲虫 B.细粒棘球绦虫 C.蛔虫D.猪带绦虫 E.牛带绦虫6.人生吃或半生吃动物肉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 )A.弓形虫 B.日本血吸虫 C.旋毛虫D.包虫 E.华支睾吸虫7.经间接

6、或直接接触可能感染的寄生虫有( )A.钩虫 B.阴道毛滴虫 C.疥螨D.蓝氏贾第鞭毛虫 E.耻阴虱8.外周血液涂片检查可能查到的寄生虫有( )A.钩虫 B.阴道毛滴虫 C.丝虫D.疟原虫 E.并殖吸虫9.弓形虫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有( )A.经口感染 B.经破损的皮肤粘膜感染 C.经呼吸道感染D.经媒介昆虫感染 E.经胎盘感染10.蛔虫在人群中感染普遍的原因主要是( )A.雌虫产卵量大B.虫卵在外界抵抗力强C.生活史简单D.感染期幼虫污染外界环境严重E.个人卫生习惯不良11.可引起人皮下包块或结节的寄生虫有( )A.猪带绦虫 B.细粒棘球绦虫 C.华支睾吸虫D.曼氏迭宫绦虫 E.卫氏并殖吸虫12

7、.常引起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的寄生虫病有( )A.疟疾 B.蛔虫病 C.旋毛虫病D.弓形虫病 E.肺吸虫病三、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寄生虫病的三个流行环节是_、_、_。2.旋毛虫成虫的寄生部位在_。3.蛲虫雌虫通常在夜间爬到_(部位)产卵。4.钩虫成虫在小肠寄生,以_为食。5.丝虫的感染期是_。6.犬是细粒棘球绦虫的_宿主。7.生食淡水鱼、虾有可能感染的常见寄生虫是_。8.牛带绦虫孕节片的子宫分支数目为_支。9.日本血吸虫的主要致病虫期是_。10.蛔虫引起的外科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_。11.寄生在组织内的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时期是_。12.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的常见病原体是_。

8、四、判断说明题(认为正确的,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否则该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10分)1.钩虫幼虫在人体肺部移行时所引起的病变,属于幼虫移行症( )说明理由:2.生食荸荠、菱角等水生植物有可能感染布氏姜片吸虫( )说明理由:3.脑型疟疾主要是由间日疟原虫引起的( )说明理由:4.阴道毛滴虫只寄生在女性阴道内( )说明理由:5.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并非都是经口感染的( )说明理由: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1.终宿主2.伴随免疫3.带虫者4.寄生虫六、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何谓寄生关系?寄生与共栖、互利共生如何区别?2.寄生虫感染人体的方式(途径

9、)有哪些?并举例说明之。3.人是如何感染囊虫的?临床上常见的囊虫病有哪些类型?4.简述间日疟再燃与复发的机制?七、论述题(共2题,18分)1.试述疟疾贫血的发生机制(8分)2.根据旋毛虫的生活史特点,试述旋毛虫病的临床过程及急性期临床表现(10分)人体寄生虫学试卷标准答案: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 2.C 3.A 4.C 5.D 6.C 7.A 8.C 9.A 10.D 11.B 12.C 13.D 14.D 15.D 16.B 17.D 18.C 19.C 20.A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ABCDE 2.ABE 3.BE 4.

10、CDE 5.BD 6.ACE 7.BCE 8.CD 9.ABE 10.ABCE 11.ABDE 12.CE【评分标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给分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小肠壁3.肛门周围4.血液5.丝状蚴(感染期幼虫)6.终宿主7.华支睾吸虫(肝吸虫)8.15-30(支)9.虫卵10.胆道蛔虫症11.组织型滋养体(大滋养体)12.耐格里属阿米巴、棘阿米巴(或耐格里阿米巴)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幼虫移行症是指动物寄生蠕虫幼虫侵犯人体引起的病变。, 姜片吸虫囊蚴在荸荠等水生植物上结囊,人食入而感染。,脑型疟主要是

11、由恶性疟原虫引起的。, 还可寄生在泌尿系统和男性生殖系统。, 如钩虫寄生在小肠,经皮肤感染。【评分标准】不说明理由,不给分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寄生虫成虫或有性生殖期所寄生的宿主。2.非消除性免疫的一种类型,指寄生虫感染后诱导宿主产生的获得性免疫对其体内成虫无作用,仅对再感染的幼虫有作用。3.指体内感染有寄生虫但无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4.营寄生生活的低等小动物(或动物性寄生物)。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 寄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造成损害的一种共生关系(2分)寄生与共栖、互利共生的区别主要在于共生的两种生物之间的利

12、害关系,寄生是一方有益,另一方受害;共栖是一方有益,另一方无害;互利共生是双方都受益(2分)2. 经口感染,如蛔虫、鞭虫 经皮肤感染,如钩虫、血吸虫 经媒介昆虫叮咬感染,如疟原虫、丝虫 经接触感染,如阴道毛滴虫、疥螨 自体感染,如猪带绦虫囊尾蚴 经胎盘感染,如弓形虫【评分标准】以上感染方式答4种即可,少答1种扣1分,每种感染方式没有举例说明或举例错误扣0.5分3. 人体感染囊虫的方式分自体(内、外)感染和异体(虫卵经口)感染(2分) 囊虫病常见临床类型: 皮肌型 脑型 眼型 无症状型(2分)4. 再燃疟疾发作停止后,残存在红细胞内的少量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再度繁殖起来而引起的疟疾再次发作(2分) 复发疟疾发作停止后,红细胞内疟原虫全部被清除,疟疾的再次发作来源于肝细胞内迟发性子孢子(2分)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0分)1. 疟原虫寄生坏红细胞害(2分) 脾功能亢进(2分) 免疫病理损害(型变态反应导致溶血)(2分) 骨髓造血功能抑制(2分)2. 临床过程:幼虫侵入期(肠道期)感染后第1周(2分)幼虫移行期(急性期)感染后第2-3周(2分)肌肉内幼虫成囊期(恢复期)感染后第4-6周(2分) 急性期表现(4分)1)发热 2)肌痛 3)颜面部及全身水肿 4) 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皮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