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684281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导语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说明了做任何事,有良好的开端的重要性。教学中导语就是一节课的开头,上好一堂新课,导语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语设计能创设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激荡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口,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因此,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要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那么利用导语参与设计教学方案,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教学大熊猫出国一课教

2、师设疑:今天我班来了一位客人,他是谁呢?我们请他闪亮登场!(课件大熊猫的图片)他是谁呀?一起说(大熊猫)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不仅理解了课的主要内容。老师扬起了导语的风帆,学生乘着课船在老师知识的风力下,顺利地到达了知识的彼岸。二、提高散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注意提高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容易养成墨守成规的习惯,老师推一步学生就走一步,没有学会怎样学习。因此,要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就必须提高学生的散发思维能力。要提高散发思维能力,就必须有目的地设计教案。那么利用导语法参与设计,就能起到催化形成散发思维的习惯。如教学三年级的“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我拿出活动教具问学生

3、:“正方形是由几条边围成的?”学生说:“四条。”我说:“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四条边相等。”我说:“你们能算出围成正方形一圈的长度吗?”学生说:“能。”我说:“请同学们讲出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说用4条边相加,用加法算;有的学生说用乘法算,因为正方形4条边相等。我总结说:“你们都讲得对。只要符合道理,哪种方法都是正确的。因此,同学们在学习时,只要敢于自己动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有时比老师亲自教还要记得牢。”这样,学生就尝到自学的甜头,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也正确。从而刺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这种导语法,同时学生也注意到,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感到新奇、刺激

4、,从而形成了散发思维习惯,提高了能力。三、画龙点睛 抓住重点重点是一节课的命脉,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难点。而这重点、难点、恰是授课的关键环节。课题就是一节课的命脉,教师如能从课题入手设计导语,这对帮助掌握重点和难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应用题”时,我经常用以下导语:“同学们,什么是应用题呢?应用题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计算方法,确切地说就是加、减、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因此,要做好应用题,必须掌握加、减、乘、除法的意义和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只要我们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条件和问题,就一定能够正确地解答问题。”通过教师画龙点睛抓住重点,为学生学习新课指引方向。总之,导语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起到艺术性的作用。只要掌握导语在教学中的艺术性,我们的教育教学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