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6867652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医学与临床诊断的辩证关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诊断与临床之间的辩证关系 放射医学的发展放射医学从出现至今只有100多年的历史,1895年,德 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一种未知射线,这种光有非常强的穿 透力,伦琴当时认为很神奇,他就根据圣经希伯来书上, 取希腊文“基督”的第一个字母X为名,称为X光,即基督 之光。因为发现X光,伦琴于190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在实验中发现,X光能穿透肌肉,却不能穿透骨骼,利用 这个原理,伦琴给他的妻子拍了一张手骨X光片,引起了医 学界的关注,1896年X线就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诊断疾病,形成了放射诊断学,并奠定了医学影像学基础。X线是一种电磁波,波长0.0006 50nm,具有四大特性:1、 穿透性是

2、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都可产生电离效应,电离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也是需要进行防护的 原因。X线照射人体会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若超过容许 辐射量,则可产生放射损伤;我们既要消除不必要的疑虑 或恐惧,又要重视防护问题,尤其是对孕妇、小儿患者和 长期接触射线的工作人员。1963年美国科学家cormark发明了用X线投影数据来重 建图像的数学方法,1969年英国工程师hounsfield基于这些 理论制成第一台头颅CT机,1979年这两位科学家获得诺贝 尔奖,现在把CT值得单位定位Hu,来纪念这位科学巨人。1973年美国

3、的物理学家保罗.劳特伯尔开发出了基于核 磁共振现象的成像技术,1980年被医学界用来做诊断工具, 2003年这项技术获得了诺贝尔奖。自20世纪后期到现在,随着CT、MRI、PET-CT、超声、 分子影像等众多新技术的出现,医学影像学获得了迅猛发展, 并在临床诊疗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X线检查虽然是重要的临床诊断方法之一,但还有其他 方面的限制。在疾病的早期,行X线检查时,往往无阳性发现;另一种情况是X线检查不能使病变显影,如支气管内膜 结核,尽管痰菌阳性,但也不能从照片上做出诊断。随着CT的出现,鼻窦及乳突的X光片已经退出了历史 舞台,随着MRI的出现,脊髓造影、膝关节造影逐渐被取代, C

4、T和MRI对疾病的诊断正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但并不能 完全取代X线检查,一些部位如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仍主要依 靠X线检查,骨骼关节系统和胸部由于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 X线检查也作为首选。二、影像诊断的特点放射诊断主要是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分析,归纳与综合而 做出的,影像学检查在临床医学诊断中的价值是肯定的,但 应出其诊断的确立是跟据影像表现而推断出来的,并未直接 看到病变,影像诊断有时可能与病理诊断不符,这是影像诊 断的限度,在进行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材料,互相印证, 才能做出真确的诊断。放射诊断的结果有三种情况:(1)肯定性诊断:如骨折、脑出血、胃溃疡、食道癌等。(2)否定性诊断:排除了某些疾病,

5、比如脑血管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无法区分脑出血和脑梗塞,做CT检查 可能表现为正常,因为脑梗塞在24小时内不显影, 但可以排除脑出血;但是,否定也有一定的限度,因为从发病到出现X线表现 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脑炎,早期CT上常无异常,隔期复查, 发现片状阴影。另外,有时,在X线片上未见到骨折,但CT检 查却能发现骨折纹,只是骨折断端没有错位;有时,在CT片上 未见到骨折纹,但是,在MRI上显示出隐匿性骨折或骨挫伤。 不同的成像技术观察病变的角度不同。(3)可能性诊断:即通过检查,发现了某些X线征象,但不 能确定病变的性质,因而列出几个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进行 其他检查,如穿刺、腔镜等综合分析。

6、北京的李铁一教授,是我 国著名的影像学专家,出版的著作胸部疾病鉴别诊断中,他 对于一个X线征象,就可以提出5种可能性诊断,然后结合临 床其他检查进行鉴别。三、影响放射诊断的因素(1)缺乏特征性:病变具有特征性X线表现者不多,多数 情况下,表现并无特征性,同样的X表现,可以在不同的疾 病中出现,即所谓的“异病同影”。例如:肺部弥漫性病变, 双肺全部或大部分可见,弥漫磨玻璃影,斑片状影,小结节 影,网状影,具有这种表现的疾病总共有200多种,常见的 也有20多种,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特发性肺间质纤 维化,过敏性肺炎,尘肺,结节病等;单纯从影像的角度很 难鉴别。再如头颅CT检查,见到双侧苍白球

7、对称低密度影, 这可能是CO中毒的表现,也可能是食物中毒,如误食变质 的甘蔗,这时就得结合临床病史。如果在头部CT上见到片状低密度影,有多种可能,在病 理上所有能引起脑组织水分含量增多的疾病及脱髓鞘疾病, 如脑梗塞、脑炎、CO中毒,HIE、脑囊虫及转移瘤引起的水 肿,星形细胞瘤,脑挫伤等;往往需要CE检查,获得更多信 息,综合分析。另外,同一种疾病也可因发展阶段不同或类型不同而出 现不同的X线表现,即所谓“同病异影”如脑囊虫病,是由 猪肉绦虫卵在脑组织内发育成囊尾蝴,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不一样的:1、囊泡期:此时是囊尾蝴的活体。CT上表现为囊状低密 度,囊内可见头节,周围无水肿;2、胶样囊泡期

8、:此时囊尾蝴刚刚死亡,囊壁增厚,周围水 肿;3、结节期:囊虫进一步收缩,囊壁厚,水肿减轻,呈环形 或结节样强化;4、钙化期:表现为脑内散在点状高密度影。这样就给鉴别诊断带来了难度。(2)时间:有些疾病可以于发病的同时即在影像上表现出 来,如骨折、脑出血等,而有的从疾病发生到影像上出现异 常表现,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如脑梗塞,需24小时后才能在CT上表现出低密度影;头颅外伤的迟发血肿,早期CT检查表现正常,但隔期复 查可发现颅内血肿;所以,外伤病人我们建议要进行复查。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起病后10天以内,甚至两周,虽 然临床症状已经很明显,但X线检查仍不能做出诊断。脑炎早期,在CT上不一定能看到

9、阴影,以前有一个病人, 发热,头痛,做CT检查正常,病人就回家了,10天以后, 用担架抬着来了。再做CT,发现,颞叶脑脓肿。还有一个病人,左侧髋关节疼痛,做CT检查,未见异常,他也没再做其他检查,结果半年后,在来检查,CT显示左侧股骨头坏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3)空间尺度的大小和量的多少:当疾病比较轻微时,往 往不易被发现,如很少量的气胸,在胸透、胸片上常无阳性 表现,但CT可以发现;原则上,观察细微病变,应选择CT 或 MRI。心包积液,当小于300毫升时,胸片上表现正常,而不表现 为心影增大;胸腔积液量少于250毫升时,肋膈角正常,而无圆钝表现;(4)检查设备的性能:检查设备的分辨率直

10、接影响图像的 清晰度,从而影响诊断,如胸部透视的清晰度较差,不如胸 片清楚,更不如CT,有时在CT片上见到多发小结节,在胸 透检查上显示正常,没看到,病人就抱怨,其实从科学上讲 很正常,不同的设备成像效果不一样,而不是人的水平问题, 可是老百姓并不是科学家;如果设备陈旧、老化,将导致诊 断水平下降。因为根本就没看清楚,也就谈不上明确诊断了, 有时外院的片子拿到哈医大会诊,结果著名专家一看就把片 子扔了,没法看,重做。(5)角度:病变从某一角度上看很清楚,然而,从另 一角度上看可能就不能发现,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 肋骨实际上已经骨折了,但在胸部正位片没发现骨折,有 时,隔期复查又发现了骨折,

11、这让医生很尴尬,我们常说 让患者拍张胸片,大家印象中的胸片就是胸部正位片,其 实胸片还包括侧位片,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片;胸部正位 片没发现骨折,可能在斜位片见到多处骨折,就肋骨骨折 而言,我不建议拍侧位片,因为左右肋骨在侧位片上重叠, 即使发现有骨折,也很难分清是左侧还是右侧。侧位胸片 可以观察中叶肺不张及炎症、叶间胸膜积液、心脏形态等; 当然,也可以做CT肋骨三维重建,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 病变,非常清楚直观。(6)病人是否配合:拍片时要求病人,保持静止状态, 有时病人躁动,不配合,这时如果勉强照相,其图像必然 模糊不清,难以诊断,容易造成医患纠纷,所以,临床医 生在预料到病人不能配合的情况时

12、,应使用镇静剂,待病 人稳定后再做放射检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冲突。有时病 人来做胸透,状态很不好,不能站立,而血气胸,胃肠穿 孑L,肠梗阻等疾病,立位观察效果最好,而卧位则可能漏 诊,所以,如果病人实在不能站立,可以做CT检查,躺 在那就可以了。四、选择适当的影像检查选择适当的影像检查很重要,因为不同的成像技术在诊断中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对某一种疾病的诊断,可能用 一种检查就可明确诊断,也可能一种检查不能发现病变,而 另一种检查则可确诊,也可能是综合几种成像手段与检查方法才能明确诊断。因此,就需要了解不同的成像手段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 作用与限度,以便能选择恰当的一种或综合应用几种成像手 段,

13、来进行诊断。近几年影像界提出来的一个新概念,叫比较影像学, 这是近年来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是指对疾病的影像诊断 采用最有效、最能获取准确诊断价值的优先的影像诊断的 方法,每种影像检查手段都有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各项检 查能从不同角度对疾病进行分析和比较,掌握了比较影像 学,不但能使患者就诊费用减低,减少不必要的检查损害, 还能提高诊断效率,比较影像学探讨各种影像技术在诊断 疾病中的作用与限度,这不仅使医生了解到不同影像检查 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为临床在工作中能 为不同的患者选择更合理准确的有关影像检查,提供了具 体方法的优化选择,熟识各种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与限 度,合理选用。有些病人认为价格高的检查就是好的,有一步到位的想 法,其实任何检查都不可能一次就全面诊断疾病,有的病人 头外伤,直接要求做MRI检查,其实MRI显示颅骨骨折远不 如CT,五、放射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辩证关系1、放射诊断不等于临床最终诊断,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应该经常沟通和交流,2、临床症状与影像表现不一定有因果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