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6848877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之灵犀巧之教育.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之灵犀 巧之教育孙苑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如何将教育艺术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善于思考问题,总结规律,也发现了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这些做法在实际工作中却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斗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杀一儆百”之思索“杀一儆百”最早出自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后来被很多人纷纷引用,也大有“杀鸡儆猴”之意。其实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这个词也是常常被很多同仁们引用的,可是我们能否就应该“杀一儆百”呢?记得刚开学不久,天气阴变,下起小雨,就怕学生到后操场去玩(那是块泥地)。提前做了提醒,以为万事大吉。可还没过一节课,就有学生报告说某某有一脚泥之类的事,

2、我一听火冒三丈,立刻将当事人叫到讲台前面,进行严格“审问”。两个同学态度倒还认真,面带惭愧之色,我一阵窃喜:教育效果如此明显!心里倒有几分得意,以后看谁还敢为了杀一儆百,我还想“严惩”一下这两位同学,还能帮他们巩固一下基础知识,就宣布了给他俩布置额外作业作为惩罚。谁知,任务刚说出口,竟引来一阵躁动:老师,某某某也去了!老师,某某某也我一看,刚被举报的这几个同学脚上果真也有一些泥巴。我当即傻了眼,这越举越多,最后竟有八九人之多,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为什么我一说有额外的作业,就又出现那么多同学?我在想:如果没有这项作业,我就不会知道还有这么多同学也违反了纪律。为什么呢?同时,我也在思索,同学们为什么

3、喜欢做那些事情,难道我们的要求有问题?我在思索后来,我改变了作业内容,让他们针对这件事写写日记,结果,内容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几乎没有写反思违反纪律的顽皮做法,而是写了自己对这些泥巴相当地感兴趣,我怎能忍心压制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呢?这让我想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是,周末的时候,我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孩子以泥巴为材料在家中做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的泥塑,并把自己的制作过程用相机拍下来,周一来校时照片和泥塑一同展览,看谁做得最好。周一的时候,看着孩子带来的泥塑有小狗、小猫、小松鼠可爱至极、栩栩如生。再看看照片中,孩子满手的泥巴,衣服、脸上也是,甚至家

4、长的脸上也沾满了泥巴。可是,孩子、家长的脸上都露出了快乐的笑容。有些家长很惊奇,没想到孩子能够捏出这么漂亮的小动物。我深思:创造性不就是这样培养的吗?这让我联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本班一位男生生性好动,非常聪明。秋高气爽之时,他经常跑到操场一角去玩,那里杂草丛生,经常弄得浑身带“刺”,屡禁不止。经过我的观察,才发现他是为了去逮蚂蚱。我恍然大悟:原来他对蚂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建翔博士说:“当孩子忘我地投入地做一件事的时候,他(她)就是天才。”他的这种好奇心一定要好好保护保护,我心里暗暗的想。可又不能耽误他的学习,怎么办呢?于是,我和家长联系,给这位同学布置了一个课外研究性的作业,回家查找有关蚂蚱的

5、资料,回来介绍给同学。果然,不出所料,他找了很多有关蚂蚱的知识。我又建议他利用周末的时间跟家长一起到郊外去捉蚂蚱,从后来的日记中我得知孩子已经掌握了很多有关昆虫的知识。他还在日记中写道,将来要成为一名昆虫学家。我暗自庆幸没有扼杀孩子对蚂蚱浓厚的兴趣,否则以后也许就少了一位优秀的昆虫学家!“杀一儆百”在短时间内固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可换来的却是伤害了孩子纯真、幼小的心灵。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保护孩子这种童真,而不是将其扼杀。意外的称呼“闭嘴!”“再说话,就”这是很多课堂上都会出现的声音,不难想象出当时的情景:老师手里拿着黑板擦或木棍敲啊敲,学生在下面也乱啊乱老师无奈的眼神、焦灼的目光、

6、无助的表情恰恰与孩子们那毫无纪律意识、依旧沉浸在欢乐“小天地”里形成强烈的对比!我常常在想,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很多家长曾经反映:孩子如果喜欢哪个老师,那门课学得就比较好!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马淑珍说:“只有对教育对象有了感情,才能把课教好。”所以,我在想,除了在教学内容上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外,是否能够在情感上做点文章、拉近老师与孩子的心理距离?一节语文课上,我提问张天岳小朋友,因为这个孩子是同事的孩子,比较熟悉,平时都叫他天岳,所以今天课堂上我顺口就叫出了“天岳”,其中一个孩子笑着张口就说:“老师,你怎么叫他天岳,他叫张天岳!”全班都笑,我也笑了,孩子真是天真!没想到这样一个称呼引来一

7、片轻松。是啊,我怎么没想到啊!对,灵机一动,我对全班同学说:“那是因为他表现得好啊!以后谁学习努力、表现得好,我就这样叫他!”“哇!”一片欢呼声。于是,我用目光扫了一下四周,找了一个坐得端正的孩子宋虹霖,说:“虹霖,你来回答这个问题?”只见他更加认真地站好,响亮地回答出问题的答案。在我的鼓励下,全班为他鼓掌!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坐得更直了,教室里更安静了。渐渐地,“锦程!”“国栋!”“成儒!”“航航!”孩子们的名字在去掉姓之后,显得更吸引他们了。“老师,其实我的小名叫昊子!”全班哄笑!这是个表现一般的孩子说的,显然大家为这个名字的谐音“耗子”而笑,我问:“你喜欢这个名字啊?”“嗯!”他点点头。于

8、是我爽口答应:“只要你表现得好,我就这样叫!”没想到,他超乎寻常的认真,之后当我再这样叫他的时候,看得出来他很激动,其他同学也不再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老师这样叫,不仅亲切,更是对他的表扬和鼓励!很多同学坐得越来越端正;教室里越来越安静;孩子们的听讲越来越认真。以前,我一直认为课堂上这样叫学生名,会显得不认真,怕学生“蹬鼻子上脸”,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没想到,那节课让我思想大转。我也庆幸,一个小小的称呼竟能带来如此让人欣慰的“意外”!课堂上,我们要“少一点火药味,多一点人情味;少一点距离感,多一点亲切感;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协商。”与他们平等对话,尊重他们,理解他们,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效果。艺术的教育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艺术的教育可以触动孩子的心灵。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句话、一个动作都有可能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应该用心、用爱、用情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之弦,奏出和美的音符,汇成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华美乐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