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61672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深圳市深大师院二附校 陈霞授课内容:音乐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使用教材:沿海版教材第四册第四课授课年级:二年级授课课型:新授课授课教具:多媒体音乐教学课件一套、录音教材、钢琴教学目标:1、通过听故事,了解卖报歌的社会背景和创作背景。2、通过听故事,简单了解革命音乐家聂耳的生平。3、通过舞台音乐剧的表演,加深学生对音乐故事的认识和感受。教学重点:1、了解歌曲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以及聂耳的生平。2、舞台音乐剧的表演。教学难点: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来表演音乐剧。教学步骤:一、组织学生进入课堂,师生交谈使学生放松心情,导入新课:1、看图创作,多媒体出示四幅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

2、请学生说说每一幅画面的内容。师:同学们,老师给你们看几幅图片,你们能说一说图片上都画了些什么吗?生:有个小孩子(请学生把六幅图片上的内容一一讲出来)2、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用自己的语言把四幅图画串成一个小故事,并请学生来说说自己编的小故事。师:你们仔细观察一下,六幅图片上的小孩子是不是一个人?生:是。师: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六幅图画上的内容串在一起编成一个小故事讲出来?(请两三个学生讲自编的小故事,教师要给予肯定。)3、教师引用学生的话来导出新课音乐故事。师:同学们都说得很棒!下面呀,老师给你们听一个有关这画面上的小朋友的故事二、新课教学:听故事小毛头与卖报歌第一部分:放音乐故事的录音,

3、从故事开头到卖报歌上演这一部分。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听录音时,要求学生要认真地听,听完后,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来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故事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生:有个叫小毛头的小孩,还有聂耳叔叔师:小毛头是干什么的?生:小毛头是个报童。师:聂耳叔叔为小毛头这样的报童写了一首什么歌?谁能哼唱几句?(对学生的哼唱给予肯定)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后,老师向学生简单的介绍卖报歌的创作背景与社会背景。第二部分:接着放故事的录音,从聂耳出国求学到故事结尾。师:同学们,你们现在都知道了卖报歌是怎么产生的了,那你们想知道,聂耳叔叔和小毛头后来又怎样了吗?那我们下面接着

4、听故事故事结束后,教师简单的向学生介绍聂耳的生平。师:同学们,你们说聂耳叔叔出国去哪里留学了?生:聂耳叔叔去日本留学了。师:那后来聂耳叔叔回国了吗?生:没有。师:为什么么?生:因为聂耳叔叔在日本游泳时,被无情的太平洋吞没了。师:是的,聂耳叔叔当时只有岁。聂耳叔叔是我国著名的革命音乐家三、舞台音乐剧表演:1、在欣赏完整个音乐故事后,老师让学生们说说,故事中有没有聂耳叔叔和小毛头的对话?他们都说了什么?2、然后出示故事中的两段对白,并把这两段对白的录音反复放几遍给学生听。场景:聂 耳:嗨!小毛头,叔叔请你当演员好不好?小毛头:当什么演员呀?(表情:又新鲜,又高兴)聂 耳:我们要排练一个歌剧,叫扬子

5、江风暴,里面有个角色,哎,就是跟你一样的小报童呀。小毛头:就怕我演不好。(羞涩地说)聂 耳:哎,不要紧,叔叔教你,会演好的,来,我先唱一遍给你听,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场景:聂 耳:小毛头,叔叔来跟你告别了。小毛头:叔叔,您要上哪去呀?(急忙问)聂 耳:我要到国外去学习,你好好生活,等叔叔回国以后呀,再给你写第二支卖报歌,好吗?小毛头:太好了!太好了!不过,叔叔,您可要快点回来呀!(表情:既高兴,又依依不舍)聂 耳:好,再见了,小毛头。小毛头:叔叔再见,叔叔多保重!3、请每组的同学自行挑选两组对白中的其中一组进行表演、编创。可分角色自说自演,也可分成两队,一队进行独白表演,另一队进行

6、场景动作表演。4、请各小组上台展示集体的编创结果,并配上背景音乐,让学生模仿场景中的人物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互评。5、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卖报歌的社会背景与创作背景之后,播放卖报歌的MTV,让学生聆听歌曲,进一步了解歌曲,为下一节课的歌曲学唱打好基础。四、下课,组织学生出课堂。五、教学后记:本节课总体来说还是挺成功的,学生的参与兴致特强。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曾经考虑过将故事的录音一次性全部放完,可后来我发现,这个故事特别长,有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做为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要他安安静静的听二十来分钟的故事,不太容易,而且效果也不好。于是,我讲故事分成了两个部分,让学生在听的同时有思考,也有参与,为后面的舞台表演创造了有利条件。在舞台剧的表演时,我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选择对他来说印象深刻的场景对白,并运用了集体合作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也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加深他们对故事和歌曲的感受。本节课的气氛很活跃,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整节课中都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之中,在集体编创过程中体现出合作精神,在互评中共同提高自身的欣赏能力与表演能力,所以说,本节课效果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