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课文教学.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868152 上传时间:2023-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读课文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精读课文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精读课文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精读课文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读课文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读课文教学.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精读课文教学 西夏四小:瞿燕彬在语文教材内容中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我认为在对待精读课文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任务是理解和积累。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准确理解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要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我在授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一篇精读课文时,把文中重点词、句找出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词句的意思:如,“像一股从地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

2、我挤”、“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要把地球敲响”等,这些句子都用很形象的手法描写对象,可以在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培养语感和审美情趣,加强对文章的理解。此外,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文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较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体现了让学生自己选择练习内容,自己选择练习方法的思想。二、要重视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朗读有助于真切地感受课文,

3、有助于因声明义,领略课文的精妙之处,有助于增强语感,以声传情。它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主要方法。正确流利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能读懂课文,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学习读书。在春天的小雨滴滴滴这一课中,多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春雨之声、之形、之品,十分形象、生动,有意境、有情趣。因此,要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去思考。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地读。读的形式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要善于用指导朗读和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教学中应尽量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

4、指导,遇到长句子或学生部容易读好的句子,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三、逐步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 在精读课文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默读的指导。面对低年级的学生教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靠自我控制是比较难的,难免就难养成默读的好习惯,也难以学着静心去领悟。因此,当我面对一群集中力不集中的低年级的学生,我会要求学生不指读,不动嘴唇,不出声音。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也更利于思考。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在学生默读课文之时,我会鼓励学生边读边动笔圈点,画出重点,标出疑问。并且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主动提出问题。这样子便更有益于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课文。 四、给学生独立、充分的思考空间。 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

5、、质疑问题。这是落实自主、独立、创造性阅读的基本条件。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生活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的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是对阅读材料的某些部分特别喜爱、特别受感动或特别受启发;可以是就自己认为重要的部分(词、句、段)或主要的问题发表见解;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的评价或对课文的补充、修正。如:在春天的小雨滴滴滴中,会有很多学生问:“为什么文章的课题要用到那么多个滴?”“为什么说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透过现象看到问题的本质,对本文而言就是感悟春雨美的不同层次,从而对学生进行三维建构。总而言之,在教学当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所以教师要善于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于再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把理解逐步引向深入;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点拨和讲解,努力做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精读课文教学的过程中,要贯穿以学生为主的思想,不搞分条缕析的讲解,而由学生从文正整体入手。自主阅读,整体感知;然后抓住关键部分,前后联系,上下贯通,理解内容;最后再回到全文,认真品味,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读。 浅谈精读课文教学 西夏四小:瞿燕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