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683652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岳麓版 一、诗经与楚辞 1、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可能是周王朝的乐官太师。 诗经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局部。 诗经的内容从各个角度反映了五六百年间的宽阔的社会生活。 诗经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类。 2、楚辞是我国古代另一部诗歌总集。 “楚辞”本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楚辞的主要是屈原,其主要作品是离骚。 3、诗经与楚辞历来合称“风骚”,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源头。 二、先秦(散文)与汉赋 1、先秦散文 先秦历史散文中,主要有编年体的左传、国别体的国语、战国策、专记个人言行的晏子春秋等

2、,其中左传的文学成就。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是由“百家争鸣”时期诸子的言论编纂而成,有儒家的论语、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庄子,法家的韩非子等。 2、汉赋 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 汉赋按题材取向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抒情述志的短赋,一类是以铺陈排比为主要手法的“体物”大赋。后者是汉赋的主流。汉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和杨雄。 汉赋的恢宏气度是汉代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和乐观乐观的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达。 三、唐诗宋词 1、唐诗的进展大致可分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两个时期的诗坛最为光芒夺目。 盛唐诗坛上有以王维、孟浩

3、然为首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适、岑参为首的边塞诗派,前者是中华民族喜爱自然、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民族心理的艺术积淀,后者表达了中华民族喜爱和平、反对侵略和不畏强暴的民族性格。 盛唐气象是富于浪漫气息和抱负颜色的精神面貌,在唐诗中盛唐气象最出色的代表首推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糊涂的洞察力和乐观的入世精神,深刻而全面地反映了现实生活。 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一派以白居易为首,一派以韩愈为首。 2、宋词 词是一种音乐歌词,主要功用是在宴乐场合供伶工歌女唱歌,它的题材主要是描写妇女的容貌、心理、生活情景,尤以男女爱情为主。 北宋词坛几乎是婉约词的一统天下。 宋代豪放词的代表作家就是苏轼和辛弃疾,但他

4、们都擅长写婉约词。 宋词婉约含蓄的美学特征是中华民族传统审美思想的典型表达。 四、元杂剧与明清小说 1、元杂剧也可单独称为“元曲”,它是元代文学中的精华。 元杂剧是汇融了唱歌、舞蹈、说白、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戏剧形式戏曲的第一种成熟形态 元杂剧反映了宽阔的社会生活,内容极其丰富,主要题材有爱情剧、公案剧、水浒剧、世情剧、历史剧。元杂剧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塑造了形象鲜亮、面目各异的舞台形象。它擅长组织冲突冲突。它的语言大多质朴自然,洋溢着生活气息。 元杂剧在中国文学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元杂剧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首先,元杂剧高扬了抵抗精神,抨击黑暗势力、落后观念

5、与丑陋风习,歌颂了不畏强暴、抵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叛逆形象。如窦娥冤中的窦娥。 其次,元杂剧褒贬清楚,剧中人物的忠奸美恶判若泾渭,这种表达着多数人意志的价值推断是具有民主倾向和进步意义的。 第三,元杂剧表达了中国戏剧文学的一个特征:以浪漫的抱负化方式处理现实主义的题材,往往有“大团聚”的结局,这种方式表达了中国人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表达了正义战胜邪恶、幸福普降人间的美妙愿望。 2、明清小说 中国的小说经受了先唐笔记小说,唐代传奇小说和宋元话本小说三个进展阶段后,到明清时代臻于极盛,涌现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和儒林外史、红楼梦六部的长篇小说。前四部被称为明代“四大奇书”,后

6、两部则是清代长篇小说中的双璧。 高二历史学问点总结2 一、时间:17、18世纪 二、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气进展的严峻障碍。自然科学的进展。 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毁灭、三追求。 五、主要人物: (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 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 观点:(1)社会契约制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肯定听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预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评论:提出最根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 2、洛克 修正霍布斯观点: (1)国家政权不应干预私有财产 (2)主见君

7、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 (二)法国 地位:启蒙运动中心 缘由:资本主义进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峻。 代表: 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见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见君主立宪制。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 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 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 六、影响: (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 (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 高二历史学问点总结3 一、三教合一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新进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儒学汲取佛教、道教的精神,

8、有了新的进展。 2、隋朝: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见,又称“三教合一”,主见以儒学为主和并汲取佛教、道教的理论。 3、唐朝: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佛教和道教开头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大师韩愈领先提出复兴儒学。 二、程朱理学: 1、程朱理学产生的背景缘由: (1)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稳固,宋代统治者提倡尊儒读经。 (2)儒家学者的努力:绽开了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活动;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3)代表人物: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时期的朱熹,成就最为突出,所以“理学”也称为“程朱理学”。

9、 2、程朱理学的内涵: (1)程颢、程颐的思想主见: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有一个天理,主见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2)朱熹的思想主见: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程朱理学的影响: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朱熹编着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三、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主见: 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见;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王阳明心学消失的背景: (1)明中期以后,阶级冲突日益锋利,社会动乱担心,封建专制统治陷入危机。 (2)王阳明继承和进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3、王阳明的思想主见: (1)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熟悉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4、评价: 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进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训练)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并不能科学地说明人的熟悉和实践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