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683379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业水平考试复习提纲必修三 文化发展历程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和科技一:孔子和老子1、 孔子,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和“礼”(“克己复礼”)主张遵循“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出“正名”的主张(保守一面);提倡“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未受到太多重视。2、 老子即老聃,春秋楚国人,代表作道德经(老子),充满哲理和东方智慧。“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天法道。道法自然”,摈除了“天命”的绝对权威。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主张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无为而治”“无事取天下”。二:战国时期的百家

2、争鸣1、 孟子:“亚圣”,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把“仁”的学说发展为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性善论;“民贵君轻”;“养浩然正气”,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 荀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性恶论;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3、 墨子:“兼爱”(没有阶级等差的爱)“非攻”“尚力”“节用”“节葬”,战国显学,代表下层民众利益,战国后不再受重视。4、 庄子:道家的代表人物,“齐物”,“逍遥”的人生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5、 韩非:法家的集大

3、成者,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主张变法革新。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6、 孙膑:兵家,受孙子兵法(孙武)影响。7、 儒家思想传统文化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三:汉代的思想大一统1、 背景: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道家“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的哲学观。2、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割据势力,也起到了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的作用。3、 董仲舒推崇春秋大一统,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强调君王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并提倡三纲五常。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4、的主流地位。四:宋明理学1、 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发展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三教合一的时代背景下,儒学体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2、 程朱理学:核心:天地万物的本原是“理”,从哲学的高度论证了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方法:格物致知;南宋后发展成官学,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朱熹(集大成者,“存天理,灭人欲”),明初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3、 陆王心学:陆九渊:核心:“心既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既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方法:发明本心。王阳明:核心:“致良知”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立志。4、 对理学的评价,见课文。宋明理学

5、的作用及影响。官方统治学说,早期启蒙性质,对君主专制造成冲击。五: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1、 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反对孔孟学说、程朱理学;倡导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男女平等;否定了“天理”的存在,摇撼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写作焚书藏书。2、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 王夫之:系统的批判宋明理学,建立较为完整的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理在气中”,即天地万物的规律体现在物质世界中;认识论:通过考察客观事物可以得到正确认识;充分肯定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 黄宗羲:从根本上否定了陈腐的伦理纲常;提出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倡导言论自由,主张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3)

6、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经世致用”“明道救世”,写作天下郡国利病书。3、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立足现实,学以致用。六: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1、 四大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唐雕版印刷金刚经;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14世纪传入欧洲明);战国出现司南,北宋出现指南针,13世纪(元)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2、 天文:最早的日食纪录:殷商甲骨文;战国甘石星经是我国最早的天文著作;石氏星表是世界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候风地动仪;唐僧一行、梁令瓒发明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元郭守敬发明简仪。3、 数学:春秋九九乘法口

7、诀;春秋筹算计算法;元珠算法;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4、 农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元王祯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近代科学先驱”。5、 医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四诊法成为中医临床医学的经典,“医圣”;东汉华佗“麻沸散”“五禽戏”;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当时世界最先进的分类方法,生物进化论思想。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文艺长廊七:汉字与书法1、 由繁到简:甲骨文金文小篆汉隶楷书(行书、草书)2、 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3、 书法成为自觉艺术:魏晋南北朝。4、 东

8、晋“书圣”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5、 书法家:草书:张旭、怀素;楷书:颜真卿、柳公权;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八:笔墨丹青:1、 战国绢帛画人物龙凤图;2、 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3、 唐吴道子“吴带当风”。4、 宋代文人山水画从注重写实到更加注重意境:“残山剩水”,马远“马一角”,夏圭“夏半边”;5、 清八大山人朱耷“瞪眼鱼”“伤心鸟”。6、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民间风情。九:诗歌与小说1、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三部分,赋、比、兴的手法。2、楚辞是战国出现的新体诗歌,以瑰丽华美、想象奇特著称,开创中国抒情浪漫风格的先河,与诗经合称“风骚”,是中

9、国古代诗歌的源头。代表作屈原的离骚。3、汉赋是一种带韵散文,重铺陈排比、文彩华丽。4、唐诗:代表人:李白、孟浩然、杜甫、白居易。5、宋词:代表人:苏轼、辛弃疾、刘永、李清照。6、元曲是在宋词、金元俚曲俗谣基础上经文人重新制作而成的新诗体,有格律曲牌限制,大量使用白话、方言、衬字,与音乐、戏曲结合紧密。7、明清小说:章回小说。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续刻拍案惊奇。清代小说: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传。十:梨园春秋1、 戏曲发展:傩宋南戏元杂剧明清昆曲清京剧2、 起源:傩。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昆曲

10、为“百戏之祖”,汤显祖牡丹亭;清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京剧被称为“国粹”。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十一: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1、 希腊最早的哲学:自然哲学,“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万物皆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大地漂浮在水上。人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西方人的精神觉醒。2、 智者学派(诡辩学派):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代表: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个人自由主义打开方便之门。3、 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知识即美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

11、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4、 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最大的哲学贡献是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十二: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4-16世纪)1、 背景: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人生享乐,但自身思想体系尚未成熟,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黑死病的蔓延。2、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旗帜,用“人本”对抗“神本”,强调人的地位和价值,肯定世俗生活的享受和乐趣,崇尚理性和科学,关注对人、社会和自然的研究。3、 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

12、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4、 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市民英雄的创造者”)、拉斐尔(西斯廷圣母“画圣”)。5、 16世纪,英国诞生杰出的人文主义戏剧家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十三:挑战教皇的权威宗教改革(15-16世纪)1、 罗马教会:“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2、 马丁.路德:“因信称义”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人文主义色彩。3、 加尔文:“信仰得救”“先定论”,基督教原理。4、 宗教改革的导火线:关于赎罪

13、券的功效(九十五条论纲)。5、 宗教改革的影响: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6、 宗教改革的实质:资产阶级反对天主教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十四: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7-19世纪)1、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2、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统治与教会特权的思想解放运动。3、 含义:启迪和开启人们的反封建意识,给处在黑暗中的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用理性而不是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只敬畏真实,尊重科学,不再信奉传统的偶像与教条。4、 特点: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5、 意义见p57。6、 代表人物:领袖人物伏尔泰(法)自由与平等,政府的作用,开明君主制过渡到

14、君主立宪制。孟德斯鸠(法)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卢梭(法)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人民主权,暴力革命。康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非工具。十五:近代科学技术革命1、 哥白尼(波兰):太阳中心说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2、 (意)伽利略: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证据;开创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近代科学之父”;创制天文望远镜;为牛顿力学创立了基础。3、 牛顿(英):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海王星的发现;微积分的创立者。4、 达尔文(英):1859年物种起源,“物竞天

15、择,适者生存”。1871年人类的起源人猿同祖;1863年赫胥黎(英)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5、 瓦特(英)改良纽可门的蒸汽机,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蒸汽时代1807年富尔顿(美),轮船1814年史蒂芬孙(英),汽轮。6、 1870年格拉姆(比)依据电磁学理论设计出发电机电力时代。7、 美发明大王爱迪生,1000多项发明电的应用。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17课 18世纪后半叶-20世纪欧洲诗歌、小说、戏剧代表人物1、拜伦,英,恰尔德.哈罗尔的游记唐璜,浪漫主义,“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2、雪莱,英,西风颂,浪漫主义,“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恩格斯赞美他是“天才的预言家”。3、海涅,德,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浪漫主义。4、雨果,法,悲惨世界,浪漫主义。5、司汤达,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