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683168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那只松鼠》教学设计[10].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那只松鼠教学设计肇源县头台镇中心小学 王春丽教材简析:那只松鼠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单元以“仁爱之心”为主题,编排了主体课文诗两首那只松鼠,快乐读书屋美丽的桥也门撤侨。所选文章故事性强,语言平实,但其中洋溢着浓浓的真情令人感动。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沟通、帮助,和谐相处;还要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应该爱护。那只松鼠叙述了“我”与一只松鼠的故事。我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在一次偶然中逮到一只惹人喜爱的松鼠。可是,当我发现被逮的松鼠变得绝望、抗拒、恐惧时,我改变了初衷,放掉了那只松鼠,而且还时常惦念它。叙述中,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流露出“我”和

2、女儿对小动物的怜爱之情,善良之举。设计理念:本课采用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一次次和文本对话的情境。学生与语言文字不断碰撞的同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习得方法、学会知识、熏陶情感。最终达到“意文兼得”,让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教学目标: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抓文中关键词句感受松鼠的活泼伶俐、可爱至极,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热爱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学习 “按事情发展顺序”的叙述方式。教学重点、难点: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心灵美。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三分钟:汇报关于感激、感恩、感

3、动的好句子。设疑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条谜语,听一听,想一想,你猜到了什么?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生说是松鼠)2.两次完成课题师:猜对了,和老师一起来写这两个字“松鼠”。看到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样的松鼠?(生:活泼、可爱、好玩、有趣-)可作家刘保法既没用美丽又没用可爱,而是用了这两个字,板书“那只”(指名读)究竟是哪只松鼠给作者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4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我”和松鼠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生接读

4、课文,要求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师:我请几名同学接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方式。(大屏幕出示排列错乱的三段话)引导学生读一读并概括说一说每段写了什么?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整理这段话,并让学生明白这就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4 出示“惦念松鼠”这段话引导学生质疑。师:是呀,作者为什么对那只松鼠如此的眷恋?那只松鼠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这些问题引起我们的注意,激起我们强烈的读书兴趣,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那只松鼠,板书:6 “那只”,齐读课题。三、阅读文本,感悟体验(一)走近自由自在的“那只松鼠。”1.学习第四自

5、然段师: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松鼠?生:哦,原来是一只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大屏幕出示句子)(指名读)师:究竟什么样的松鼠让作者如此喜欢呢?谁愿意来说一说。师:难怪作者说,这是一只“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老师把大家的感受写下来。(板书:活泼伶俐可爱至极)师:这样的小松鼠只有一只吗?出示句子“顷刻间,我忽然又发现周围的一棵棵树上,几乎都有几只松鼠在跳动觅食。”(指名读)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捉捉松鼠吧。请你快速读读后面的内容,用“-”画出“我”捉松鼠的句子,再用“-”画出松鼠躲的句子。画完后,同桌间互相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师:你真是

6、个善于发现的孩子!那我们先来看看写作者的句子。(大屏幕出示写作者句子,指名读)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师:什么样的松鼠这么难抓呀?(大屏幕出示谢松鼠的句子,自由读)边读边体会,看看你又能感受到什么?教师小结:这可真是一只“活泼伶俐,可爱至极”的小松鼠。师:现在咱们完整的看这一部分(出示完整句子,“我兴奋无比?逃之夭夭”)同桌两个人一人读表现作者的句子,一人读表现松鼠的句子。同桌间试着读一读。师生配乐读师:孩子们,作者最后是动用了网袋才算是抓住了一只。捉到松鼠后他是什么心情?文中有一个词表达得特别准确。谁找到了?师:你找对了,那我为什么会“异乎寻常的高兴?”(二)走近失去自由的“那只松鼠。”师:

7、作者这样大费周折抓到的松鼠,怎么会又放了呢?大屏幕出示:“但是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祈求”师:“什么是古怪”?作者认为松鼠什么样才不古怪?师:不止是行为古怪,更古怪的是松鼠的师:极其古怪一词让你看到了什么?师:这小小的冒号就向我们解释了极其古怪的意思。(师读: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生接读-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出示网袋中的小松鼠。配乐)师:如果你就是那只躺在网袋里一动不动的小松鼠,你可能再也回不了家了,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再也不能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玩儿了。此时,你绝望的目光,想告诉我什么?;你抗拒的目光呢?;你乞求的目光呢?师:是呀,

8、所以我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生接读:像是绝望,像是抗拒,像是乞求。)师: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走近那只松鼠。女生齐读第2自然段、男生齐读第5自然段。师:这目光仅仅是绝望、是抗拒、是祈求吗?还可能是什么?(大屏幕出示:“我突然看到了两道极其古怪的目光:像是”)(三)走近情感变化的内心世界。师:正是这样的目光打动了我的心灵,更震撼了我的心灵,所以齐读:“我的身体有点颤抖,手像触电般地缩了回来,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师:很久很久,我就这么阴沉的看着它,尽力体验着它的心情师:如果是你,你现在会怎么办?师:可你抓住它是那么不容易呀?师:可这样做你就不能满足女儿的愿望了?师:你很善良.作者也是因为想到

9、了这些,所以,请同学们齐读。(大屏幕出示最后我长叹一声,终于把它放了。)师:脱离了网袋的松鼠又恢复了活泼的本性,(指名读)出示:“看着它蹿上树梢,又从这棵树梢跳到了那棵树梢,渐渐隐没在密林深处”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目送它回家吧。(齐读)看着松鼠渐渐远去,你的心情怎样?师:是啊,作者不仅有和大家相同的感受,他还有一丝担心。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女儿后,女儿是怎么说的?师:女儿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师:谁愿意饱含深情的再读读这两句话?(指名读)正是女儿的话使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板书:石头落地)师:我终于明白了,女儿并不只是想要一只松鼠玩,她更关心的是松鼠的命运。她和我一样,也忘不了它那只松鼠。(指课题)四、总结拓展,升华情感板书设计:6那只松鼠 逮 放松鼠贴图 小精灵 “小俘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