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6866725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 小学8年级 数学上册 轴对称教学案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人教版初中数学精品教学资料轴对称轴对称(一)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在生活实例中认识轴对称图 2分析轴对称图形,理解轴对称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认识轴对称,能够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 2经历观察、分析的过程,训练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对丰富的轴对称现象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促进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等一般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教学难点 能够识别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 教具准备 师:1天安门、蝴蝶、窗花、脸谱等图片 2多媒体课件 3投影仪 生:剪刀

2、、小刀、硬纸板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对称的世界中,许多建筑物都设计成对称形,艺术作品的创作往往也从对称角度考虑,自然界的许多动植物也按对称形生长,中国的方块字中些也具有对称性对称给我们带来多少美的感受!初步掌握对称的奥秒,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一些图形的特征,还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与和谐 轴对称是对称中重要的一种,让我们一起走进轴对称世界,探索它的秘密吧!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第十二章:轴对称今天我们来研究第一节,认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导入新课 师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观察它们都有些什么共同特征 生甲这些图形都是对称的 生乙这些图形

3、从中间分开后,左右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 师对称现象无处不在,从自然景观到分子结构,从建筑物到艺术作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品,人们都可以找到对称的例子现在同学们就从我们生活周围的事物中来找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例子 生丙我们的黑板、课桌、椅子等 生丁我们的身体,还有飞机、汽车、枫叶等都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回答得真好,大家举了这么多对称的例子,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问题,我们来研究一下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演示多媒体课件) 观察 如图1212,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案(折痕处不要完全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就剪出了美丽的窗花 观察得到的窗花和图1211中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学生讨论

4、、探究) 生甲窗花可以沿折痕对折,使折痕两旁的部分完全重合 生乙不仅窗花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重合,上面图1211中的图形也可以沿一条直线对折,使直线两旁的部分重合 生结论这些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 师太好了!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即(点击课件、屏幕显示):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这时,我们也说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 师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的概念后,我们来做一做 (屏幕显示) 取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将纸对折,并用小刀在纸的中央随意刻出一个图案,将纸打开后铺平,

5、你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案了吗?与同伴进行交流 (学生操作、讨论,教师指导) 生我们经过操作、讨论、交流得知:位于折痕两侧的图案是对称的,它们可以互相重合 师很好,由此我们进一步了解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个有关对称轴的问题有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但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却不止一条,有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甚至有无数条,大家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 你能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吗?分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图(1)有四条对称轴;图(2)有四条对称轴;图(3)有无数条对称轴;图(4)有两条对称轴;图(5)有七条对称轴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

6、,看屏幕(演示折叠过程) (1) (2) (3) (4) (5) 接下来,大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屏幕显示) 生甲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生乙可是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一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每组都是两个图形,能不能说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呢? 师乙同学的观察能力很强,提的问题非常好像这样,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屏幕显示上图中的两个成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点) 好,接下来我们做练习来巩固所学内容 随堂练习 (一)课本P30练习 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你能指出它的对称轴吗?(

7、图略) (学生口答) 生甲图(1)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过蝴蝶头和尾的直线 生乙图(2)也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过第一架飞机头和尾的直线 生丙图(3)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中间那条竖直的线 生丁图(4)不是轴对称图形图(5)是轴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 师大家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已能判断轴对称图形并找出它的对称轴了 (二)P31练习 下面给出的每幅图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吗?如果是,试着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找出一对对称点答案:图(1)(3)(4)中的两个图案是轴对称的,图(2)不是其对称轴及对称点如图 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了解了轴对称图形及有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

8、轴对称的特点,区分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课后作业 (一)课本习题1211、2、6、7、8题 (二)预习课本P31P33内容 活动与探究 课本P31思考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吗?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全等吗?这两个图形对称吗? 过程:(学生操作)在硬纸板上画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再用剪刀将这两个图形剪下来看是否重合再在硬纸板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将该图形剪下来,再沿对称轴剪开,看两部分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结论: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全等,并且也是成轴对称的 轴对称是说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而轴对称图形

9、是说一个具有特殊形状的图形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和轴对称图形,都要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重合;如果把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部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反过来,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它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1212 轴对称(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了解两个图形成轴对称性的性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轴对称图形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点,发展空间观察 2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培养学生认真探究、积极思考的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探索,促使学生对轴对称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10、,活动与探究的过程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学生具有一些初步研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轴对称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 体验轴对称的特征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探讨了轴对称图形,知道现实生活中由于有轴对称图形,而使得世界非常美丽那么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师很好,那么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轴对称的性质 导入新课师大家观看大屏幕,再思考 如下图,ABC和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

11、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线段AA、BB、CC与直线MN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并做小范围讨论) 生甲图中A、A是对称点,AA与MN垂直,BB和CC也与MN垂直 师能说明理由吗?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还有什么关系吗? 生乙ABC与ABC关于直线MN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设AA交对称轴MN于点P,将ABC和ABC沿MN对折后,点A与A重合,于是有AP=AP,MPA=MPA=90所以AA、BB和CC与MN除了垂直以外,MN还经过线段AA、BB和CC的中点 师这位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分析得也很有道理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我们把经

12、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师下面大家来画一个轴对称图形,并找出两对称点,看一下对称轴和两对称点连线的关系 学生画完后,用投影仪演示同学们所画的图形 师我们可以看出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一样,对称轴所在直线经过对称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 归纳图形轴对称的性质: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类似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称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下面我们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探究1如下图木条L与AB钉在一起,L垂直平分AB,P1,P2,P3,是L上的点,分别量一量点P1,P2,

13、P3,到A与B的距离,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活动: 1学生用平面图将上述问题进行转化,先作出线段AB,过AB中点作AB的垂直平分线L,在L上取P1、P2、P3,连结AP1、AP2、BP1、BP2、CP1、CP2 2作好图后,用直尺量出AP1、AP2、BP1、BP2、CP1、CP2讨论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探究结果: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即AP1=BP1,AP2=BP2, 师能用我们已有的知识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学生讨论给出证明 证法一:利用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下图,在APC和BPC中, APCBPC PA=PB. 证法二:利用轴对称性质 由于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将线段AB沿直线L对折,线段PA与PB是重合的,因此它们也是相等的 带着探究1的结论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探究2如下图用一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