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6848765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废油排放环境保护监察技师鉴定内容.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i1ence http:/ 774095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50620批准 1996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排放的技术要求、管理技术规定及对水体主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机械行业综合含油废水(包括乳化液废水等)的排放与管理。2 引用标准GB 6920 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901 水质 悬浮物的测定 重量法GB 11914 水质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 12999 水质采样 样品保存与管理技术规定3 技术要求31 本标准采用废水排放量控制和浓度控制两种方法。控制废水排放量的目的

2、是为了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新水消耗,避免用新水稀释总排水。浓度控制则是指控制废水排放口的污染物浓度。32 综合含油废水采集方法:当废水从排放口直接排放到公共水域时,应在厂、矿的总排放口、车间或工段排放口采样。乳化液废水应在工作台收集池采样。或在处理设施出口采样。33 水样从厂区总排放口采集后,样品的保存应按GB 12999的规定。34 参考国家标准GB 8978中对几项排污物的规定,在工厂排放口的含油废水水质控制指标,应不超过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见表1)。表1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 mgL类 别标准值污染物一级标准(新、扩、改建)二级标准(现有)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

3、悬浮物(SS)pH值101002006915150400694 含油废水管理技术规定41 含油废水应按表2要求进行管理登记。表2 机械工业含油废水登记表项 目内 容处理前水质状况: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mgL 包括:石油类 化学需氧量(COD) 悬浮物(SS) pH值废水来源排放量 m3d处理工艺处理后水质指示 mgL 包括:石油类 化学需氧量(COD) 悬浮物(SS) pH值备 注42 所有含油废水未经处理不准排入下水道,废水管理应列入企业经济责任制考核。必须加强管理,严防跑、冒、滴、漏。废水须经处理达标方可排放。43 设置专用的废水排放收集处理系统。建立排放、处理与检测制度。由地区和主管工业局

4、环境保护监测站(或中心)定期抽样检测,公布测试结果,作为考核企业指标之一。44 选用可靠的处理设备,并经常使其保持良好状态,定期维修保养,责成专人使用管理。操作人员应经培训,并在考核后择优上岗,以保证设备高效、完好运转。45 对于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业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和施行净化处理。输送此类废水的管道应具有可靠的防漏、防渗、防腐蚀的措施,严防毒物流失。46 每个单位的废水排放量指标应由本单位根据生产具体情况提出申报,经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和当地环境保护安全技术部门共同协商确定。47 经过处理净化后的废水,根据工艺用水要求不同,考虑循环利用,废油应尽量回收与再生。5 含油废水中有害物质分析51 分析项

5、目:石油类、化学需氧量(COD)、悬浮物(SS)和pH值等。52 分析方法521 含油废水的油量分析方法见附录A(参考件)。也可采用环境保护部门确认的专门仪器分析。522 含油废水的化学需氧量按GB 11914重铬酸盐法进行测定。523 含油废水的悬浮物按GB 11901重量法进行测定。524 含油废水的pH值按GB 6920玻璃电极法进行测定。53 水样分析数据处理与报告 对每一种水样分析项进行平行测定,从中删除特异值后,取算术平均值,然后填写分析报告。附 录 A含油废水的油量分析一一重量法(参考件)A1 原理 用硫酸酸化水样,用石油醚萃取矿物油。蒸除石油醚后,称其重量。A2 仪器 a 分析

6、天平; b 恒温箱; c 恒温水浴锅; d 干燥器; e 1000mL分液漏斗; f 11cm中速滤纸。A3 试剂A31 石油醚 将石油醚(沸程3060)重蒸馏后使用。100mL石油醚的蒸干残渣不应大于0.2。A32 无水硫酸钠 在300马福炉中烘1h,冷却后装瓶备用。 A33 硫酸(密度1.84)1:1。A34 氯化钠(AR)。A4 步骤 a 在采样瓶上作一容量记号后(以便日后测量水样体积),将所收集的大约1L已经酸化(pH2)水样,全部转移至分液漏斗中,加入约为水样量8的氯化钠。用25mL石油醚洗涤采样瓶并转入分液漏斗中,充分振摇3min,静置分层,并将水层放人原采样瓶内,石油醚层转入10

7、0mL锥形瓶中。用石油醚重复萃取水样两次,每次用量25mL,合并三次萃取液于锥形瓶中。 b 向石油醚萃取液中加入适量无水硫酸钠(加入不再结块为止),加盖后放置0.5h以上,以便脱水。 c 用预先以石油醚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收集滤液于100mL已烘干至恒重的烧杯中,用少量石油醚洗涤锥形瓶、硫酸钠和滤纸,洗涤液并入烧杯中。 d 将烧杯置于655C水浴上,蒸出石油醚,接近干燥后再置于655恒温箱内烘干1h,然后放人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A5 计算 (A1)式中:m1烧杯加油总重量,g; m2烧杯重量,g; V水样体积,mL。A6 注意事项 a 分液漏斗的活塞不要涂凡士林。 b 采样瓶应用洗涤剂洗干净(不要用肥皂洗)。 c 应定容采样,并将水样全部放人分液漏斗中测定,以减少由于油类附着在干容器壁上引起的误差。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负责起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