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6863273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农药化工集团-重庆第六人民医院(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表一、评价报告基本情况报告编号渝职防现评字2015第02号评价类别现状评价项目名称风险类别严重报告编制人汪运建设单位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联系人徐勇项目地理位置重庆市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场调查人员汪运、田平调查时间2015.1.15采样、检测人员朱冰峰、杜航、宋云波等采样检测时间2015.1.28-30建设单位陪同人员徐勇、刘奕报告评审专家雷勇、鲜莉、席刚、代兴碧、何长春评审时间2015.4.23二、项目简介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西部唯一的大型农药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2

2、008年由沙坪坝区井口镇搬迁至长寿化工园区。农化集团主要生产“丰产牌”农药系列产品。农药乐果原粉曾两获国家银质奖,40%乐果乳油、40%氧乐果乳油等均为原化工部优质产品。产品不仅畅销全国各地,还远销欧洲、非洲、中东、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企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现有员工600余人。三、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氢氧化钠、盐酸、二甲基丙烯胺、氯丙烯、二甲胺、氯、二氯乙烷、硫代硫酸钠、杀虫双(单)、黄磷、三氯化磷、亚磷酸、亚甲基二乙腈、双甘膦、甲醛、过氧化氢、草甘膦、氨、氧乐果、苯、乐果、硫酸、硫化氢、甲醇、乙腈、乳

3、化剂、粉尘(活性炭粉尘、熟石灰粉尘、聚合氯化铝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情况一览表评价单元工种/岗位接触人数作业方式每班接触时间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杀虫双(单)分厂胺化酸化工段8人巡检1h氢氧化钠、盐酸、二甲基丙烯胺、氯丙烯、二甲胺、噪声、高温氯化磺化工段氯化工序8人巡检1h二氯乙烷、氯、氢氧化钠、噪声磺化工序8人定点1h二氯乙烷、氢氧化钠、硫代硫酸钠、噪声调酸结晶工段8人巡检1h盐酸、二氯乙烷、杀虫双(单)、噪声浓缩离心8人巡检1h二氯乙烷、杀虫双(单)、噪声干燥12人定点1h杀虫双(单)、粉尘、噪声、高温杀虫单包装水剂调配定点15min氢氧化钠、噪声双甘膦分厂三氯

4、化磷合成工段液氯汽化8人巡检1h氯、噪声反应釜16人巡检2h黄磷、氯、三氯化磷、噪声精馏塔8人巡检1h三氯化磷、噪声亚磷酸合成工段HCl吸收塔12人巡检40min盐酸、噪声水解釜16人巡检2h三氯化磷、盐酸、亚磷酸、噪声双甘膦合成工段缩合釜20人巡检1h甲醛、盐酸、亚甲基二乙腈、氨、双甘膦、亚磷酸、噪声结晶离心12人巡检1h甲醛、盐酸、双甘膦、噪声草甘膦分厂草甘膦合成工段氧化釜24人巡检1h过氧化氢、双甘膦、草甘膦、活性炭粉尘、噪声结晶16人巡检2h草甘膦、噪声离心16人巡检2h草甘膦、噪声干燥24人定点2h草甘膦、双甘膦、粉尘、高温、噪声产品调配4人定点0.5h草甘膦、异丙胺、乳化剂、噪声母

5、液处理工段母液池12人巡检80min甲醛、盐酸、氨、草甘膦三效蒸发巡检氯化铵、噪声、高温中和氧化巡检氨、过氧化氢、噪声包装分厂水剂车间草甘膦包装线10人定点5h草甘膦、异丙胺、乳化剂、噪声灌装车间(一)杀虫双包装线10人定点5h杀虫双、噪声氧乐果包装线10人定点5h氧乐果、苯、噪声乙酰甲胺磷包装线10人定点5h乙酰甲胺磷、噪声水胺硫磷包装线定点5h水胺硫磷、噪声灌装车间(二)乐果包装线10人定点5h乐果、苯、噪声乙酰甲胺磷包装线10人定点5h乙酰甲胺磷、噪声水胺硫磷包装线10人定点5h水胺硫磷、噪声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废水处理站石灰乳配制6人定点45min粉尘(熟石灰)混凝剂投加6人定点30mi

6、n粉尘(聚合氯化铝)加酸3人定点15min硫酸收集池3人巡检30min甲醛、二氯乙烷、氢氧化钠、杀虫双、草甘膦、双甘膦、硫化氢调节池巡检30min硫酸、硫化氢沉淀池巡检30min二氯乙烷、硫化氢水泵房巡检10min噪声风机室巡检5min噪声空压站6人巡检1h噪声冷冻站6人巡检2h氨、噪声循环水站6人巡检2h噪声总配变电所6人巡检2h工频电场、噪声原料罐区10人巡检1.5h氢氧化钠、盐酸、甲醛、过氧化氢、氨、二甲胺、噪声分析质检分析楼12人定点1h石油醚、氯仿、四氯化碳、异丙醇、苯、丙酮质检处10人定点3h甲醇、乙腈机修车间8人定点有维修任务时接触噪声、锰及其无机化合物、电焊烟尘、电焊弧光、臭氧

7、、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合计392人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重点评价因子的综合分析,本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于工作场所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盐酸、氢氧化钠、硫酸、二氯乙烷、氯丙稀、二甲胺、氯、黄磷、三氯化磷、亚磷酸、甲醛、苯、氨、亚氨基二乙腈、过氧化氢、乐果、氧乐果、双甘膦、草甘膦、水胺硫磷、乙酰甲胺磷、杀虫双(单)、聚合氯化铝粉尘、熟石灰粉尘、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一览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检测点数(个)不符合点数(个)符合率粉尘其他粉尘30100%化学因素硫酸20100%氨30100%三氯化磷30100%二氯乙烷50100%苯4010

8、0%氧乐果20100%乐果20100%氢氧化钠40100%盐酸60100%氯气40100%甲醛50100%物理因素噪声(8h等效声级)23195.65%工频电场20100%合计 68198.53%四、评价结论与建议4.1评价结论职业卫生综合评价一览表序号评价内容评价依据评价结论1总体布局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符合2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符合3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符合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9、(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符合5职业病防护用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T11651-2008)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第620号)基本符合6建筑卫生学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符合7辅助用室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符合8应急救援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基本符合9职业卫生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

10、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7号)基本符合10职业健康监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49号)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2007)基本符合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2012年版)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273号),本项目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的农药制造,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通过对本项目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并

11、对照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和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本项目存在的化学有害因素以“高度危害”和“中度危害”为主,其中氨、硫化氢、氯气、氯丙稀、黄磷、有机磷农药等化合物属于“高度危害”,甲醛、硫酸、苯属于“极度危害”;氨、氯气、硫化氢、苯、甲醛、黄磷等化合物列入了高毒物品目录(2003年版);硫酸、甲醛、苯还是确认人类致癌物(G1),对人体健康潜在危害大。硫酸、氢氧化钠、液氨、盐酸、三氯化磷、二甲胺等物质腐蚀性强,一旦发生泄露,极易对人体造成损害。噪声检测结果表明,冷冻站噪声作业分级为级(中度危害),很可能对劳动者的听力产生不良影响。虽然本次检测结果中各作业场所

12、化学毒物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卫生限值要求,但本项目各种化学毒物的使用量和存储量大,在发生意外事故或设备检修时可能存在高浓度接触而导致作业人员急性职业中毒或者化学性灼伤。因此,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情况、毒性大小、接触情况等,并结合“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本报告书确定重庆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的风险分类为严重。4.2评价建议(1)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对暴露于LAeq,885dB的作业场所的职工进行听力保护培训。听力保护培训应当包括:噪声对健康的危害;听力测试的目的和程序;本企业噪声实际情况及噪声危害控制的一般方法;使用护耳器的目的,各类型护耳器的优缺点、声衰减值和如何选用、佩戴

13、、保管和更换等。(2)生产现场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应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与警示标识管理规范的通知(安监总厅安健2014111号)的要求进行设置。同时,在高毒物品(液氯、液氨、甲醛、黄磷)作业场所和存储区域设置红色警示线。生产现场设置的职业病危害告知卡和警示标识应至少每半年检查一次,发现有破损、变形、变色、图形符号脱落、亮度老化等影响使用的问题时应及时修整或更换。(3)企业制定的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应按照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GB/T205-2007)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五条规定的要求,细化完善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人员安全卫生防护培训以及应急救援方面的具体措施,并遵照执行。(4)完善职业健康监护范围。将二氯乙烷、氯丙稀、苯、亚氨基二乙腈、三氯化磷、粉尘、高温等有害因素和变配电所电工作业和视屏作业人员纳入体检范围,及时组织接害员工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本项目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可参见附件6。(5)轮班工作不符合人体的生物节律,用人单位应合理组织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